2006年11月30日

[翻譯] 古代化石帶來的全球暖化辯論


2006/11/30,

日前,我在法蘭西實驗室,看到了「別鬧了,全球暖化還分左右嗎?12)」這系列文章。

法蘭西實驗室是我非常喜歡的部落格,但是「別鬧了」的第二篇文章,卻讓我有些懷疑。其一是我認為他對Michael Crichton「恐懼之邦」的回顧太過簡略(他新出刊的第三篇文章的前半段資料,就很能說服我了);其二,我是覺得40萬年的時度,似乎是短了些阿。

不過呢,我不是學這個的,「恐懼之邦」跟法蘭西實驗室裡的reference,雖然我都有一個一個找出來看,可是實在是有看沒有懂。所以我也就把疑問放在心裡,沒有多問。

恰好,上週聯合報的紐約時報精選,裡頭剛好就有一篇關於溫室效應的報導:In Ancient Fossils, Seeds of a New Debate on Warming。這篇文章相當好,其作者更是鼎鼎大名的William J. Broad。於是我將文章翻譯在這裡,並拜託有專業背景的Origin2幫我修改。希望這個這篇小小譯文,可以讓這個議題繼續深化下去。

該文作者William J. Broad,專長是科技政治,他曾以美國政府的星戰計畫為主題的調查報導,曾經得過普立茲獎。台灣有出版他的翻譯書:「細菌戰-美國生化武器之祕 」。對作者有興趣的,請參考他紐約時報的文章匯集,以及Wikipedia上的介紹

感謝Origin2的鼎力協助。沒有他的專業校譯,我翻錯的地方一定會更多。

請注意:本文歡迎引用。但本翻譯並未取得 New York Times 授權,為避免法律問題,本文嚴禁全文轉錄。




〈古代化石帶來的全球暖化辯論〉


In Ancient Fossils, Seeds of a New Debate on Warming (Nov 7,2006)
Auther: William J. Broad;Translators: iamwilly, origin2
(原文原始連結網站轉載


近年來,科學家們已經可以做到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任務了:重建大氣層的古老歷史。現在他們已經可以追尋超過5億年以上的歷史了。

科學家們透過研究土壤、植物,以及海洋生物的化石,來找尋出古老大氣的成分改變。他們還可以透過電腦模擬,來進一步預測岩層的侵蝕或是火山爆發對不斷變動的大氣層產生甚麼影響。位於華盛頓的Climate Institute的首席科學家Michael C. MacCracken說:「這確實很受重視。」

跨國氣候變遷論壇,一個聯合國內部的分析全球暖化的團隊,計畫在明年初的最新報告中提出歷史上第一次關於古代大氣重建的一個章節。

這個研究引出了一個不太為人所知、但若得以解決將產生重大意義的爭論。亦即,研究的結果是支持還是反對既有的全球暖化理論。在這個議題上,其中一方認為全球暖化的災難正在浮現,另一方面則認為氣溫上升至多是一個小問題,不至於成為大災難。

奇特的是,兩邊的支持聲音竟都來自相同的一群人:這群人就是研究古代地球的地質學家與古氣候學家。

大部分針對全球暖化的公開討論,都集中在近幾百年、最多是近幾千年的資料上。而部分科學家則認為更古老的資料並不足以採信,不適合拿來做討論資料。

雖然這群分析幾百萬年前的資料的科學家們,彼此並不一定同意對方的見解,但是他們都認為自己的發現適合被討論。他們也都認為自從在複雜生命誕生後的「顯生宙」(Phanerozoic)之中,這5.5億年間,二氧化碳含量曾經有過現今18倍的水準。

(按:關於「顯生宙」為何,請參考此表格,下圖則是二氧化碳的歷史變遷圖[圖片原始連結])

二氧化碳變化圖

而科學家們也都同意,如同火星與金星上一樣,二氧化碳(CO2)會來自火山爆發以及其他自然源頭;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也會因為成為石頭、以及生物的組成單元而漸漸降低。

此外,雙方都傾向認為,古地球的高濃度二氧化碳並沒有把地球煮熟是因為:1.)太陽年輕時溫度比較低,2.)隨著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大氣捕捉熱量的能力會到達飽和。

(按:二氧化碳的捕捉效果有其上限,超過一定濃度之後,捕捉溫度的效果就不會隨著濃度增加而上升)

而這群人爭論的地方在於:這些資料是否說明了人類工業文明以及使用石化燃料是造成氣候變遷的主因。這兩群人都同意二氧化碳會阻擋熱輻射回太空,造成溫室效應,但他們對這個效應的大小有截然不同的判斷。

一些人認為,二氧化碳的變動與氣候的變動趨勢相當一致,而這證實了高二氧化碳濃度與高溫度間的因果關係。Robert A. Berner,這位耶魯大學古氣候研究的先驅說:「這5.5億年以來的地質資料顯示出這二者間非常好的相關性。當然也有其它因素的影響,但大體上來說,全球暖化是來因為二氧化碳。過去和現在皆然。」

另外一些人認為,上面的論點是過度簡化了複雜的自然變化。他們說,二氧化碳的濃度變化常常與地球的冷熱循環不一致,因而認為二氧化碳的影響力沒那麼大。

賓州大學(UP)研究古大氣的地理學家Robert Giegengack,根據數百萬年來的資料說:「低二氧化碳濃度並不是冰河時期出現的唯一原因,這種說法太簡略了。資料並未顯示一對一的對應性。」

他以及其它的抱持懷疑的人認為,今天地球暖化,跟以前的暖化沒什麼不同,並且沒有人知道暖化發生的確切原因。他們表示,其它可能造成暖化的原因包括洋流的改變,太陽的週期,以及宇宙射線對地球的轟擊等等。

渥太華大學的古氣候專家Jan Veizer說:「越來越多的資料指出,太陽以及星星是主要影響因素。」

當地球二氧化碳濃度變為前工業時代的兩倍時,那氣溫會升高多少度?針對這點雙方有完全不同的結論。許多氣候學家會認為至少會超過華氏8度(約攝氏4度),但懷疑論者根據古氣候的資料來判斷,認為大概只有華氏2-3度(約攝氏1度)。

如果我們把「顯生宙」這段複雜生物出現而且又落落長的這段時間,壓縮成一年,那麼魚類大約是在一月的時候出現,陸生動物出現在三月,恐龍出現在六月,猴子出現在十二月,而人類出現在12/31的晚上。

關於「顯生宙」的爭論僅僅出現在學術期刊以及科學會議上,基本上並不存在關於溫室效應的公共辯論之中,高爾(Al Gore)在「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中並沒有提到這些東西。

一些熟悉「顯生宙」資料的主流科學家們認為,如果這些資料沒有經過專家的說明,那麼這些資料對於公眾以及政府政策來說,會顯得太過模糊(sketchy)。

普林斯頓大學地質學暨國際事務教授Michael Oppenheimer說:「我認為這不確定性實在太大,以致於目前不能做出結論。這可能要等到事情塵埃落定,才能拿來解決現在想要解決的問題-即避免氣候失控。」

懷疑論者說,這群認為二氧化碳才是元兇的人們,認為古氣候資料令人惱怒,並且會降低大眾對地球暖化的驚慌。賓州大學博士Giegengack說:「人們跑來跟我說:『停止說這些話吧,你正在摧毀地球暖化的原因。』」

加大柏克萊分校的地球物理系的博士班學生Robert A. Rohde,也許是個相對中立的聲音,他說這些證據「顯示二氧化碳只是眾多影響因子中的一個。」

這位柏克萊的博班學生Rohde,最近畫了一些關於「顯生宙」時期的二氧化碳濃度的圖表放在Wikipedia上面。請參考這個連結

這兩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知道古地球曾經經歷過冰河時期以及其他氣候劇變。而他們將這些歸因於地殼運動、洋流變化、太陽強度變化,以及地球軌道的變動。

而在1958年之後,科學家們開始追蹤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發現其原本只有0.0315%(315ppm),但這個數字在逐漸上升中,他們據此提出新的論點。科學家們原本就知道,在理論上這些額外增加的二氧化碳,將會提升地球的保溫能力;因此,根據新出土的證據,他們開始警告公眾關於暖化的問題,同時也以此重新解釋古地球的氣候變遷因素。

隨著二氧化碳濃度與地球溫度的上升,溫室效應理論終於在1980年代開始紅起來。當時科學家們追蹤許多溫室效應氣體(包括臭氧、甲烷、水蒸氣),他們特別重視二氧化碳,因為其濃度上升的速度顯然特別快。

為了讓大家正視這個問題,他們跑去比較古今的二氧化碳濃度差異。他們根據冰凍地區「冰核」中的微小氣泡,研究過去幾十萬年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科學家們發現前工業時代二氧化碳的濃度是每百萬分之280(0.0280%, 280ppm),而到了1958年時,爬升到315ppm。

科學家們猜測二氧化碳濃度可能曾經更高,尤其是只有些許或沒有極圈冰層的時代。冰核僅能提供過去50萬年左右的資料,為了突破這個限制,科學家開始尋找新的方式來追蹤更早已前的狀況。

耶魯大學的Berner博士利用電腦模擬的方法,研究「顯生宙」中影響二氧化碳濃度的因子,例如在某些時期中火山爆發是如何使大氣層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而造山作用及新生岩石的風化是如何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打從一開始他就持續發現二氧化碳與氣候循環有緊密連結。例如他發現,在過去3~4億年之間,二氧化碳濃度曾劇烈的下降,而地球就在那個時期進入冰河時期。

Berner博士在1990出版的Science雜誌裡面寫到:「這些資料支持了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是控制氣候的主要機制。」

其它的科學家則將焦點放在土壤、植物與海洋動物的化石上面,他們假設氣候的變動會影響這些東西的成長模式。古代標本很快的帶來了豐富但又細緻的證據,而其中有一些證明了Berner博士模型的某些看法。

田納西大學的Claudia I. Mora以及其兩位同僚發現古代土壤確實顯示在3~4億年前,二氧化碳曾確實劇烈下降。

其他人則找到相反的證據。在1992年,新墨西哥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在4.4億年前的古代土壤中,發現了非常高濃度的二氧化碳,而這個時候地球上只有原始海洋生物,陸上還沒有動物跟植物。這個濃度是今天二氧化碳濃度的16倍高。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發現這個高二氧化碳濃度竟然與廣泛的冰河形成同時出現;Crayton J. Yapp及Harald Poths,在Nature的一篇分析上寫到:「這意味著(現有的)氣候模型還需要再做調整。」

整個1990年代,這些研究古代大氣的論文提供了爭辯二氧化碳影響雙方不同的證據。2000年,渥太華大學的Veizer博士更強烈質疑整個「顯生宙」中是否真的顯示出「二氧化碳-氣候」的關連性。他跟他兩個比利時的同僚在Nature發表的文章中,根據4.4億年與1.5億年前的兩個冰河時期二氧化碳濃度都非常高,對上述關連性提出質疑。

2002年,麻省理工學院的Daniel H. Rothman,他在研究海洋石頭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後,也提出了關於「顯生宙」的一些尖銳問題。他在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中寫說,除了最近5千萬年的這段冷時期之外,他沒有發現任何「二氧化碳與氣候變遷的系統性連結」。

2003年, Veizer博士加入了位於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天文物理學家Nir J. Shaviv的團隊,試圖以新的因素解釋氣候變化。他們猜測太陽系環繞銀河系的緩慢運動,會控制宇宙射線對地球大氣轟擊的程度。他們認為,當宇宙射線照射較少的時候會使雲層減少,使得地球反射陽光能力降低,進而增溫;反之則會降溫。而他們在文章裡面寫到,在「顯生宙」中,宇宙射線的轟擊記錄與氣候變遷的關連性,遠大於二氧化碳與氣候變遷的關連性。

(按:雲越多,太陽就越難直射地表,因而地球就越涼爽;而雲的多寡與宇宙射線有關,意即宇宙射線越多,雲就越多,溫室效應就越不明顯。例如當太陽活動比較劇烈時,磁場跟太陽風就會使地球接受較少來自其他星系的宇宙射線;宇宙射線一旦減少,雲就會減少,太陽就可以直射地表,溫室效應就會加強。)

2004年,耶魯的Berner博士與他的四人團隊終於反擊了。他們說宇宙射線或許是有「一些影響氣候的能力」,但認為宇宙射線造成的影響還是小於二氧化碳的影響。

在這場辯論中,雙方除了對過去二氧化碳的變動有不同認知之外,對冷熱時期的界定也不同。例如渥太華的Veizer博士認為1.5億年前的那段時期應被歸為冷時期(因為此時極地並沒有陸地,因此Veizer博士將海冰增加、但陸冰沒有增加的狀況,視為冷時期的徵候)。然而這樣的作法就不為耶魯的Berner博士所接受。這樣的差異,把整個辯論搞得亂七八糟。

今天,兩邊都宣稱獲得新的勝利。Veizer博士說他已經有一篇關於宇宙射線的綜合性論文,即將要發表了;而Berner博士也修補了他的模型,解決了該模型先前的一個內在矛盾。

Berner博士在2006年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五月號發表的修訂模型更加吻合4.4億年前其實是冰河時期的事實,而這個模型強烈支持二氧化碳在氣候變遷中的主宰地位。

Yapp博士,這位「前」二氧化碳質疑者,也贊成這個模型:「過往10年來發現的資料,大體上充分說明長時期氣候變遷與二氧化碳的關連性。」

部分氣候學家不認為上述的「顯生宙」氣候辯論具有任何價值。他們說過往幾百年關於二氧化碳與全球暖化的連結資料太令人注目了,以致於任何長時期的相反證據或多或少都會被質疑。他們也說現在溫室氣體增加的速度遠遠超過過往的任何一個時期,以致於過去的資料變得毫不重要。

二氧化碳懷疑者以及其他人,至今也逐漸正視過往15年來在古大氣研究上的發現,開始質疑「二氧化碳的效果到底有多大」這類基本的問題。他們說氣候學家以及政策研擬者,必須把這些複雜因素也考慮進去,而不是去忽略或無視這些預料外的發現。

猶他大學的「顯生宙」氣候專家Thure E. Cerling說,「從某些一絲不苟的研究中,我們應當可以學到一些東西。」

2006年11月19日

你還吃速食嗎?-《速食共和國》與Eric Schlosser


2006/11/19,

以《速食共和國》為腳本而改寫的電影,前兩天在美國上映了。

《速食共和國》一書,是我直至今天為止,所見過最精彩的調查報導。這本書於2001年1月在美國出版,立刻叫好也叫座:這本書得了一堆獎,也長期霸佔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前十名。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本書都受到非常高的推崇(速食業者的角度例外)。奇怪的是,長期做為美國殖民地的台灣,卻近乎無視於此書的存在。不僅該書沒有引起討論,甚至在中文世界中,也沒看到甚麼書評來引薦此書。在電影已經於這兩天上映的同時,我想我應該為此書作一些介紹。

雖然這部電影大概不會在台灣上映,但我不打算介紹這部電影。有興趣的朋友請看波士頓環球報的Wesley Morris寫的影評

關於Eric Schlosser


該書作者名叫艾瑞克.西洛瑟(Eric Schlosser),1959出生。他的老爸是華爾街律師,還曾經幹過國家廣播公司(NBC)的CEO。Schlosser自己是在普林斯頓念歷史(不清楚是BA抑或是MA),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大西洋月刊(Atanlatic Monthly)當記者。順便講個八卦,他太太是勞伯瑞福的女兒(是個畫家)...,沒錯,Eric Schlosser的岳父就是那個帥到不行的勞伯瑞福

Eric Schlosser至今一共寫了三本書,第一本就是本文所要介紹的《速食共和國》(Fast Food Nation: The Dark Side of the All-American Meal),這本書將在第二不份詳細介紹,此處不談。

第二本是2003年出版的《大麻‧草莓園‧色情王國》(Reefer Madness: Sex, Drugs, and Cheap Labor in the American Black Market)。

該書的書名及原始觀點,來自是他在大西洋月刊任職時的一篇大麻專題(1994, 274(2):45-63)。該書的焦點是美國的地下經濟,而他從「大麻、草莓園、色情王國」三個主題切入,強調「為了光冕堂皇的道德理由而不願正視這些產業,並以高道德標準的法律來懲罰參與者,不僅不會讓這些產業消失,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加失控。」這本書的內容與資料,與《速食共和國》相去甚遠,但是若跟一般的書相比,仍是相當精彩的調查報導。

另外,此書書名「Reefer Madness」是1930年代一部以青少年吸大麻為主題的道德電影;該劇本在1970年代被改寫為音樂劇,在曼哈頓百老匯上演;2004年,這個音樂劇又被改編為電影,再次以電影的形式出現。我自己沒有看過這些東西,這個音樂劇的概要是來自Wikipedia的簡介,因此還要請熟悉這方面的讀者幫忙補充。

第三本書是2006年出版的「咬之前先想一下」, Chew On This: Everything You Don't Want to Know About Fast Food(此書尚無中譯本,中文是我亂翻的)。

該書的內容原則上與《速食共和國》重疊,除了一些資料的更新,以及把美國飲食產業的歷史處理的更清楚外,大體上並沒有特異之處。因此此書可以視為作者的撈錢作品。

以下是《速食共和國》的各章簡介。


關於《速食共和國》


此書各章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因果論證,作者主要是順著事實的發展來分章節。我將全書分成三部分來介紹:

首先,作者將整個美國速食產業,定位成美國中西部因為汽車氾濫而自成一格的特殊景象,並強調這個產業原本只是因為中西部當地政治社會環境,而只在當地出現的慘狀。他強調,今天速食席捲全球,其實是把美國中西部的特定醜態,硬塞給全世界,要求全世界都跟美國中西部一般醜陋。

第二,作者介紹整個速食產業的萌芽以及茁壯過程。例如他提到麥當勞如何吸引兒童的目光,教育小孩子「麥當勞愛你、你愛麥當勞」去購買麥當勞的產品,但實質上麥當勞卻是主導美國勞工政策、剝削童工的兇手之一。並說明速食產業如何建立一個不友善的加盟體制,讓加盟主逃不出總部的手掌心。最後說明速食集團如何利用他們的巨大購買力,強勢介入原本穩定的畜牧業,將各個畜牧業者個別擊破。

第三,作者深入速食產品本身,看看我們吃的漢堡與薯條是怎麼做出來的。他介紹速食食品中的化學添加劑,並跟隨肉品的移動,一步一步從牧場、屠宰廠、食品加工廠,追到麥當勞各門市的廚房。一步步揭開所謂「營養」的騙局,並直指速食產業是讓美國人變胖的原兇,甚至是污染美國所有食品的罪魁禍首。

此寥寥數語無法說明《速食共和國》所具備的翔實資料以及這本書其他嚇人的地方,然而限於篇幅我不能再多作說明,只希望對速食有興趣的朋友,去書店把這本書帶回家。您可以相信willy,《速食共和國》絕對是值得300塊台票。

介紹完這本書了,順道說一點自己的感想。


戰士要努力衝鋒,牧師要努力補血


我當初看到這本書時,真是既高興又難過。會高興是因為讀到一本好書、看到精彩的東西;而同時又難過的原因,則是因為感慨我們沒有同樣水準的東西。當然《速食共和國》是特別的案例,不該拿他來比,但大體上美國的調查報導,確實是遠遠超越台灣的,這點真的沒甚麼好辯的。

那麼,為什麼人家可以,我們不可以?我自己有幾個想法:

第一,美國記者所擁有的資源確實比台灣記者多。例如Eric Schlosser跟書商簽契約時,他在出書前提前拿到的錢,就一定比台灣記者多(畢竟人家的出版市場比較大),那比較厚實的金援,當然可以直接提升他的文章品質。第二,他們國家有調查報導的傳統,有許多人一起作,一起相互吐槽求進步;在有壓力、有獎賞的環境下,大家自然會把品質當一回事,好東西自然就會跑出來。第三,除了上面提到的關於市場環境、以及媒體生態的問題外,我認為學術圈也要負一些責任。

《速食共和國》要對話的是社會大眾,不是學界的人,學術界對Eric Schlosser來說就是一個軍火庫,看看可以從倉庫裡拿到甚麼武器來協助他打仗。作者直接借用各種他看得到的學術成果,來協助他釐清事實:有的是他直接引用文章,有的是他跑去訪問學者,那些東西都明顯地充實了作者的寫作水平,甚至影響了作者的寫作走向。

講白一點,我認為如果沒有學術圈這座「軍火庫」,《速食共和國》不可能有這樣的水準。那以同樣的觀點來看台灣品質低落的調查報導,我們是不是應該自問:台灣之所以沒有高品質的調查報導,是否就是因為我們這些書呆子,沒有打造一座內容豐富、分類清楚的「軍火庫」,沒有提供充足的後勤支援,使得那些熱血份子只能怨憤的死在前線?


我們面臨一個比別人險惡的環境,前線面對的怪物特別強大、戰況超激烈,我們得更努力打造武器、拼命補血,這樣才能活下來。要一個人當兩個人用,要加倍努力才行呢。

2006年10月30日

始政週年紀念之三:心情告白



2006/10/30,

這兩天被洪瑞河弄得心情混亂,雖然早猜到他會有類似的作法,但實在沒想到他竟然這麼敢、作得這麼徹底...;再加上最近部落格滿周歲,又讓我有許多無奈而無法如平常一般忍下。心情實在太低落了,所以才會PO出這篇原本不在計畫內的怨念文。也許我明天起床就會後悔PO出這篇文章,但心情混亂的當下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寫blog也一年了,其中寫嚴肅的專題報告文章也寫了好幾個月了,那麼努力的寫,結果呢咧,沒甚麼回應,也沒甚麼人氣。人們就是只喜歡看那些輕鬆的阿、kuso的阿、討論政治的阿,就是很少人願意看那些嚴肅的東西。

雖然說你花的時間跟可以得到的收穫本來就不一定有關係,那我努力找資料作分析,寫出的文章當然也不見得就不是垃圾;但你說我寫的東西真的有很差嗎?我可以摸著我的良心說,我覺得我寫的東西水準並不差。我知道某些地方有爭議需要再商榷,但是你能夠摸著良心說它差?我認為那就算稱不上好,但也決不能說爛。那到底為什麼大家都不當一回事?

其實我也是知道,寫這種東西就是注定吃力不討好,會讀的人一定不會多。大家想要的東西就是看你嗆人阿,想要看你搞笑阿。隨便一個不知名的鳥blog放上一個youtobe的搞笑連結,隨便一點小宣傳,一個晚上的人氣(點閱率)就會超過我一整個月的人氣。


當然點閱率這種數據也太粗糙,不準。可是有時候看到有些鳥鳥的blog,他整天的工作就是全文轉載全文轉載再全文轉載,人氣卻爆高,結果就是因為它是那神奇的中時嚴選部落格。阿這是怎樣?我們竟然會有一個獎是拿來獎勵那些沒有創作、不事生產的blog?看到那種只會轉文然後人氣爆高的blog我就會一肚子悶氣。沒錯我就是嫉妒。嫉妒嫉妒嫉妒。



我不敢說我的東西有多好,但我有把握一定不會太差嘛。花那麼大的力氣寫的東西,你們就只要花個五分鐘讀一下就好了,覺得好的就引用出去給一點鼓勵,覺得腦殘的就引用回去批評一番,這有很困難嗎?你們就不要每天就只是看輕鬆漫畫阿、搞笑影片阿、美麗圖片阿,然後看完就去睡覺;就只要花點心神寫點評論,留下一些記錄有很困難嗎?為什麼人們就是那麼不願意作一點創作?

我常常想我怎麼會那麼傻,丟下畢業論文去作這種超級吃力、卻又沒人當一回事的事情?阿就寫寫心情隨筆阿、偶爾放個搞笑連結阿,偶爾評論一下時政阿甚麼的,這樣還不就有人氣、還可以交到一堆網友?我幹嘛那麼辛苦?可是又不甘心跟一般人一樣,因為就是希望可以作一些事情嘛……



不過話說回來,我得坦白說,作久了其實也是看得到一滴滴效果。

例如先前在討論棒球時,提出「名義職業實則業餘」這個講法,阿現在這個講法已經是PTT棒球群組裡鄉民們朗朗上口的口頭禪了;又例如對碩博士的訓練的發言,好像也是有引起一些討論,無論是支持或是討伐。我不是說這些都是我的功勞,畢竟這種東西是要很多人一起努力才有的結果,但起碼我也是有那麼一些些推波助瀾的功勞。看到我的論點可以打進封閉到不行的象版,心裡實在很高興。不僅如此,有時候會看到一些人key關鍵字跑進來這裡,然後得到他要的資料之後,又心滿意足的離開,心理那種滿足的感受也是很難以言喻。



你如果不看這篇文章,你大概你會覺得,吳偉立你看起來心理很健全阿,前面那幾篇回顧看起來都很有把握阿,一副就是很樂觀、就是傻傻作下去、天塌下來也沒有在怕的樣子嘛。我們不用擔心你willy啦。

其實我也覺得我自己很樂觀,不然我實在沒有可能撐到現在。阿我的意思是說,我當然早就知道這樣做不會有甚麼人來看,阿也知道會有那麼一滴滴人得到收穫然後快樂離開,我只是很難過為什麼就那麼一滴滴人!?我希望更多更多阿。平平是一篇文章,為什麼人家有一萬個人看,我的就是只有十個人看?!所以當我看到豬小草在討論人氣重不重要時,他幫portnoy說:「人氣很重要、因為我要做公民新聞」的時候,我的頭不知道垂直擺動了多少次。人家林育賢那麼努力拍了「翻滾吧!男孩」,還不就是希望可以讓多一點人看到?姑且不管人家看到之後會想甚麼,會不會誤解,反正多一點人看到,機會就多一些嘛。不然那麼努力弄這個是為了甚麼?

有時候我會跟自己講說你們打不死我,我沒那麼容易投降,我相信我自己有能力,我一定可以寫出更平易近人的文章,一定可以吸引更多人願意讀下去,然後就可以改變一些事情,然後可以改變更多事情。可是當site meter跟google analytics通通告訴我,我這麼努力寫,阿其實也沒多少人甩的時候,我實在不知道要怎麼撐下去。


那些數字有時候會讓我發瘋,然後作一些很恐怖的事情。說起來很丟臉,但事實就是如此。

例如在今年十月初時,我從廢青那邊發現中時部落格大獎的報名網站,那個時候只想到說:ㄟ,如果當選的話,應該就可以讓我的文章讓多一點人看到吧?然後在鬼迷心竅的瞬間,我就真的報名了這一屆的中時部落格比賽。當我按下「送出」鍵的當下,我才意識到這個比賽背後的潛在收編企圖,而後來去信要求撤回,想當然爾他們就當作沒收到信不甩我了。

2006/11/04補充:在入選中時部落格大獎初選之後,中時官方於11/03回覆本blog的退出信,並慷慨接受本blog的退出。造成各位作業麻煩,在此向中時官方致歉,也遙祝貴賽會一切順利。)

我現在當然很後悔我竟然會去報那個名,但當時實在是餓到怕了。這大概就像現在這樣,實在是怨恨到快爆了,才會PO出這篇一定會破壞我努力建立blog風格的純主觀怨念文。但我實在是不甘心那麼努力寫的東西就是沒人看,沒人在乎。想到我這麼努力寫的東西如水一般流走我就沒辦法平心靜氣嘛。

影響力、知名度,對這個blog來說、對我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影響力、知名度這種東西很聳我知道。我知道你們會看不起我,笑我從眾、想紅,想當明星,想站在舞台上給人家捧LP。我知道你們會這樣笑我,因為我也這樣笑我自己。可是我真的需要它。

我知道走這條路就是要學會忍受寂寞,就如同我老師一樣,寫了三本書,人家還是不甩他,而他也是惦惦繼續作,看起來好像也沒有甚麼怨言。可是我不是他阿,我耐不住阿。之前我常常因為這樣,所以會覺得我不適合學術工作,因為我實在沒有辦法承受,自己那麼努力作,結果人家根本甩都不甩你這個事實阿。那麼從這個blog看來,我不僅不能在學術圈混下去,可能連在社會上都混不下去。因為我連經營一個blog都唉唉叫。真是無能。



阿……(仰天長嚎貌),可是我又能怎樣呢?講這些有的沒有的也不能改變事情。也只能繼續低頭默默作,努力累積實力,並告訴自己,彎彎可以破六千萬人次、長期佔據部落格觀察第一名的位置也不是一下子就有的成果,人家在她的位置努力作,也是一步一腳印、每天努力找idea。彎彎可以,iamwilly也可以。一定要加油撐下去。

一定要繼續撐下去。一定。





本文所有圖片,皆取自「彎彎~用漫畫寫日誌」。

延伸閱讀:本文在HEMiDEMi引起的討論




下期專題預告:


你看過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球賽,但你知道美國大聯盟的歷史嗎?你知道台灣職棒球員的辛酸與悲戚,但你知道過去的美國大聯盟球員,也曾遭逢同樣的悲慘情境嗎?

iamwilly’s report將把眼光從台灣的職業棒球體系,轉到海洋另外一端的美國職棒;而我將緊扣大聯盟的勞資爭議歷史,以作為台灣職棒的對照,讓我們可以獲得比較的視角,來尋找台灣職業棒球產業的出路。

該專題的第一發,將在11月底、12月初刊出,請各位舊雨新知繼續給iamwilly指教。

2006年10月28日

始政週年紀念之二:回顧與展望



2006/10/28,
台灣是生咱的所在,感念感恩在阮心內,
付出情意付出愛,代代花蕊代代栽。
《台灣》 詞曲/王明哲
MV播放:連方貝與台大合唱團



我是iamwilly。終於到了可以講真心話的時候了。

本文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份將簡單回顧這個部落格的歷史,第二部分是我對自己、以及這個blog的期許。


一、回首從前


如同上一篇文章中的heiswilly所言,這個blog的風格曾經有三變。最原始成立blog的目的,跟絕大多數人一樣,就只是因為平常很寂寞,沒有人聽自己講話,想要找人傾吐因而成立的。然而成立三四個月後,我開始覺得這樣的寫作很沒意義,也萌生了關站的想法;而今年的四月前後,在參考了很多人的作法之後,才慢慢走到現在這樣的型態。

最後這個改變過程中,我必須向三個blogger致敬:第一個是阿孝札記的阿孝,他讓我知道部落格除了喃喃自語以外,還具備很多社會價值(而portnoy的身體力行更是讓我銘記在心);第二個是漂浪.島嶼的Munch,他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身體力行的向我展現,一個好的部落格文章應該長甚麼模樣;第三個是陳豐偉,他的「運豬人李松鑫與他的柔道學生」專題,直接告訴我一篇好的部落格文章,可以展現出如何驚人的效應。

他們三個blog,從不同的角度暗示我:撰寫調查報告為主的部落格,是很有價值的事情。於是,在2006年五月中,我就將這個blog定位在「撰寫調查報告的公民媒體」上。

據此,我修正了我的部落格名稱:從willy’s school journey改成iamwilly’s report,而我也同意蔡志浩的論點(文章請見這兩篇:12)。我也認為網路世界並不存在匿名,而這個blog的固定讀者一定都更清楚我這個blogger是誰,那既然如此,還保持化名也就沒有意義了。於是我一併在網頁副標題上就直接標上我的本名,好的壞的都直接由我來承擔。

以上就是這個blog的主要演變,以下是我的告白。


二、少一點立場、多一點事實


台灣社會已經空轉好幾年了。這幾年的空轉,除了政治制度的缺陷以外,媒體必須負上非常多的責任。

多數人都是看電視、報紙來認識世界、藉以判斷是經濟非的。然而台灣的媒體根本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源去掌握hard data,例如實際的經濟不平等,族群衝突的具體實況,他們手上的資源允許他們作的新聞,就是最簡單、最省錢的政治八卦,例如某某政治人物有沒有外遇、去哪家汽車旅館嘿休這種soft data。

得到這些資訊,無助於我們知道這個世界哪裡不好哪裡好。社會改革的重點就是要蒐集夠堅實的實際資料,才能展開實質的討論,這才是社會運行的常軌。

然而當我們國家的媒體,只是作某某政治人物養的狗狗源自哪個血統的新聞、而無力澄清事實時,我們必須要倚靠自己。而iamwilly’s report,就是源自於對無能媒體的反抗,也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彌補無能媒體所留下的破洞。

再者,我相信所有的政治問題,都只是特定社會問題的結果,因此要解決政治問題,一定要回到最根本的社會基礎上面去。因此,我在這裡完全不討論當下最火紅的政治議題,而只希望把版面留給深度報導。這是我對這個blog,也是對自己的期許。

據此,我希望用專題報告,把真正重要的事實告訴眾人,用這種方式,讓台灣社會少一些陳述立場的文章、多一些澄清事實的資料。這是我把這個blog變成這個模樣的潛在理由。


三、不轉載文章、不討論時事


許多對台灣貢獻良多的人,往往絕口不提政治。譬如說學界中作研究的前輩們,都甚少談研究後面的心之所繫,只是惦惦作研究;從他們的研究成果來看,絕對可以感覺到後面那股推動他們忍受寂寞的強大動力,但他們卻絕口不提。再譬如那些旅外球員,他們從來沒有對鏡頭喊過一句我是台灣人、台灣我愛你,他們只是用自己的手臂跟棒子,一球一球的丟或打,就讓外國人心甘情願的呼喊台灣之名一樣。我欽佩他們的成就,希望可以做到跟他們一樣,因此我竭力避免任何時事的討論以及立場的宣示(無論是政治或學術立場)。我相信「直接作給你看」才是化解、以及深化辯論的唯一方式(要堅持住這點,其實需要很大的毅心與堅持)。

同樣的,由於我將這裡定位為專業的調查報告發表地,因此我不在這邊張貼無關公共事務的私人生活文章、不轉載文章、不參與公益聯播、也迴避政治性的時事評論。

不參與時事討論的原因已經如前所述;而不轉載文章的理由則稍微複雜一些:因為這樣無助於事實的發掘。我不是說作網摘沒有意義,事實上我也受益於許多blogger的網摘(例如InnoNation Reloaded),他們就是我每天主要的資訊來源,只是我認為這個社會更缺少挖掘事實的人,而我現在還有能力作這件事情,所以我不該把時間跟版面放在轉介文章之上。

我這麼堅壁清野而不給自己任何迴旋空間,目的就是要讓我的讀者習慣iamwilly’s report的奇特屬性:讀者在這個blog中,將不會看到吳偉立講給自己聽的喃喃自語,也不會看到willy對時事的主觀評論,只會看到稍嫌厚重、但一定有憑有據的分析報導。我要讓讀者對這個blog有信心,相信這裡是一個類似National Geography、Discovery的頻道。我不敢說我不會錯,但我要我的讀者相信,這個blog一定會告訴你新鮮事,都一定不會浪費時間,一定會讓你學到新東西。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必須做出犧牲,例如我就不能參與許多我打從心裡支持的公共聯播(例如前陣子的搜尋RCA、運豬人)。我常掙扎著要不要把這些資訊放上來而難受,也常常因為看到太多政治事物而有滿腦想說的話而不能說而痛苦。當我看到豬小草的「我想聽你怎麼說」這個號召時,我實在有滿腹的苦水想要傾訴阿,可是我不能談。再想傾吐也是不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個回顧機會,我就永遠沒有機會把我對台灣社會政治的想法、以及作法講出來。


四、展望未來


iamwilly’s report走的路線,跟一般的blog差別甚大,走這條路注定孤獨沒有同伴;而且那麼努力找資料作分析寫文章,會認真看的人大概也就小貓兩三隻,人氣注定不旺。但是我要記得,吳叡人曾經鼓勵我們不要比爛,而要跟自己比,要「比好」:要認真找專題的題目,認真蒐集資料,認真思考如何讓讀者輕鬆讀又可以學到東西。

努力要求自己寫出更好的文章,惦惦作,希望有一些人會感動,在希望感動的那群人中,有幾個人會想要作一些事情,然後其中又真的有幾個人真的作了一些事情…。我的希望也就這麼渺小而已,只是沒想到這麼渺小的願望卻是如此困難。

我是多麼的希望可以寫篇文章號召大家一起作,這樣才不那麼行單影孤讓人洩氣,但是我知道不能只有這樣做。台灣社會充斥著太多口號、太多說說就算了的熱情,就是缺人親手實踐,因此我只能一個專題一個專題的慢慢作,希望我的文章可以打動人,也希望有人可以看到背後的hidden agenda從而一起投入......

我是多麼希望每個blogger都有志氣去取代現在的主流媒體,都有「你只要看我的blog就可以,不用去看報紙」的志氣。多麼希望大家一起來,前仆後繼,用自己的力量,創造自己的媒體,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的來改變我們的社會,來愛護我們的家園。只可惜我沒有資格這樣要求別人,只能努力作給別人看,期待那麼一兩個人讀出我的心事、也願意默默攜手共進......


......無論如何,iamwilly衷心感謝各位版友一年來的支持,希望明年各位還能繼續給willy質疑與鼓勵,批評與指教。請給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讓我明年還能跟您再相會。


路遙不覺遠,唯有結伴行。




致謝:iamwilly' report感謝水瓶子CK廢青weihsiEllery Chen,以及PTT-blog版的眾版友對iamwilly’s report的技術指導。沒有諸位的無私協助,這個blog就沒有今天這個模樣。willy再三感謝。

PS. 「路遙不覺遠,唯有結伴行」語出謝國雄2006年某研討會論文的結語。該論文集出版後,我會修改此文補上出處。



【HEMiDEMi:Twcivilsociety】

2006年10月27日

始政週年紀念之一:既有成果評析


2006/10/27,

大家好,我是heiswilly,是iamwilly的知心朋友,兼從小共穿一條內褲長大的換帖死黨。

我這幾個月來常聽iamwilly跟我抱怨,他那麼努力寫,結果版面冷清依舊,根本沒人甩他。我私底下想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iamwilly人緣差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阿偏偏這個人又愛耍帥,在blog上面放上自己的名字一副唯恐天下人沒聽過你iamwilly一樣,這樣誰會來甩你阿?

但這幾天iamwilly的blog要滿周歲了,他就請我請了我喝杯奶茶,請託我幫忙作個回顧,好讓他知道有哪些不足可以改進。我知道他這個人沒甚麼朋友可以請託,所以雖然心不甘情不願,只好幫他這個忙了。

閒話表過,接下來談正經事。


Blog歷史概述


此份評述的材料全數來自這個blog上,資料時間從2006/10/27刊出的《第一篇》,一直到2006/10/16刊出的《公視,請勇敢說再見!》,總計68篇文章。

首先先秀出今年度本blog各月文章的變化:



blog的第一篇,開宗明義聲明是把這裡定位寫心情小感的地方,而一開始的篇數驚人,篇數遠超過自己當初預定的一週一篇。時間到了2006年一月,作者越來越不滿這樣的寫作內容,亟思突破,也聲明會變成雙週刊。直到2006年五月前後,我決定本blog的方向,並決定以一月一專題的頻率發表,爾後每月的專題確實都沒有拖槁,而文章數量也就隨著該專題的難度與複雜度而有變化。

據此,我根據本blog的發展,設計了三個類別,以顯示這個blog的發展趨勢:1.)心情抒發2.)文章、資料轉介3.)調查報告。我根據上述分類將所有文章分類,製成下圖:



這個分類雖然是根據歷史的發展而設計的,但其實仍並不是很有效,因為多數文章都遊走於各種類型之間。以「危機重重的台灣社會科學」這篇文章來說,作者並不是用調查報導的方式來寫這篇文章,然而其最後的成果表面上看起來跟調查報告並沒有兩樣;那麼應該把它放在心情抒發、還是調查報告?類似這樣的問題出現很多次。最後我的作法是,根據我個人對該篇文章的寫作品質來決定,這篇文章是屬於哪一個類別。

從上面的分類來看,我們可以將本blog的歷史切分成三個時期。以下我將先簡介這三個時期blog本身的發展,接著再分析各時期讀者組成的變化。

Blog各時期演變


第一個時期(2005/10-2006/01)的文章數量多、但不穩定,而文章類別多以「心情抒發」為主。撇開數量而深入文章內容來看,當時的發表內容多半是作者平常的所思所見,純粹是因為沒有人聽自己吐露心事,所以找地方寫給人家看而已,因此這些文章都只是將已經有的想法寫出來而已,多數沒有值得引用的內容可言。此外,又由於這段時間多是想到甚麼就寫甚麼,並沒有一定要寫甚麼,或刻意不寫甚麼的想法,故可將此時期稱之為「種子發芽期」。

第二時期(2006/02-2006/04)的文章數量開始降低,數量趨於穩定;進一步分析則會發現,各月的文章數量並沒有改變,改變的是文章類別的消長:心情抒發的文章數量大減,而文章轉介與調查報告的數量增加。此外,就內文來看,此一時期的文章內容多變,可以看到作者正在尋找一條寫作的道路,但卻不知從何做起而顯得搖擺。因此這段時期可以稱為「徬徨摸索期」。

第三時期(2006/05-2006/10)的文章數量繼續降低,而在類別上則幾乎沒有調查報告以外的文章了。然而儘管這段時期的文章水準遠遠超越前期,但由於其寫作內容越來越生冷而遠離塵世,好似這個blog是座落於冥王星上面一般。然而從文章內容來看,作者似乎完全不在乎自己被視之為冥王星人而依然為之。這段時間可以稱為「成熟茁壯期」。

上面這些介紹了寫作者本身的改變,以下將分析讀者組成的變化。


讀者組成的變化


這三個時期除了內文的變化以外,另一個轉變就是讀者組成的變化。讀者組成的變化,最具體的就是展現在留言者的組成及其內容之上。下圖是三個時期的讀者變化:



在第一時期,留言多來自iamwilly在現實世界中既有的人際圈,因此留言內容多半是友情支持,並由於文章主題的關係,其討論的層次並不高。這可以清楚看到,這個時期的讀者,還是僅限於既有的人際交往圈,尤其是研究所同班同學為主。

在第二時期,此時期的留言數低於前一期,但是留言內容的層次漸漸提升,較針對特定議題來討論,已經沒有友情支持。本時期留言者的組成,還是以既有的人際網絡為主,但是這個網絡已經漸漸擴大,並不僅限於同班同學,但大體上人們來這個blog的目的,仍不是以議題為中心,仍是以私人情誼為主。

到了第三時期,此時期的留言數是三期之冠,而留言內容,也都是針對該篇文章的內容來討論,而且討論的深度又較前期為高;而在版上與作者互動的讀者,也已經不再是既有的人際交往圈,而是逐漸加入台灣網際網路上一群年紀在25-35歲,有類似知識背景、相似政治態度的blogger所構成的互動網絡。

以上是這個blog的整體說明。然而這個blog跟其他blog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其有其他blog甚少看到的調查報告。以下我將將這個類別的文章獨立出來討論,以向iamwilly在這邊下過的苦功致敬。


調查報告個別討論


首先,我們先看看「調查報告」在所有文章中的密度。這個數字很簡單,就是把調查報告的文章數,除以該月總文章數:



此圖清楚明顯三個時期的變化:第一期在2005/10-2006/01,調查報告的文章比例偏低,雖有爬升但都在40%以下。第二期是在2006/02-04,這階段調查報告的密度快速爬升,很快就衝到80%了。第三時期則是2006/06之後,調查報告的密度就不再低於80%(七月有外力影響,因此不列入考慮)。

以上是本blog調查報告的綜觀。但是這個blog真正的調查報告,是在2006年五月才開始的四大專題,因此以下我將分別討論這四大專題,看看個別專題的水準如何(品質)?讀者是否容易閱讀(易讀性)?曾經引起討論嗎(互動)?最後我將用一個表格來看這四個專題的表現。我將表格置於此,以方便比較。



第一專題是台北縣的選舉統計,這個專題分成三篇文章發表。從內容來看,這個專題的水準跟難度相當高,然而問題在於這個專題太過艱澀,而且第三篇文章太長了,這導致沒有人想要看這個專題,因此在。簡言之,作者在這裡犯的錯誤,是把部落格當成學術期刊在搞,然而讀者並不想要用看paper的態度來看blog,所以作者這個專題除了第一篇以外,基本上是白費功夫。

第二專題是討論雪山隧道對坪林的影響,這個專題只有一篇文章。上一專題中作者所犯的錯誤,在這個專題中都逐步修正:文章縮短,並使用圖片刺激讀者的慾望;簡單說,作者終於知道他是在寫blog了。不過這篇文章的問題在於,作者沒有點明他的論敵,也沒有坦然這篇文章背後的政治企圖,或許作者有其目的,但若就結果來說,這明顯減低這篇文章的衝擊性,這讓他在內容部分必須要扣掉一些分數。

第三專題是作者的旅美紀實,這個專題連其前言來說的話,有九篇文章,數量相當龐大。在這個專題的優點在於,各篇文章的內容與易讀性兩者的平衡控制得相當不錯,而其缺失在於,若以「遊記」的角度來看這個系列,它當然是相當好的遊記,但若以「專題報告」的角度來看,這系列文章中有若干篇的水準顯然是十分低落的。儘管製作的平均品質不穩定,但看在這系列文章的數量實在龐大,因此也僅僅酌予扣分,僅給作者一點警惕。另外,這個專題開始有評論出現,但評論的質量並不高,但有就是有,所以也是要斟酌給分。

第四專題是棒球。這個專題分散在是由三篇主文,搭配一篇時事文而構成的。這個專題作者放棄了用圖片來說故事,而回復到以純文字來寫作。這個專題的優點在於,文章的篇幅控制得相當好,因此可讀性相當好而且也透過HEMiDEMi以及BBS引起了相當多的討論,因此這兩項必須予以加分;然而其缺失在品質這個類別的缺失卻多且致命。

第一,這幾篇文章雖然有共同討論的焦點、也有類似的切入觀點,然而iamwilly從未正面的擺開陣勢,沒有用一篇文章明確表達自己的論點,而是藉著各時事個案來發揮,個別應用自己的論點。更糟糕的是,各篇文章之間其主題雖然明確,但各篇文章之間並沒有明確的扣連,這讓這個系列的文章,是以環繞特定主題,但沒有一個核心論證的「論文集」形式來呈獻。由於他始終將他的論點拆開來而並未清楚提出一個整體的觀點,這使得讀者很容易就會懷疑他到底有沒有一個清晰一貫的論點,還是他只有打游擊戰、只有刺人家一刀就跑掉的能力而已。這是他在文章內容上的第一個弱點

第二,作者提出的這些論點,事實上並不是台灣第一,早有前人提出類似論點,然而iamwilly以調查報告自居,因此他應該要繼續鑽研,以提出前人所沒有提出的論點;iamwilly的問題不僅如此,他更大的問題在於他根本沒有注意到前人早已有類似的成果,因而也沒有引用那些資料。這是他第二個嚴重的失誤。據此,為了要讓iamwilly有深刻的印象,必須在品質一欄大大扣分做為懲罰。

根據上述的評價分數,我們可以得出這四個月的分數,並製成趨勢圖:



上面的圖可以看到這四個月確實顯現一些趨勢:調查報告引起的討論越來越多,文章也越來越親近讀者,然而內文的品質卻持續下降。當然這些數字的主觀判斷戰相當大的部分是存在的,但這些持續的趨勢仍然有其意義,可以作為iamwilly改進的參考。


結語:祝福與憂遠


看到iamwilly這一年來,從一開始的滿口廢話,到後來水準的提升與自我突破,heiswilly我也感到萬分高興,希望iamwilly未來一年可以繼續維持這樣的成績。

然而以調查報告為主軸的blog,絕對是市場小眾路線,可以引起的迴響一定不多,希望iamwilly可以耐得住孤獨旅程的惱人寂寥;此外,iamwilly接下來會進入緊鑼密鼓的論文寫作時段、之後會入伍、再之後要投入職場,然而寫作專題報告需要花時間與腦力,沒有人曉得iamwilly之後還能不能投入相同的時間,因此他的專題報告還可以維持多久,甚至會不會將blog又改回原初的喃喃自語,也都是未知數。這一切都端看iamwilly自己的毅力與堅持。

請iamwilly繼續努力,明年我將再回來審查你的成果。


你的換帖、兼酒肉兄弟,
heiswilly敬上




(頁首圖片為heiswilly的得意寫真照)

2006年10月16日

公視,請勇敢說再見!


2006/10/16,

這幾天,公視明年到底該不該繼續轉播台灣旅美球員的比賽,是BBS上反覆爭辯的話題(2006/10/19後記:其實也沒甚麼爭辯,根本就是一面倒的支持阿)。但我認為,公視明年不應該再轉播旅美球員的球賽。


目前支持公視應該要繼續轉播的網友,主要有三種論點。

第一個論點目前公視的轉播品質最高,其他頻道的品質都會嚇死人。為了國人收看權益,公視必須播。

這個論點十分沒有說服力。一來,大聯盟最高的執行單位沒有那麼笨,他們當然不會讓轉播單位的素質去破壞他們的產品內容,就像國外大型的電子公司早年不敢讓聯強代理他們的產品是一樣的意思。如果真的敗掉,他們自然會換下一家。市場機制並非萬能,但在這種層次的問題上面,市場機制是可以發揮作用的。

二來,今天如果是用同樣的要求來看,公視不僅應該要轉播MLB,更應該要轉播CPBL;還應該要建構一個24小時新聞台,以滿足國人的收看權益才對。拿這種理由來要求公視,並不是很恰當。


第二個論點台灣觀眾想要看台灣之光,所以公視應該要轉播。例如NHK也有轉洋基的比賽,所以公視轉播旅美好手的球賽也是十分合理的事情。

CNN的前國際特派記者Ralph Begleiter,在2005年在台灣的談話中,反覆強調一件事情:「媒體應該報導讀者『應該知道』的消息,而不是讀者『想要知道』的消息」。這件事情一般有業務壓力的商業媒體作不到就算了,但吃國家預算的公視實在沒有理由作不到。同理,王建民的比賽大家都想看,那麼這種比賽就讓一般的商業媒體去作即可,如果公視真的要播體育運動,那麼公視應該要作的是一些「人們沒有注意到,但他們應該要知道」的比賽,例如中等學校的錦標賽。

至於NHK也有轉播大聯盟的比賽沒錯,但是他們有轉洋基,但應該沒有也轉大都會、水手、道奇...,只要是有旅美球員的比賽就都轉吧?更重要的是,NHK雖然也是公家的電視台,但他並不是所有的頻道都是免費的,例如洋基球賽的頻道就是觀眾要繳費的。他們的公共電視集團性質,跟台灣目前的公廣集團(尤其是第13頻道)是有一段距離的。不能說日本可以,所以台灣也可以。

2006/11/16補充:有匿名版友告訴我,NHK確實是所有旅美球員都有轉播的,所以上面段落中的其中一點應是錯誤的,感謝匿名版友的指正。)


第三個論點旅美球員是台灣之光,公共電視轉播台灣人的驕傲,當然是十分合理的事情,所以應該要繼續轉播旅美球員的比賽。

問題是台灣之光何其多,在國外打棒球的是台灣之光,在澄清湖球場打球的球員也是台灣之光,在花蓮鄉下中小學快樂打球的小朋友也是台灣之光,那公視難道不應該把資源拿去轉播那個在鄉下中小學快樂打球的台灣之光,而要跟一堆商業頻道去搶王建民?

當然,王建民是公視捧出來的明星,所以如果就一般的商業機制來說,公視當然要繼續爭取。可是公視是「公共電視」耶,花錢去打造一個明星其實就已經有些不妥了,更何況現在還要花錢養一個明星?別忘了我們把稅拿給公視去製作節目,絕對不是讓他去作一些跟隨潮流、譁眾取寵的節目,而是要去作一些應該要作、但是市場機制作不出來的東西才對。這才是公共電視的原始目的嘛。



我們要認清:旅美球員是台灣之光,但他們也是一個跨國企業集團裡的商品。王建民今天可以在世界級的戰場上生存下來,台灣人與有榮焉,但台灣人也要認清,王建民也是一個商品,是那間跨國企業集團推銷給我們的產品。王建民的兩面性,我們不可忘記。

面對王建民,我們可以用自己的錢去買他的周遭產品,例如公仔,報紙,宣傳,MLB-TV,但是不應該用公共預算去支付購買王建民的球賽轉播。公共預算應該是要拿去尋找、栽培下一個台灣之光,而不是拿來捧紅、甚至遵從眾意來追逐已經是台灣之光的王建民。

我必須坦承,在感情上我自己也很希望公視繼續播。公視讓我們可以站在電視機前面,看到王建民的成長;看他不發一語,純粹以自己的實力,讓自己祖國的宣傳廣告,大辣辣地在洋基球場的電視牆上播放。王建民帶給台灣人在政治衝突以外的希望,也給台灣人在面對世界強權時足夠的自信。這些功勞,有一部分應該要歸給把王建民的形象建立起來的公視。

但當王建民已經是大聯盟的巨星、是所有商業媒體所要追逐的對象時,公視不該加入追逐的行列,而應在遠方遙遙祝福王建民一路順風,並遠離喧鬧的人群,回頭低首繼續在泥土中找尋、培育下一個台灣之光。這才是公共電視台的任務,才是其不可替代的價值所在。


據此,我揮淚反對公視繼續轉播王建民。

2006年10月14日

關於職棒,政府作錯的事情


2006/10/13,

日前中華職棒聯盟會長趙守博質疑,政府在提振台灣職棒產業上,沒有作甚麼事情。趙守博此言並不準確。事實是:政府在職棒產業上,確實提出了一些政策與執行辦法,只是其所推行的政策是錯誤的而已。

無論是哪種產業,政府都有必要介入。政府必須保證市場上沒有獨佔企業,確保市場上的公平競爭,避免單一獨佔體危害整個產業;政府也必須監督企業不致假借競爭需要而犧牲勞工的權益,因而破壞了整體產業、甚至整體社會的安全。簡言之,政府的最基本責任,就是建立、並確保遊戲規則。然而,我國政府介入職棒產業的方式,恰好與上面的要求相反。


第一,職業棒球產業,本質上是寡佔市場;政府面對寡佔市場的最重要工作,就是確保各大企業之間不會互通有無,採用共同行動來壓迫勞工、甚至消費者,一如政府對台塑與中油的監控一般。儘管政府深明此理,但卻從未以同樣的標準來管制中華職棒聯盟中,各球團間的「默契」-例如集體封殺從那魯灣公司的球員、集體不任用在其他球團工作的球員。球團內部的默契,顯然已經毀滅了棒球產業的自由競爭規則,傷害了勞動者的權益,更變相懲罰了特定球員的球迷。

第二,運動產業中最重要的勞動者,當然就是運動員,然而我國的運動員,卻被排除在勞動基準法的管轄之外。在不被政府管制的寡佔市場中,一旦勞基法不保障勞動者,那資方就能隨意開條件(例如薪資),勞動者再不滿也必須招單全收。

例如中華職棒選手契約中的22條:「球團希望與選手締結下一年度之選手契約時,得…向選手為更新契約之表示,本契約即更新之。」這意思是說,老闆要你繼續作、你就必須作,至於薪水、福利如何,那都是老闆自己決定,員工完全不可置喙;再例如契約中的24條:「本契約之成立、終止、解釋及其他爭議,應依中華職業棒球聯盟規定交付中華職業棒球聯盟仲裁。雙方當事人並應遵守仲裁判斷。」這意思是說,球員一旦簽約之後,對這份契約有任何疑義,他唯一可以上訴的機構就是中華職棒這個托拉斯,而無法透過國家層級的司法機構解決,這當然是違法亂記的事情。

然而這樣不合理的勞動契約,卻因為勞基法將運動員排除在外,因此政府也無法介入,無法宣告該契約不合法。久而久之,最優秀的運動員出國求職,導致球迷不看本土的職業棒球,都是早就可以預料的結果;畢竟,可以去國外當明星,為什麼要留在台灣當奴隸?

第三,美日(主要是美國)的職業棒球,由於有公開透明的球員市場,球員薪資因而大幅提高。而球團為了要在追求戰績的同時降低團隊薪資,只好少用經驗成熟的大牌明星,多用尚在培育階段的年輕菜鳥,而農場、二軍體系,即是為了降低團隊薪資的產物。至於提升競賽品質,那只是二軍的副效果,並非球團的原始立意。然而我國政府不知這背後的產業邏輯,只看到別人有二軍,就以為人家的競技水準是從二軍來的,錯以為只要有二軍,水準就會提升。結果政府就拆解原本作得不錯的國訓隊,並創造了極為不合理、近乎完全犧牲球員利益的代訓體制,例如原代訓球團擁有該球員的優先簽約權,如果球員不接受,他今年就不能加入其他職業球團。涉及產業機密性最高的科技替代役都沒有這種規定了,憑甚麼職業棒球團有?錯誤的政策,不僅沒有提升棒球競技水準,反而建立一個讓球團可以輕易取得「奴工」的管道。


政府儘管有良善動機,但在錯誤的指導原則下,政府到頭來卻成為毀滅台灣棒球產業的元兇。如果政府真想要提升台灣棒球的競技水平,謀求棒球產業的長期發展,首要之務就是立即將運動員與職業球團的關係納入勞動基準法的管轄範圍,以確保勞資的對等;並立即介入職業聯盟運作,建立公開透明的球員市場。只有平等的勞資關係,才有可能吸引最優秀的球員投入,競技水準才會提高,如此整個職棒才有長遠的未來。

這才是政府面對職業棒球產業時,應該作的事情。



延伸閱讀:
悼念Hernandez--兼論台灣棒球員的勞動體制
我們根本沒有真正職棒

補充:
本文在HEMiDEMi引起的討論

2006年10月8日

危機重重的台灣社會科學

2006/10/08,

什麼時候兒時玩伴都離我遠去
什麼時候身旁的人已不再熟悉
人潮的擁擠 拉開了我們的距離
沈寂的大地 在靜靜的夜晚默默的哭泣

誰能告訴我 誰能告訴我
是我們改變了世界
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和你
----〈一樣的月光〉

演唱者:蘇芮
詞:吳念真/羅大佑
曲:李壽全


最近看了許多優秀系所的碩士論文。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我們對碩士論文的要求必須徹底修正。


過往我受許多前輩的碩士論文啟迪甚深。那些優秀前輩研究的主題,很多都是他們當初念那個科系時的目的,因此論文的每一個字都是精心選擇,每一個論證都是反覆挑敲出來的,可讀性絕對很高。最重要的是由於那多半都是涉及作者的「心之所繫」,更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嚴謹而不帶情感的論證中,所透露的濃烈情感。在這裡要向張鐵志學長致敬,儘管我已遠離民主化、政商關係的討論,但我永遠都會記得初讀學長論文帶給我的震撼與感動。

前輩優秀如斯,後人當努力追隨。我也希望我可以跟前輩一樣,把我的心與力全部濃縮在畢業論文裡面。在社群貢獻上,無論是在理論突破還是事實揭露上面都要很傑出,在個人懷志上,則要繼續傳承前輩的自我砥礪,讓有心後人得以效法。從以前到現在,我都一直抱持這個心態,到現在並沒有動搖。

雖然志向依舊,但是卻越來越懷疑自己可以做到。因為我看到太多失敗案例,多到我覺得事情不對勁。



沒有任何一個學生希望自己的畢業論文是一本垃圾。就算原先沒有想要寫出驚天動地的大作,但起碼也希望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可以抬頭挺胸見人。沒有人希望自己的論文不被人提起,畢竟那個成果就代表自己。那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之間的多數人都是如此看待自己的畢業論文?

因為我們面臨的現實環境以及學院制度嚴重矛盾,這個矛盾導致我們產出這樣不願被人提起的成果,會產出如此強烈否定自我的自尊。

台灣的社會科學系所,通常預期學生會三年畢業,而這等於是預設學生用一年,最多一年半就可以寫出他的畢業論文。但是,一年可以作多少事情?說真的其實不是很多,寫一兩篇跟隨前人的問題意識、然後提出自己解決方案、然後操作一次的journal article應該沒問題,但是要寫一本有自己的問題意識、全面的文獻探討,前後約四章左右的專書?這根本是緣木求魚。



當然,確實有少數人做到,有的成果也還很驚人。但問題是這樣的人多嗎?而且最重要的事情是,他們真的都是三年準時畢業嗎?還是他們是用額外的時間逼出論文品質來達成系所的要求?讓我講白一點:要求學生在一年之內寫出一本專書,那根本就是要學生作一個選擇:1.)要學生寫一本爛書交差、2.)要學生自願多留一年,以交換論文品質。

我之前有聽過有老師說,學生要「對得起自己」,那這本質上就是變相的剝削。學生來念研究所,如果沒有要念博士,那本質上碩士學位就是學校拿文憑去跟學生換他的研究成果加學費這麼一回事而已;那麼今天學校提供的這張學位在職場上值多少錢,就意味著學生應該要拿多少的學費跟研究成果去交換不是嗎?那在好久以前,那個碩士文憑相對值錢的年代,把碩士班學生就當成博士班學生來要求,那還勉強說得過去。可是問題是現在的碩士文憑遠不如當年,學校本來就不應該還要我們拿出跟以前同樣的東西去跟它換文憑了。

更重要的是,現在職場上對年紀的要求越來越嚴苛,現在的碩士班學生,如果還晚一年畢業,學生在職場上的競爭力將會丟掉更多。那麼這批不繼續念博士的碩士班學生是要怎麼活?日後進入職場一定會後悔,當初幹嘛要跑來念社會科學的研究所。

使用過時的標準來要求現代的學生,不僅會傷害到學生,更傷害到整個知識社群。

由於學生被要求要「寫一本書」,所以學生當然也就設計了「寫書的研究計畫」。結果因為學生的時間與大腦都不夠,因而沒有夠厚實的資料與理論基礎,又為了應付頁數,結果就寫出一篇又一篇大而無當的畢業論文。當學生的人,看到自己寫出這種東西也是很幹,可是他們其實也沒有路可以選,畢竟他們不可能為了這一個東西而放棄自己在職場上的競爭力。

這樣的成果,對學生、對整個學群,都是莫大的傷害。學生品質低劣的畢業論文,會讓學生低估寫專書需要的準備與實力,久而久之社群裡面的專書品質下降,社群也不會有典範革命的可能。而畢業論文的品質低劣,除了損傷學生當初對自己的期待以外,對知識學群來說,這樣的成果甚至連「資料」這一層級的知識都無法積累,因為這些論文的品質,往往差到連參考的價值都沒有。浪費了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唯一的成果就是砍了一堆樹、創造一些破壞環境的GDP。這樣子是何必呢?



為什麼要讓學生寫出100頁的文章,結果真正值得參考的內容不到20頁的東西?為什麼不要讓學生一開始就直接寫20頁就好?我們這樣等於是默許、甚至暗示學生去灌水。全天下還有比這樣還要糟糕的教育培訓體制嗎?這會從小就讓學生就自覺寫爛文章、灌水是很合理的習慣耶。如果不相信我的話,你就問問你自己,你自己寫的碩士論文、或是你指導出來的碩士論文,真的能夠啟迪、感動你的下一代,鼓動他們往前走嗎?


這個問題在對碩士論文要求,明顯高於其他學科的社會學又特別嚴重。要求本來是一件好事,但因為錯誤的制度,反而讓立意良善的動機變成摧殘社群生命力的共犯。

當台灣多數社會科學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都是垃圾的時候,那問題絕對不在個別學生的心態上,絕對是整個制度根本就有問題。畢竟當絕大多數學生入學時都充滿抱負與理想、其畢業論文卻都是這副德行的時候,要反省的人絕對包括課程設計、以及制訂訓練計畫的制度訂定者。



那該怎麼辦?

我認為,在這個絕大多數研究生都希望三年可以離開(其實是兩年半才是常態)的時局,我們就必須設計一套可以讓學生在三年之內可以拿到碩士、同時又可以產出一定研究品質、足以積累學群知識的制度。

而我建議,我們應要求一碩士班學生,跟隨指導老師問題意識、以投稿期刊論文為目標的小型article;將專書寫作的要求保留給博士班學生,並以此來作為博班學生的畢業門檻;同時要設計好直升博士班的配套方案,讓優秀的碩班學生可以從碩班直升博班,節省優秀學生的時間,並提早讓他知道甚麼才是真正的研究。碩班學生以撰寫期刊論文為目的的培訓目的,確實會侷限學生的能力,容易讓他們錯以為學術研究就是跟工匠一樣,只要按表操課就可以,所以才必須有直升博士的配套方案。只有這樣,才能貼近現實社會期待的務實要求,並兼顧資料積累、理論驗證,以及理論突破,也才能貼近學生當初進入研究所的原初動機。

(2006/10/19補充:這段並不是本文的重點,但由於屢遭誤解,只好補充說明。我並不是說文章一定要投稿、甚至一定要刊出才可以畢業,而是說以寫期刊的方式來寫畢業論文。寫作期刊論文跟寫專書的水準要求、寫作技巧跟策略,是差很多的,而我的重點[以及可能的弊病]是在這種地方,而不在出刊與否。)

我從各校的畢業論文中可以看出,某些系所已經往我指的方向調整,不過大體上仍是微調,非整體性的修正。無論各位接不接受我的策略,你都必須承認現在的時局已經不同以往了,而這個改變不能只再用個別指導教授與學生見機行事式的調整,而必須在制度上有根本的修正。這個話題必須盡早拿進各校的系所會議中討論。畢竟這已經嚴重危害到整個學群的發展,而且未來會越來越嚴重。

我這一個世代的人,大概還是可以靠著一定的專業認同來維繫我們的畢業論文品質,但是我強烈懷疑這樣的專業認同在下一個世代中還會存在。因為他們面臨的職場環境肯定比我們這一代還要惡劣,這會讓他們用更務實的角度去思考社會科學與管理學的差異。如果我們還用同樣的標準來要求我們的下一代,就必須承受入學人數以及學生素質將會快速降低的事實。

這個議題對新血輪遞補的衝擊很快就會顯現,不能等到我們這些blogger有資格進入系務會議才開始討論,必須「現在」就開始討論才行。


祝各位版友中秋佳節愉快。


補充:本文在HEMiDEMi引起的討論

2006年9月12日

我們根本沒有真正職棒


2006/09/12,

日前某中華職棒球團召開記者會,聲明因為近日進場人數減少,使球隊營收減少,因而無法進一步擴充其軟硬體設施。而該球團將盈餘減少的原因,歸咎於台灣沒有足夠的棒球人口,「餅」太小。

上述想法不僅是報章雜誌,同時也是網路討論中的主流思維。眾人誤以為職棒成立至今始終原地踏步,乃是由於先天棒球人口不足導致,因此「節儉」的作法才是符合本地特殊環境的策略;而某些球團之所以可以在近年來快速成功,是因為他們可以發揮「球團與母企業互利」的效果。

職業頭銜業餘聯盟


人們之所以持此一論點,實因多數人被「中華職業棒球聯盟」中的「職業」一詞所蒙蔽,而未想到中華職棒在制度層次上,只是個空有職業頭銜的「業餘」聯盟。上述「球團與母企業要互利」此一思維,便是業餘思維的代表。

以上面那句話來說,在台灣似乎成立,但在日本就不一定,在美國則完全沒道理。紐約洋基隊的老闆史坦布納原是造船業者,他買下洋基隊,對其造船生意有幫助嗎?完全沒有。西雅圖水手隊的母企業是任天堂公司,也沒有傳聞報導任天堂公司買球隊是為了增加在美曝光率。更不用說像是奧克蘭運動家、德州遊騎兵,這兩支球隊都只是一群有興趣、有錢的投資人一起集資買下的,
它們根本就沒有母企業。

平日習於「母企業與球團互利」的讀者可能會好奇,那麼球隊如何生存?棒球公司當然是直接從棒球產業中獲利:球團花錢建立球探部門、農場養成體系、醫療團隊,盡可能挑對球員、讓小球員成長得比人好,以減少球員的薪資支出;並想辦法讓比賽更有娛樂性,塑造在地認同,想辦法增加進場人數來增加收入。

若球團賠錢怎麼辦?這就像一般的營利公司,公司賠錢就請總經理下台,若仍持續虧本,那就把球隊賣掉,換新董事入主。畢竟職業球隊是一間營利公司,不像業餘球隊只是公司內的一個部門,旨在降低母企業稅賦或塑造企業形象而已。經提醒後,相信讀者會發現,今天台灣多數的職業棒球隊,多是用玩業餘球隊的方式來玩職業棒球。然而為什麼這個狀況可以持續存在?

公開平台制定體系


其根本原因在於,這幾個名義職業、實質業餘的職棒球團,它們從根本上壟斷台灣職業棒球遊戲規則,所以它們才可以魚目混珠,用職業層級的名義玩業餘層級的遊戲。

如果中華職棒有正常的「職業棒球」制度規範,例如勞方有自由球員制度,一二軍間有合理的薪資約定;資方有公開透明的球員買賣平台,以及「真正」的 waiver,台灣棒球運動員的薪資就會大幅提昇,而球員大舉上升的薪資,自然會逼使部分買不起明星球員的球團,去建立自己的球探部門,以及二軍養成體系。

自然而然,全聯盟的競賽水準會提高,娛樂性會更強,觀眾自然會進場,棒球人口也會增加。到時,我們才能說台灣有真正的職業棒球聯盟。

【2006/09/12 蘋果日報】(網站連結

(頁首圖片為制訂中職遊戲規則的意見領袖:洪瑞河總經理)



----
本文原發表於2006/09/05, PTT-Baseball。經改寫後投至蘋果日報論壇。

本文槁酬1/2將捐助PTT,以感謝ptt眾版友的鼓勵,以及ptt-baseball這六年來的滋養與慰藉。

2006年9月9日

郭泓志之後...





2006/09/09,


阮是十八薄命農村女,離開家鄉出外來求利,
想著歹命有時目屎滴,也是不得已。
離開阿母的身邊,阿母啊,你現時像阮心內悲。
《黃昏嶺》作詞:周添旺


郭泓志於美東時間2006/09/08晚上七點,台灣時間2006/09/09早上七點,在紐約皇后區的Shea Stadium展開他首度MLB先發,並立即展現全面宰制比賽的潛力。在這個苦盡甘來的時刻,iamwilly祝賀郭泓志,恭喜他終於展開那段早該開始的璀璨年代;感謝道奇球團,感謝他們給郭泓志那麼多次機會、那麼長的時間,讓郭泓志能夠逐漸恢復他原本的天資;順道也恭喜台灣那些對他殘暴至極的人們,還有持續壓榨他的機會。

郭過去十年來的境遇,值得所有喜愛棒球的台灣人關心。郭泓志值得關心的原因,不是因為他登上全世界最高層級的舞台,是台灣之光;而是因為他的悲慘歷史,是所有台灣棒球運動員的縮影,更是每個不幸生在台灣的天才運動員的真實寫照。郭泓志的投球技術,完全應歸功於美國職業球團的醫療與養育能力,而他的祖國台灣,不僅沒有出上半點力氣,反而是讓他受苦受難、磨損他難得資質的元兇。為了所謂的學校名聲、為了所謂的國家榮譽,我們毫不吝惜的葬送掉無數條天資優秀、前途無可限量的手臂。上天給台灣如此驚世的天資,我們台灣人不僅不懂珍惜,更隨意浪擲。我們台灣人,愧對那些為了滿足我們喜樂而受苦的小球員,也愧對上天給我們的,

我們除了為小選手們的青春與血汗而流淚、嘆息之外,也要想想,我們可以做甚麼事,讓未來的小朋友們,可以有自由自在的棒球娛樂,讓未來天資聰穎的小朋友們,可以有徹底發揮潛能,而不必再為了團隊、國家榮譽,甚或只是教練個人的名聲而遭受到如此驚人的折磨與虐待。


以下附上兩篇介紹郭泓志的文章,供不太看棒球的版友們參考:民明網的〈誰要郭泓志?你問我咧〉,以及PTT, edwin11017版友所寫的〈台灣的神之左手-我所知道的郭泓志〉。由於後文尚未被PTT系統收在web版精華區中,因此我暫且以全文轉錄,一週後Web版本出現
後,我會以連結方式連結該網頁,並將該文從blog刪除。這段時間尚請edwin11017版友見諒。


----------------------------------------------------------
----------------------------------------------------------

作者: edwin11017 (EDWIN) 看板: HCKuo
標題: [討論] 台灣的神之左手-我所知道的郭泓志
時間: Thu Sep 7 23:29:05 2006


慘烈悲壯的青棒史

關於郭泓志過去的經歷,在網路上有許多流傳,最近因為郭泓志即將在美國大聯盟先發初登板,所以有關於郭泓志的討論又熱鬧了起來,但是還是有人質疑郭泓志當年在國內留下的許多不名譽事蹟。

這些事到底是真是假,老實說不是當事人根本不知道,我將這幾年在網路上看到關於郭泓志的故事經歷做了一些整理,加上一些我自己的當年的記憶跟心得給大家參考,對郭泓志有興趣,但是不了解他的人可以參考一下。(部份內容網路上都找得到,真實性也許待考,但是在當年媒體一面倒的討伐聲中,這些內容無疑是提供我們找到真相的另一種參考。)

說到中華隊與松阪大輔的對抗史,一定有許多球迷會第一個想到九九年在韓國力抗日本的蔡仲南。不過早在阿甘之前,郭泓志就已經在九八年的亞青盃裡上演過這段戲碼了。

當時中華隊遇上由松阪大輔所領軍的甲子園明星隊,那時候的松阪大輔是高三學生,已經是日本成名已久,威名遠播的平成怪物,而郭泓志與松阪大輔對抗下的表現,面對日本甲子園明星隊打線(現在很多都在日職一軍),郭泓志主投7.1局,投出11K,自責分1分,高水準的表現完全不遜色於松阪大輔,雖然比賽最後中華隊以一分飲恨,但是郭泓志的高水準演出,甚至也有日本媒體認為他投得比松阪還要好。也就是這一場比賽,讓年僅高二的郭泓志一戰成名。

青棒時期的郭泓志是一個爭議性人物,雖然擁有傲視國內青棒的頂級天賦,可是身上卻總是纏繞在永無休止的負面新聞。最常聽到的說法就是郭泓志愛耍大牌,喜歡欺負學弟、抽煙、喝酒、打架,十足的小流氓。平常不愛練球,所以雖然球速很快,但是控球卻很爛,甚至會跟教練起衝突。

當時我在金龍旗看郭泓志的比賽,印象中賽事剛開始時,郭泓志的表現神勇無比,140km以上的速球連發,他的對手根本摸不到球,就像大人打小孩一樣,讓人不由得同情郭泓志的對手。當時我最愛看的就是郭泓志跟曹錦輝的比賽,每天都在注意他們兩人誰投的球比較快。

不過,郭泓志這一段命運悲慘的青棒史也就此展開,當時的教練,為了爭取好成績,毫不客氣的過度壓榨郭泓志的手臂,據說有曾在九天裡投了三十局的記錄,關於郭泓志在青棒如何被教練過度使用,在網路上有相當多的流傳。

當時郭泓志常常要連續好幾天出賽,曾在第二屆金龍旗的八強戰先發上場,投了一百八十幾球完投,之後又在四強戰上場主投,然後冠軍戰又再上場救援。驚人的頻繁出賽,辛苦的演出神奇逆轉秀而搶下當年冠軍。讓教練開開心心的拿到好成績、領獎盃、賺獎金,卻讓一旁關心他的球迷看得膽戰心驚、心疼不已。

第三屆金龍旗,郭泓志的表現大不如前,控球亂七八糟,是大家對他最深刻的記憶,對郭泓志控球不好的印象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產生,當年報章雜誌開始大肆報導郭泓志的負面新聞,最有名的就是郭泓志的教練跟台灣媒體抱怨,說郭泓志耍大牌,不肯上場投球,還有就是郭泓志很愛偷懶,練球不認真,常常把教練交待的練習量偷工減料等等,當時還發生教練上投手丘罵郭泓志,而郭泓志也是一臉不爽,在投手丘上狂踢土,甚至還發生甩棒事件,被裁判警告。

結果當時引起台灣媒體一陣狂轟猛批,所有對郭泓志不利的負面新聞一一見報,包括他會欺負學弟,抽煙、喝酒、打架,媒體把郭泓志形容得十足是個小混混,也把郭泓志投不好的原因歸咎於他不愛練球,甚至還有傳言說郭泓志在打放水球。事實的真相不得而知,但是在網路上卻流傳著另一種與媒體完全相反的說法。

據說當時在休息區裡有一段激烈的爭吵,南英教練指責郭泓志投的很差。郭泓志則說因為前幾天的比賽,才剛投了八局,手還很痛。教練就罵他,沒有鬥志,愛耍大牌,很難管教之類的,還提到什麼成績很重要、補助經費之類的。還說他們以前那個時代的王牌投手也都是一直投。之後休息室內持續的爭吵,然後傳出「啪」的一聲,據說是教練賞了郭泓志一巴掌。(台灣教練打選手好像不是新鮮事,陳金鋒也曾被教練打過巴掌,導致耳膜破裂重聽,聽說吳思佑在與美國球隊簽約前也曾被教練用藤條打斷他的左手臂)

因為被過度使用而手痛的郭泓志,在被指派上場前向教練表示因為手痛希望能休息幾天,不願上場投球。結果,教練就在媒體上放話,說郭泓志耍大牌不肯上場投球,導致國內媒體對郭泓志的一片躂伐,於是手痛不已的郭泓志,只好又拿起手套,上場投球。結果郭泓志的表現是當然相當不理想,球速越丟越慢,控球越來糟,高一就擁有145km豪腕的他,因為疲憊與傷勢,他那隻傲視群雄的黃金左臂也已經慢慢舉不起來,據說有時候球速連130km都丟不到。

如此荒腔走板的表現,自然更引來台灣偽善媒體更多的圍勦,媒體把郭泓志表現不佳的原因怪罪於他平時練習不認真。而郭泓志也從不曾在媒體上反駁什麼,只是繼續上投手丘投球,繼續的投出保送,繼續的被對手打爆。僅管手臂已經受傷,僅管投得不好,但是南英的教練還是讓郭泓志一直的投一直的投。

第四屆金龍旗應該是大家最有印象的時刻,因為當年也是曹錦輝發光發熱的一年,國內青棒兩大左右巨投相互輝映。但是在媒體一致的褒揚曹錦輝的資質、球技與人品下,對郭泓志的負面批評卻也一直沒停止過。

這一年的郭泓志又是連續好幾天出賽,十六強戰完投14X球,八強戰上場救援四局,四強戰再上場主投被打爆,隔天季軍戰卻馬上又上場中繼救援了七局。因為大家都知道郭泓志的控球不好,所以他的投球數會比一般正常情況下的投球數要多很多,加上過多的投球局數,郭泓志的黃金左臂所累積的投球量十分嚇人。就在教練為求獎金、經費補助的目標,與台灣腦殘媒體的推波助瀾下,郭泓志的手臂在青棒時期悲慘又驚人的過度使用量,讓少數還關心他的球迷為之動容、不忍,也在他的身上留下了一生難以磨滅的嚴重傷害。


錯綜複雜的簽約風波與吸血經紀人

郭泓志的出國事件在國內喧騰一時,當時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就是經紀人張高達竟然在中華青棒隊集訓的宿舍當場把郭泓志強行帶走。雖然有不少人覺得把郭泓志帶走是好事,免得以後沒有出國的機會。不過,事後看曹錦輝的例子,當時郭泓志急著跟道奇簽約未必是明智之舉。

當年簽約風波錯綜複雜,據說是郭泓志的父親先收了統一獅的營養金,但是後來郭父又跟張高達簽了經紀約(郭父的說法是因為郭泓志堅持要出國他才簽的),之後統一要求郭泓志履行合約加入統一獅,於是郭父又希望郭泓志留下來加入中華職棒,然後張高達又跑去找郭泓志的母親簽約,之後又牽扯出一堆郭泓志家庭風暴。

不過最重要的是,經紀人張高達與郭泓志簽下的合約十分不合理,根據合約內容,郭泓志與道奇隊簽約,張高達可抽佣20%,若升上大聯盟則抽年薪的8%-10%,之後有什麼廣告代言合約一律都抽20%,遠遠超過當時的經紀人抽成行情,而且一簽就是十三年的超級長約,等於把郭泓志三分之二的球員生涯都賣給張高達了,跟賣身契沒什麼兩樣。

而且張高達還以相當低廉的價格把郭泓志賤賣給道奇隊,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郭泓志一百二十萬美金左右的簽約金似乎不少,但是事實上,包括美國的經紀公司與教練都認為,郭泓志應該有兩百五十萬美金的身價,所以當時張高達用一百二十萬美金把郭泓志賤賣給道奇隊,美國方面的其他球團跟經紀公司都覺得是道奇隊賺到了。(張高達跟郭泓志的經紀約後來好像處理掉了,不過詳細情況我不太清楚)

因為郭泓志兵役問題沒有解決,所以他也無法回台灣來,當時國內媒體跟棒協用「兵役」這個藉口狠狠修理郭泓志,用「逃兵」這個難堪字眼形容郭泓志,當時還有郭泓志要是回國,棒協就要通知軍方去機場抓人之類的傳言。「逃兵」這兩個字現在看來真是可笑,以這個標準來看,現在出國旅外的年輕選手們不是好幾個逃兵嗎?也是因為這個「逃兵」說法,所以後來郭泓志就再也沒有回來台灣這個故鄉過,直到幾年後郭泓志的父親過世,他才偷偷摸摸的回國來奔喪。(即
使他2002年首度代表中華隊打亞運,也因為簽證與兵役問題,無法踏上台灣的土地上)

簽約風波中,郭泓志被棒協宣佈「永不錄用」(網路上流傳是中華隊永不錄用,也有人說是中華青棒隊永不錄用,我印象中棒協當初是說”中華青棒隊”永不錄用,不過很多網友堅持棒協是說中華隊永不錄用,所以變得有點羅生門),郭泓志在媒體的一片批評聲中,偷偷摸摸的前往美國挑戰大聯盟夢,他也成了唯一不是帶著國人祝福而出國挑戰夢想的選手。


「小聯盟的傳說」與傷痛奮鬥史

無論如何,郭泓志總算是逃脫了那個對他不太友善的故鄉-台灣,而來到他追逐夢想的戰場-美國。郭泓志的小聯盟初登板,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大驚奇,他的1A初登板,據說至今仍然是「小聯盟的傳說」,為人所傳誦。那場比賽郭泓志先發主投三局,一共三振了七名打者,兩個斷棒滾地球出局,並且投出嚇死人的98mile速球(同一時期的王建民、跟曹錦輝好像都還沒投過這麼快的球),驚人的表現,瘋狂的屠殺1A打者。

據說當時郭泓志的隊友,游擊手Joe Thurston,看完郭泓志的投球說:「我在另一隊的朋友打了一個界外球,竟然是全場最結實的一球。所以不是他們打不出安打,而是根本打不到球!」 在場邊觀戰的球探甚至認為,郭泓志在該場比賽的表現已足以立刻登上大聯盟。而當年他只有十八歲!更神奇的是,聽說郭泓志投出98mile的那顆球以前,他的手肘韌帶就已經斷裂了。(韌帶都斷了還能投到98mile,真神人也)

遺憾的是,這場比賽結束後,郭泓志就因為手肘韌帶斷裂,從此開始他漫長又痛苦的開刀復健之路。郭泓志的韌帶斷裂顯然是因為國內比賽時過度的使用所致,但是令人生氣的是,台灣的媒體與教練卻認為郭泓志是因為自己愛亂飆球速才會把韌帶投到斷掉,跟他在台灣的頻繁出賽無關。這種推卸責任又厚顏無恥的說法,真是人神共憤啊。

動過第一次T.J手術之後,郭泓志在小聯盟未來的五年裡,始終揮不去手肘傷痛的惡夢,2002年郭泓志又開了一次結締組織清除的小手術,手術完後沒多久,正好遇上2002年亞運。當時郭泓志剛開完刀,復健都還沒做完,結果當初放話說「永不錄用」的中華棒協竟然以「兵役」問題為由,向道奇提出徵召,企圖以「兵役」之名要脅郭泓志回來加入中華隊打亞運。

對於被棒協封殺,可能因為兵役問題,而永遠不能踏上故鄉台灣土地一步的郭泓志來說,這個徵召不論是對他或是道奇隊而言,照理來說都是一大利多,因為郭泓志的確很需要藉由參加亞運比賽,來幫他的「逃兵」身份解套。但是問題是郭泓志才剛動完手術,雖然復健狀況良好,畢竟還是沒有完全復原。

郭泓志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參加亞運,我想任何一個有正常思考能力的人都會知道,以郭泓志當時的狀況根本不宜參加。原因很簡單,因為道奇球團已經明白向中華棒協表示,郭泓志尚未完全復原,還一再向棒協確認真的要徵招郭泓志?在腦殘棒協以「兵役」問題威脅下,道奇隊還是同意放人,不過也定下郭泓志不能投超過四十五球的規定。

一個復健中的投手,都說不能投超過四十五球了,再腦殘的人也應該知道郭泓志的狀況真的不好,實在是不適合出賽,沒想到棒協的腦殘程度遠遠超出我的想像,竟然還是硬要徵招郭泓志。更可笑的是,中華隊的總教練在親眼觀察過郭泓志的狀況後就應該知道他的狀況是不適合出賽的,結果還在比賽最關鍵的時刻把郭泓志派上場投球,總教練的腦殘程度,肯定比棒協有過之而無不及。

無可避免的,尚未復健完的郭泓志在亞運的表現是讓人失望的,投不出球速(最快144km),控球也不理想,在接連的投出四壞球保送後,最後輸掉了那場比賽,之後郭泓志成了頭號戰犯,在網路上被眾鄉民罵到體無完膚,比賽完後,他一臉難過的在媒體上說:「其實手臂尚未復元,投球還會痛,硬著頭皮上場,把大家打下的江山搞砸了,本以為可以撐下去,只可惜事與願違,我對不起隊友,也愧對國人。」當時我心裡想,愧對國人的是郭泓志嗎?真正愧對國人的應該是腦殘到無藥可救的中華棒協跟總教練吧。

可惡的是,棒協用「兵役」問題,把郭泓志徵召回來,說明會幫郭泓志解決兵役問題。結果事後又改口說郭泓志雖然已經符合補充役身份,但是因為當年郭泓志是以役男身份出國,已違反法令,要郭泓志先去解決法令問題,才能讓他適用補充役。最後棒協跟體委會又以要求郭泓志參加經典賽為代價,承諾幫他處理兵役問題,讓他能在年底回國服補充役,才讓郭泓志的兵役問題真正獲得解決。

亞運結束後,郭泓志悲慘的命運並未就此結束,回到美國後竟然傳出郭泓志必須再開一次刀,動第二次的T.J手術,這也是他赴美後的第三次手術,老天給他的苦難磨鍊未免也太艱苦了點,2003年郭泓志整季報廢未出賽,直到2004年季中才又再回到球場上。(有人說,郭泓志第三次開刀是因為棒協強迫徵召他回來打亞運,又硬把他派上場,才會害他手傷加重,必須再開一次刀。我是不覺得郭泓志第三次開刀一定跟亞運比賽有關,但是那次亞運不應該徵召郭泓志回來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綜觀郭泓志在小聯盟這幾年,出賽場次實在少得可憐,大部份的小聯盟生涯都是在養傷、復健中渡過。因為沒投出過成績,自然不受國人重視,加上亞運投不好,還有過去在國內的風風雨雨,我週遭的人對郭泓志印象都不是很好,尤其是亞運結束後,常聽到很多人罵他是廢物、垃圾。

我總是對他們說,你們口中的廢物、垃圾,這五年來,道奇隊卻一直緊緊的抓在手中,不曾放棄。道奇球團不是白癡,如果郭泓志真的是廢物、是垃圾,道奇隊不會白白的浪費這麼多年的時間等他,2002年時更不可能讓一個在小聯盟沒投出過成績的投手,名列四十人名單。郭泓志不是廢物、垃圾,他是在台灣蒙塵落難的璀燦寶石,總有一天會在美國人的細心呵護下,在大聯盟綻放耀眼的光芒。(在台灣,有那個球隊會願意等一個沒有投出成績的投手五年?)


走過黑暗,黎明將至

可喜可賀的是,郭泓志終於在2005年完成他生涯的第一個完整球季,依然神奇的是,他竟然能在短短的一年之內,從高階1A出發,屠殺完一堆可憐的1A小朋友後,快速升上2A,在2A繼續用他高得嚇人的三振能力瘋狂屠殺,然後迅速登上夢想中的大聯盟殿堂。如果不把過去養傷復健的那幾年算進去,郭泓志幾乎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站上大聯盟,把過去他在小聯盟浪費掉的時間給補了回來。

今年球季結束後,郭泓志年底應該就會回到台灣服補充兵役,將可以徹底解決他的兵役問題,也可以正式擺脫這跟隨他六年之久的「逃兵」身份,以後他就可以跟其他的旅外球員一樣,在球季結束後回到故鄉台灣休息,跟家人一起生活,不用再像個通緝犯一樣終年窩在國外回不來,恭喜他,也祝福他能在未來的職棒生涯有好的表現,而且永遠保持健康。



作者: edwin11017 (EDWIN) 看板: HCKuo
標題: Re: [討論] 台灣的神之左手-我所知道的郭泓志
時間: Sat Sep 9 09:44:23 2006

首先,先恭喜郭泓志拿下第一場先發勝利,這一勝讓不少支持他的球迷等了很久啊。

至於之前打完這篇文章後,陸續有不少網友提出指正的部分,有網友說可能有一些內容有點爭議,有待商確。我想,部份內容確實有討論的空間,如果有網友覺得那些部份比較有爭議,也歡迎提出來讓大家參考,討論討論。

不過,裡面幾段內容,像青棒被操的過程、經紀人、兵役問題、小聯盟的開刀復健等部份,跟一些網友交換意見後,應該是比較沒什麼爭議的地方,這些內容網路上都還可以找得到,想知道詳細內容的朋友,事實上郭版就有很多,爬爬文應該就可以找到。

關於demintree大提到亞運徵召那一段的爭議,我想,當時我因為看到郭泓志在網路上被罵到臭頭,心裡很生氣,所以看到一些質疑棒協方面的討論(當時網路上這種討論不少),自然會把兩者間做一些負面連結,所以或許真的會有些偏差(我承認我當時真的很不爽棒協的一些做法,到現在也是),雖然我文章前段就有說明僅是提供給大家參考,但是為了避免如demintree大說的,會對其他人造成誤解 所以我想還是在這裡說明一下。

另外比較有爭議的部份,是之後有不少熱心的網友提供我不少意見,主要是在說以前郭泓志高中時期確實是一個比較桀傲不馴,難以管教的學生,也的確做過一些不好的事。我想,我的文章中也沒有否定過郭泓志以前不好的過去,這部份也不需要去否定它。

不過就像magichour大所說的一樣,郭泓志也許十八歲前是做過一些年少輕狂的事(媒體以前報的那些事當然不能說沒發生過,像踢土、甩棒的那些事就都是真的),但畢竟事情都過去了,相信大部份的人在回想自己過去十八歲以前的想法、做過的事,應該也跟我一樣只會覺得自己當時的想法很好笑,很幼稚、不成熟。

用正面一點的態度來看,現在的郭泓志已經長大了,他現在比以前更成熟、穩重,不再是以前那個年輕氣盛的孩子了,不需要一直把對他的回憶停留在以前的印像,總是有些人一提到郭泓志,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小子以前好像很囂張、很臭屁之類的,我覺得一直用這樣角度看現在的郭泓志,而忽視他之後那幾年的努力奮鬥的過程是很不公平的。

何況他在小聯盟奮鬥所展出來的努力、勇氣、毅力是不容抹滅的,希望大家以後提到郭泓志,就會想到他這幾年努力奮鬥的過程,就算他以前真的有過那段年少輕狂,那也是過去的他了,而那些過去也不足以抹滅他之後這幾年努力奮鬥所帶來的正面意義。

至於有很多人來信說想轉載這篇文章,我本來是覺得無所謂啦,但是後來不少網友的來信指正跟建議,讓我覺得為了避免如demintree大所說的,在一些有爭議的地方對別人造成誤導,所以如果真的有轉載的必要,希望除了註明出處,也在文章後附上這篇說明。謝謝!

2006年9月8日

RSS Reader Recommendation


2006/09/08,

Iamwilly在五個月前,在建議各位版友不要再使用IE,叫大家改用firefox或是Opera時,當時就已經提到過RSS這個功能(請看前文)。但當時限於主題,我只有點到為止,沒有多做介紹;再者當時我也認為這是一個很普及的技術了,也不需要浪費時間提起。

但我回國後,觀察暑假這段時間的blog流量,我發現這段流量遠超出我的預期,而這暗示著本blog的版友多數未使用RSS這項技術,否則不應該有這樣的流量。因此這讓我不得不懷疑,多數版友並不知道RSS、就算知道也不知如何使用。而經我「非隨機」地詢問後,發現此一猜測果然屬實。於是willy決定花一點時間簡介一下RSS,希望多讓一些人知道這個東西,也節省我逐一說明的力氣。


RSS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網誌新聞格式)是甚麼?這種技術指的是網站跟瀏覽器之間會主動互通,不用使用者自己手動去連。

舉實際的例子來說,就是我們這些blog會更新,但是我們更新的時間常常是不定時的,那麼想要知道blog有沒有更新的讀者,就要常常連上網站,看看有沒有新文章。那如果你手上只有兩三個那就還好,那要是像我一樣,手上有上百個blog要看,那不是每天都把時間花在開網頁上了?那rss這個技術呢,它就是讓你不用一個一個連上去,而是blog若有新的文章,網站自己會主動告訴你,然後你在連上去就可以了。這個技術現在所有的blog廠商都有提供了,而且多數的報紙網站也都有提供。

好,現在大家都知道RSS是甚麼了。那我現在要推薦兩種類型的RSS軟體,方便大家使用。

一、單機版


第一種是單機版的RSS軟體。單機版指的是,你在電腦裡面安裝一個類似PCman或是KKman的瀏覽器,然後專門用那個瀏覽器來看blog。那我個人推薦的「RSS瀏覽器」(rss reader),有Sharp Reader還有Great News

其實若以使用介面來說,我個人比較喜歡Sharp Reader,有個知名blog也是這樣認為。可是要使用Sharp Reader必須要有微軟的.NET Passport,然而我討厭微軟,所以也就沒有使用SharpReader,但是若是你剛好有.NET Passport,也不討厭微軟,而且慣用的瀏覽器仍然是IE的話,或許可以考慮這個。其實Sharp reader是真的不錯,做得跟outlook很像,使用上還蠻直覺的,是相當不錯的軟體,只可惜他被微軟買去了...。

那至於Great News,這玩意兒已經有繁中版本(雖然說我覺得它的中文化怪怪的)。Great news的好處在於,它跟IE的「我的最愛」連在一起,所以你可以直接用這個瀏覽器,直接使用IE中儲存的我的最愛:意即你可以直接使用我的最愛,去連結你要的網站,也可以把新找到的網站直接裝進我的最愛裡。

其實唷,RSS Reader其實就是一個陽春版本的網頁瀏覽器;一般瀏覽器做的事情,rss reader全部都可以做;而RSS reader可以做的事,現在有許多瀏覽器也都可以做了(例如firefox以及opera)。至於如何使用一般瀏覽器來當成RSS Reader,就請再次參考這篇舊文吧……

二、網路版


常使用「我的最愛」(其實應該稱為「書籤」啦,不過這邊暫且沿用這個翻譯)、又經常使用不同電腦的版友,常遇到一個問題:你在A電腦的我的最愛,不能隨心所欲的出現在B電腦上,而需要靠使用者自己備份來備份去,很麻煩。所以像我們這種人,就會很想要有一個在網路上,隨時都保持更新,不用我們到處備份的「網路版我的最愛」。而事實上,現在很多網站在做這個,而且也衍生出許多功能了,例如del.icio.us、或是HEMiDEMi就是這樣的產物。

同樣的,如果你使用單機版的RSS瀏覽器,而偏偏你有兩台電腦,那你也遲早會遇到上述問題。然而,同樣的,如果你在網路上有一個「網路版RSS瀏覽器」,這樣你就可以在網路上直接新增、刪除各個blog,做到在兩台電腦之間同步的效果,而沒有各電腦間的lag問題。

在這裡我仍只推薦兩個網路版RSS閱讀器:Google Reader以及Bloglines

Google Reader,這東西真的是滿滿的google風格:它就是只給你看blog跟看新聞而已;它只做這件事情,完全沒有任何其它的累綴裝飾,而且它的使用方式非常直覺,就跟google的首頁搜尋介面一樣,任何人一看就知道要怎麼使用。我自己看了都好喜歡。不過Google reader的門檻在於,他限制只有Gmail帳號的人才可以申請。因此想使用Google reader卻沒有Gmail的版友,請留言或是寄信跟我索取,我手邊有將近兩百個gmail帳號發不出去,所以請不用客氣(我的email在profile裡面可以查到)。

Bloglines則跟google相反,它的功能較多(例如有網路版我的最愛、搜尋其他網友的我的最愛…etc),當然其中有一個功能就是可以當成RSS瀏覽器。Blogline的註冊方式非常方便,版友們進去看看即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套網路版RSS瀏覽器,它們的中文化都做得不錯,尤其是Google的。這點單機版的不知怎麼回事,都做得不是很成功。我猜有可能是因為RSS閱讀器的使用者尚屬小眾,所以才會這樣吧?

(2006/11/01補充:聽說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iamwilly's report
吳偉立的部落格

星期五, 九月 08, 2006
RSS Reader Recommendation


2006/09/08,

Iamwilly在五個月前,在建議各位版友不要再使用IE,叫大家改用firefox或是Opera時,當時就已經提到過RSS這個功能(請看前文)。但當時限於主題,我只有點到為止,沒有多做介紹;再者當時我也認為這是一個很普及的技術了,也不需要浪費時間提起。

但我回國後,觀察暑假這段時間的blog流量,我發現這段流量遠超出我的預期,而這暗示著本blog的版友多數未使用RSS這項技術,否則不應該有這樣的流量。因此這讓我不得不懷疑,多數版友並不知道RSS、就算知道也不知如何使用。而經我「非隨機」地詢問後,發現此一猜測果然屬實。於是willy決定花一點時間簡介一下RSS,希望多讓一些人知道這個東西,也節省我逐一說明的力氣。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網誌新聞格式)是甚麼?這種技術指的是網站跟瀏覽器之間會主動互通,不用使用者自己手動去連。

舉實際的例子來說,就是我們這些blog會更新,但是我們更新的時間常常是不定時的,那麼想要知道blog有沒有更新的讀者,就要常常連上網站,看看有沒有新文章。那如果你手上只有兩三個那就還好,那要是像我一樣,手上有上百個blog要看,那不是每天都把時間花在開網頁上了?那rss這個技術呢,它就是讓你不用一個一個連上去,而是blog若有新的文章,網站自己會主動告訴你,然後你在連上去就可以了。這個技術現在所有的blog廠商都有提供了,而且多數的報紙網站也都有提供。

好,現在大家都知道RSS是甚麼了。那我現在要推薦兩種類型的RSS軟體,方便大家使用。



一、單機版

第一種是單機版的RSS軟體。單機版指的是,你在電腦裡面安裝一個類似PCman或是KKman的瀏覽器,然後專門用那個瀏覽器來看blog。那我個人推薦的「RSS瀏覽器」(rss reader),有Sharp Reader還有Great News。

其實若以使用介面來說,我個人比較喜歡Sharp Reader,有個知名blog也是這樣認為。可是要使用Sharp Reader必須要有微軟的.NET Passport,然而我討厭微軟,所以也就沒有使用SharpReader,但是若是你剛好有.NET Passport,也不討厭微軟,而且慣用的瀏覽器仍然是IE的話,或許可以考慮這個。其實Sharp reader是真的不錯,做得跟outlook很像,使用上還蠻直覺的,是相當不錯的軟體,只可惜他被微軟買去了...。

那至於Great News,這玩意兒已經有繁中版本(雖然說我覺得它的中文化怪怪的)。Great news的好處在於,它跟IE的「我的最愛」連在一起,所以你可以直接用這個瀏覽器,直接使用IE中儲存的我的最愛:意即你可以直接使用我的最愛,去連結你要的網站,也可以把新找到的網站直接裝進我的最愛裡。

其實唷,RSS Reader其實就是一個陽春版本的網頁瀏覽器;一般瀏覽器做的事情,rss reader全部都可以做;而RSS reader可以做的事,現在有許多瀏覽器也都可以做了(例如firefox以及opera)。至於如何使用一般瀏覽器來當成RSS Reader,就請再次參考這篇舊文吧……


二、網路版

常使用「我的最愛」(其實應該稱為「書籤」啦,不過這邊暫且沿用這個翻譯)、又經常使用不同電腦的版友,常遇到一個問題:你在A電腦的我的最愛,不能隨心所欲的出現在B電腦上,而需要靠使用者自己備份來備份去,很麻煩。所以像我們這種人,就會很想要有一個在網路上,隨時都保持更新,不用我們到處備份的「網路版我的最愛」。而事實上,現在很多網站在做這個,而且也衍生出許多功能了,例如del.icio.us、或是HEMiDEMi就是這樣的產物。

同樣的,如果你使用單機版的RSS瀏覽器,而偏偏你有兩台電腦,那你也遲早會遇到上述問題。然而,同樣的,如果你在網路上有一個「網路版RSS瀏覽器」,這樣你就可以在網路上直接新增、刪除各個blog,做到在兩台電腦之間同步的效果,而沒有各電腦間的lag問題。

在這裡我仍只推薦兩個網路版RSS閱讀器:Google Reader以及Bloglines。

Google Reader,這東西真的是滿滿的google風格:它就是只給你看blog跟看新聞而已;它只做這件事情,完全沒有任何其它的累綴裝飾,而且它的使用方式非常直覺,就跟google的首頁搜尋介面一樣,任何人一看就知道要怎麼使用。我自己看了都好喜歡。不過Google reader的門檻在於,他限制只有Gmail帳號的人才可以申請。因此想使用Google reader卻沒有Gmail的版友,請留言或是寄信跟我索取,我手邊有將近兩百個gmail帳號發不出去,所以請不用客氣(我的email在profile裡面可以查到)。

Bloglines則跟google相反,它的功能較多(例如有網路版我的最愛、搜尋其他網友的我的最愛…etc),當然其中有一個功能就是可以當成RSS瀏覽器。Blogline的註冊方式非常方便,版友們進去看看即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套網路版RSS瀏覽器,它們的中文化都做得不錯,尤其是Google的。這點單機版的不知怎麼回事,都做得不是很成功。我猜有可能是因為RSS閱讀器的使用者尚屬小眾,所以才會這樣吧?

(2006/11/01, hypnotist補充說bloglines的中文化做得很差,而我剛剛仔細試用一下,也確實不是很懂那些中文字的意思是什麼...Orz 目前尚在尋找其他reader中,在找到之前還是先暫時推薦Bloglines)

總而言之,請大家不要再傻傻的一個一個blog慢慢連,試試看這種新工具吧(其實也已經很過時了),這會節省各位非常多時間的。



延伸閱讀:
何謂共享書籤
如何新增書籤



(頁首圖片為鹿港媽祖廟前的蚵仔煎)

2006年9月3日

美國紀行之八:母親與我



2006/09/03,

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我決定不再繼續整理美國之行的心得,因此美國紀行系列文章必須提前結束,而這篇文章就是本系列的最後一篇。我必須聲明,我的老闆絕對沒有要求要我趕快去找他報到,完全是我自己的決定,請大家不要誤解水果熊阿。


這一篇文章,不像前面那麼硬梆梆,而想要談的是我跟我媽媽的關係。

這趟40天的旅程,我跟我媽絕大多時間都是黏在一起的。我們兩個這輩子,從來沒有那麼長時間的相處在一起,以往都是她工作、我唸書,我們經常好幾天都見不到一次面,有事情也是用紙條聯絡。這趟旅程是我第一次長時間看到媽媽。我不知道我媽覺得怎樣啦,不過我自己是快瘋掉了。偶爾有機會可以擺脫老媽一個人活動,就是我難得的假期,可以讓我高興好久好久。為什麼我會有這種「不肖」的心態?我自己也不清楚,但我試著把我跟我媽的關係講一次,試著用這個關係,當成是這系列文章的「幕後告白」吧XD。

不知道是從小的特殊養成方式的關係還是有甚麼其他因素,從小我就習慣在沒有親人的環境下活動(我相信這是單親家庭的小孩很常見的現象,不過我還蠻喜歡這樣的狀況);在我家人的記憶裡面中,我絕對沒有黏著家人不放、或是家人要出去然候我不能跟所以大哭大鬧的事情發生;因此自然而然,我跟我媽當然沒有甚麼親密的友誼或是良好的默契。我小時候一直以為,這就是小孩跟大人互動的常態,我只是跟大家一樣而已,直到我上幼稚園才發現,我跟我媽的互動方式,似乎真的跟別人不太一樣。不過以我今天的想法來說,我主觀上並不覺得這有甚麼不好,而且就客觀上來說,我認為這點應該是多數人都有的經驗(當然程度不一),因此應該不是我們母子不親的原因。

其次,在這次旅程中,我們偶有意見不合之處,只因我們喜歡的東西不同,感興趣的東西也不一樣。以曼哈頓的中央公園(位置在這裡)來說好了,我媽媽去到中央公園,她就一定要從頭到尾轉一圈,只有用自己的腳踏遍一條路、看過每一顆樹,她才覺得她來過。但是我到中央公園,大致知道裡頭的內容後,就會找地方坐下來看人,以方便我拍照或作筆記。我這樣的作法被我媽說成是懶惰蟲,而我則嫌那走馬看花、看起來都有走過可是其實也只是經過而已。不過這個的問題也不是太大,畢竟她去曼哈頓是要去放鬆、度假的,本來就不同於我去的目的,而且這個其實也沒甚麼,忍一忍就過去了,所以也不是真正造成我跟我媽不合的問題。我想真正麻煩的應該是下一點。


不知道是因為閱讀取向的關係,還是我天生就真的比較看不慣不公平的事情,也或許只是因為我年紀輕不知天高地厚…,因為各種我也釐不清的理由,我在知識與生活上選擇了左翼,尤其是較為激烈的衝突論立場;而此一觀點的基本特徵就是:除了追問為何如此以外,還會追問為何不是我們希望的那樣?我們不會把現狀視為理所當然或是牢不可破的東西,而將之視為可以改造的東西。只可惜我媽完全不認同我的觀點。

雖然我媽是生產線上的工人出身,但可能因為在社會上打滾太久、吃過太多現實世界的苦頭吧,她對世界的認知與我全然相反。她說過:「我在社會上打滾30年了,看過的人百百種,我知道要生存唯一的原則就是要圓滑,只有圓滑、有彈性一點才能生存。很多人老覺得社會樣樣都不好,不能接受社會,結果這樣的人就沒有辦法跟人相處、吃不了苦,所以找不到工作,到頭來活了一把年紀卻甚麼都沒有。」她非常不滿我的許多想法,她最常罵我很「僵硬」,說我在很多看法上都很固執,沒得商量。例如先前我在blog中就曾經提到我跟我媽一起看電視而引起的爭執。

她知道社會的常態是邪惡的,而她腦中想的是如何改變自己來適應這個社會,讓自己在邪惡的環境中生存下來,而不是想辦法改變這個邪惡的環境,這反映在她的處事原則上:圓滑、彈性的人生觀。

當我看到一個很不合理的事情,我就會說那東西根本就不合理、應該要想辦法改掉,然後我媽就「告誡」我,說我這樣太衝了,這樣會得罪很多人,這樣會不利於我,因此她要求我往好的那面看,以此消弭我心中的暴戾之氣。她常說她之所以可以活得那麼快樂,就是因為她凡事都會往好的那方面看,知足常樂,與人為善。她「開釋」我,如果要是在外面受了委屈導致心情不順,那回家之後就念念心經念念佛號,就可以靜心了。

唉,每次聽到這句話,我就覺得她這根本就是在吸毒來麻醉自己嘛。只可惜她應該沒讀過〈黑格爾法哲學批判〉...


半年前,我只想到到我跟我媽的不合,可能只是學術場域與生活現實的衝突(同前一連結),等我離開象牙塔就會改善;但在我這次長時間跟我老媽相處之後,我認為我跟我媽的衝突,並非簡單的情緒或意見不合,抑或是我先前說的那種理由,而是我們兩人根本上有截然不同的人生觀,而且這兩種人生觀還是截然對立而沒有辦法妥協。

我知道我現在才25歲、也沒有謀生能力,這麼早就聲稱我有「人生觀」確實是有些言之過早,但起碼我現在的感覺就是如此:我媽媽關心的是如何融入這個世界,想辦法在骯髒的人間活下去;但我關心的是如何改變這個骯髒的世界,根本就沒想過如何融進世界。

如果她不是我媽,我想我有把握可以說服她。但偏偏她是我媽,只要我跟她意見有甚麼不合,她就會拿出他長輩的身份開始「開釋」我;在我不願意妥協的前提下,我如何跟這位長輩互動呢?





我也會想,我老媽也曾經年輕過阿,國民黨的教育再怎麼好,我就不信她沒想過要抵抗,畢竟她年輕時可是民歌西餐廳的歌手耶,儘管她不是楊祖珺、羅大佑,但起碼也知道、聽過這群人在搞甚麼事情吧?為什麼在她現在身上完全看不見呢?

會不會我的老媽年輕時,也曾經在被窩裡面偷讀黨外雜誌?也曾經在生產線上代表女工們跟資方爭取權益,只是她沒有讓我知道?那如果是這樣,那她為什麼不讓我知道呢?

是否只是因為我是她兒子,只希望我不要出問題、平平安安長大就好,所以將反抗藏於心底而不露於外?抑或是為了獨力養活我這個小子,他不得不放下她年輕時曾經許下的理想,放下她所有的身段,甚至付出自己的人生,只為了讓我可以衣食無缺的長大?

舞動人生】(Billy Eliot)劇中,身居工會幹部的爸爸,為了栽培小兒子的難得天賦,只好在眾目睽睽之下進廠工作,成為背叛工會的一份子,劇中背叛工會的爸爸跟力挺工會的大兒子兩人在工廠門口的拉扯線上相擁而泣,哀悼他們的理想抵不過現實的折磨。【在黑暗中漫舞】(Dancer In The Dark)劇中,為人個性極好、打拼到不行的媽媽,在房東、眼疾,甚至法律的聯手夾攻下,願意犧牲自己的性命,只為了讓小孩有機會可以治病。

我看黑暗中漫舞時,我眼淚掉得死去活來,因為女主角根本就是我母親的翻版,而我也知道如果媽媽遇到跟女主角一樣的問題,她也會作一模一樣的決定。


我有這樣的媽媽,還有甚麼好抱怨的呢?可是難道面對媽媽時,我就只能扮演「永遠長不大的兒子」的角色,而不能使用我一般生活的角色嗎?

我想這個問題,要用一輩子來回答吧?希望媽媽可以給我足夠的時間來想這個問題阿。





美國紀行系列文章終於結束,本blog也將回到一個月一篇文章的頻率;而willy的下一篇報告,主題將回到willy最愛的棒球。很感謝各位版友的愛護,也請舊雨新知們繼續給willy質疑與鼓勵、批評與指教,給willy繼續寫下去的動力。

謝謝大家。

2006年9月2日

美國紀行之七:殖民與現代化?—(3)


2006/09/02,

甚麼是「美」?甚麼樣的東西,我們覺得是美麗的東西?以前我從不覺得這是重要的問題,但最近我才發現這茲事體大。


出發前一個禮拜,滿腦子都在掛念出國可能遇到的情境,心裡十分不安;而我無意中搜尋到酪梨壽司的「歸國學人」。我從酪梨壽司此文得到的訊息是:台灣人太會打扮了,而美國人都不太打扮。這個訊息真是讓我大大放鬆了一下,想說紐約人也是跟我一樣糟糕嘛,看來我不需太過憂慮。

結果呢,我一下飛機,卻發現紐約人不像酪梨壽司講得那樣阿,尤其是在曼哈頓島上面更是如此。他們穿衣服還是很周到,還是有所裝扮,跟我這種窮酸打扮還是有很大落差阿。雖然儘管每個人都穿夾腳拖趴趴走(他們真的很愛穿夾腳拖喔),但是那個夾腳拖也都是有品牌的耶;儘管每個人都挺著小腹穿露肚裝(除了soho區少數有練瑜珈的草食動物以外),但那個肚子仍是整體造型的一部分阿。

因此在紐約時,我認為酪梨壽司的說法言過其實。


30天之後,我離開紐約,展開日本七日遊。我一進入機場捷運,馬上就意會到我過去30天的想法真是大錯特錯,因為這時我才驚覺到,我沒有拿台灣上班族跟美國上班族比、沒有拿美國窮學生跟台灣窮學生比,而是拿美國上班族跟台灣窮學生比。難怪我會有「美國人很會打扮」的觀感。

我之所以會犯下這種嚴重錯誤,是因為其實美國的上班族跟學生,在穿著上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Wall street的人除外),所以美國的上班族跟學生的身份屬性,其實不容易用衣著來判斷。但是日本就完全不是這回事。

日本人(尤其是女孩子)超級會打扮,不管是學生或上班族都是一樣。對我這個剛從美國晃過去的窮學生來說,我走在日本街頭的第一天,真的只能用目瞪口呆來形容我的感受:滿街化妝的超級漂亮、舉止超級幽雅、衣著超級華美的漂亮女孩在我身旁經過。那就好像你剛踏上火星,看到滿街火星人的感覺一樣。當然啦,除了驚訝以外,還有非常非常多的快樂啦。

直到這時,我才體會到酪梨壽司的看法確實是真知灼見。



之前跟某同學聊天,她說她去日本最大的改變,就是學會化妝,以及出門會化妝。我想這大概是每個去過日本(尤其是東京)的「東亞女生」都有的感受吧?因為每個人都化妝,久而久之,不化妝就好像是失禮一樣。而且她們上的妝,可不是簡單的淡裝喔,我自己是沒有化妝過啦,不過猜那起碼都要花上半小時,才能把那個妝弄好。這可是犧牲寶貴的睡眠換來的呢。據某位韓裔留學生的告白來看,這樣的生活起碼是在高中時代就已經養成了。

目睹這個景象時,一開始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只覺得日本人真奇怪,幹嘛要花那麼多時間在這種事情上面阿?難道日本人不相信天生麗質嗎?他們原來的模樣明明也不錯阿,幹麻浪費那麼多時間把自己變成另外一個人?


日本女孩的裝扮,除了帶給我無數的喜樂以外(畢竟我也是個男人),也帶給我一些困惑。我在東京待三天,這三天之間看過許多化妝妹,但是看越多就覺得越疑惑:咦?眼前這個正妹,不是早上出門就遇到過嗎?…疑?剛剛錯身而過的正妹,不是昨天才在電車上坐我隔壁的女生嗎?…咦?剛剛那個女生,不是剛剛才在書局裡面看過嗎?奇怪,難道日本國真的有那麼小,導致每天都會遇到同樣的人?

我當然不是遇到同一個人,而是因為日本女孩打扮起來,每個人都很相像,再加上我是一個完全不會認人的大脫窗,所以才會覺得一直遇到同樣的人。她們打扮得有多相像呢?以矢田亞希子的照片為例吧:



日本女孩化妝後的模樣,基本上有一個基礎結構,而那個模型舊電視上看到的明星差不多,只是有的女生可能頭髮短一些,所以那個女生的模樣就是上面那個樣子加上過肩的小捲髮;有的女生可能眼睛或嘴巴小一點,那麼那個女生就是上面那個樣子配上稍微偏小的眼睛或嘴巴…;這個模式可以類推到絕大多數的女孩子身上。最重要的是,女孩們永遠是皮膚細緻白嫩、頭髮一定會想辦法染一點金色,同時搭配上粉色系外衣,以及一雙走路會喀喀喀的高根淑女涼鞋。請不要懷疑,日本東京的特定街頭(例如澀谷),真的就是滿街的「眼睛稍小的矢田亞希子」、「嘴巴稍小的矢田亞希子」、「頭髮梢長或稍短的矢田亞希子」趴趴走。

(在這裡順便糾正一個天大的錯誤:許多人說日本女生很醜,少數漂亮的都跑去當AV女優了,所以AV女優是日本最漂亮的女生。在這裡姑且不論漂亮的定義是甚麼,但是這個說日本女生都很醜的謠言絕對是錯誤的。川島和津實以及中島廣香可說是日本女孩的常態(我指的是臉蛋、不是身材)。日本女孩決不是謠言所說的那樣。)


日本女孩的打扮,讓我不自覺的想起Michael Jackson,乍聽之下好像沒有甚麼關連,但事實上,這兩者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請看Jackson的前後期照片:















Michael Jackson漂白的原因,我想我們心中都有底,我自己就很能體會Jackson漂白的動機;我在曼哈頓時,我就想讓自己看起來白一點,好像只要白那麼一些些,就可以離中國城遠一些,就可以更接近曼哈頓上流社會一點。我內心這個不足為外人道的私密感觸,我想既可以類推到Jackson身上,應該也是日本女孩拼命化妝的原因。


是甚麼原因,讓美國人可以悠遊自在的穿夾腳拖趴趴走、而日本女孩卻得穿高根涼鞋,非得把自己的腳變成這副德行?是甚麼原因,讓美國白種人可以快樂曬太陽,拼命跑跳,完全沒有膚色過黑的問題,但是其他人種卻必須美白,必須放棄在戶外運動的機會以求讓自己看起來白晰動人?

至於背後的原因是甚麼,我想就相當清楚了。只是我好奇的是,在1000年前的歐洲,當時是否也曾流行過,要把膚色弄得黃黃的,把頭髮弄成黑色的風潮呢?不知道有沒有人找過類似的資料呢…。

去美國晃了一圈,我可以有把握的說,我對所謂先進世界的認識(無論是正面或負面),已經跟出國之前有很大的進步;但在「美」這個議題上,平心而論,我並沒有徹底超脫出原先的格局,仍然受限於原先的知識邊界。舉個例子來說,請問你能用分析日本女孩的方式,同樣冷靜而不受干擾的分析下面這位正姐嗎?你能夠用對待一般常人,而不受它的外表而蒙蔽的跟她互動嗎?



上面那張照片可能還容易一些,那麼下面這張呢?你禁得起這位正姐的直接凝視嗎?在你雙眼直視她10秒後,還能夠保持平靜心情嗎?還是說你整個人都已經軟掉了?



屋,我想說的是,關於這個議題,我目前仍只會打嘴泡,根本沒有實踐的能力。希望以後慢慢地會有進展。...沒想到,本來只是一趟輕鬆觀光的無腦旅程,竟在無意之中也帶給我反省的契機。




由於已經進入九月,我已經沒有時間繼續寫遊記了;再加上最近幾篇文章的品質越來越差,我對自己也有些失望,因此下一篇文章將是這個系列的最後一篇。最後一篇要談的,是我跟我媽媽的關係,希望這種比較軟性、又有點八卦的內容,可以提升一些人氣...=_=



--

2006/09/05, 後記

剛剛轉電視時,無意中看到男女糾察隊這個節目,其中有一集談到每個日本女孩都會減肥。這解答了我一個一直存疑的問題:日本女孩子到底是因為飲食真的太清淡所以很苗條,還是她們減肥減得太拼命,所以很苗條。救男女糾察隊現場的一面倒反應來看,日本女孩肯定比台灣人更拼命減肥,日子比台灣女孩更難過...

靠!這個節目實在是太賤了,我以後一定要按時收看...

2006年9月1日

美國紀行之六:殖民或現代化?-(2)


2006/09/01,

這一篇切入的是博物館。因為博物館,尤其是國家級的公立博物館,是該國整體國力與知識的顯現。

美國各地都有自己的博物館,他們博物館的數量很多。公家的有很多、私人自行成立的也不少(例如讓我大為震驚的「摩根圖書博物館」, 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而我這篇要介紹的,是座落於曼哈頓島西側的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這間博物館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份是早期人類的歷史資料,第二部分是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第一部份就是自然科學博物館的主要內容,第二部分則是由另外一個子單位來收藏:叫做羅斯地球與太空中心(Rose Center of Earth and Space)。對一般觀眾來說,這兩個單位根本沒兩樣,反正都嘛是在同一地方、中間又有路可以穿過去、而且又不用再買一次票。但其實他們列屬於不同的單位管轄,並不是同一個機構,但在這裡我還是把他們當成一體。頁首圖片是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正面照,下面這張則是太空中心的正面照:




看博物館,應注意兩方面:第一是博物館內所蒐集的館藏物品的數量與內容;這尤其要注意該博物館對自身國家、與國外的歷史元件的蒐集完整性。第二是博物館對館藏物品的理解範圍與展出能力;在這部份尤其要注意他們如何對歷史元件的組織能力,以及他們是否能夠以小孩能夠理解的語言,來表達他們的前端研究成果。畢竟,博物館最主要的顧客,就是小朋友、以及他們的爸爸媽媽:



回到博物館的館藏。就國內館藏來說,這些材料意味著他們對自身歷史材料的蒐集程度,而其館藏的組織與展示能力,也就顯現著他們是否已經有夠多的研究成果以及明確的史觀。至於國外的歷史元件數量與質量,則反映著該國國力延伸到國土以外的能力,至於他們的組織能力,當然就是他們對他國歷史的認識程度。

從上述的觀點來看自然歷史博物館,可以確信美國對自身北美洲的歷史,是掌握得非常好的了:無論是從殖民力量進入之後的大開發時代,或是殖民力量進入之前的原住民時代,相關歷史材料的蒐集於整理,都是相當徹底的。「相當徹底」的意思是說,我們在書中讀過的、或是在國家地理頻道裡面看到的東西,通通都可以在博物館理面看到,例如下面這個極有名的玩意兒:



不僅如此,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典藏,並不限於北美,而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地方的歷史文物都有,而且都很豐富。我之所以說絕大多數,是因為館藏裡面有非洲、亞洲、太平洋各島,但並不包括歐陸的歷史文物(最大的缺憾是西歐)。但是除了歐陸的那幾個區域的資料不足以外,剩下的資料都是非常嚇人的:例如中美洲的馬雅、南美的印加古國,到西班牙力量進入後的重塑;在例如非洲的原始文物,到殖民宗教的改造…。東亞的資料就更不用說了。

儘管這間博物館的館藏數量很嚇人,但他讓我真正震驚的地方,是在於他們的展示技術。我用下面這個東西來舉個例子:





這個小模型是某一個非洲部落的親屬關係模型。這兩張圖是同一個東西,但是從兩個不同角度照出來的結果。

那個最下面的那個綠綠的圓盤,是某一個真實村落的縮小版,裡頭有縮小版本的房屋跟人。然後呢,那個上面一根一根、又有很多顏色的鐵線,就是村落內部、以及村落外部的錯綜複雜的親屬關係。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部族。

你如果眼睛好一點的話,就可以看到模型後面的牆壁,後面有書裡面常看到的親屬結構圖,博物館的人用這個模型,來說明那張親屬圖的意義,用這個超級具體的方式,來說明非洲的社會結構跟親屬結構的關連性。



這玩意兒當然不是他們的新成果,只是科普推廣的一環。然而跟他們的圖書館展覽一樣,台灣在這方面還是差距他們非常遙遠。當然我對台灣的親屬研究並不是很熟悉,但我從來沒有在台灣看到這麼鮮明而簡潔的科普展示方式。

看看別人怎麼教他們的下一代、以及教他們甚麼東西,就可以知道兩個國家的下一代,會有多大的差距。

我上面這還是拿社會人文的成果來舉例,還沒舉出自然科學方面的例子。在自然科學方面,他們在氣候變遷、溫室效應上面的展示,那才是真正驚人。只可惜我拍出來的照片都不成功。我只用一個小例子來說明:



這張圖是博物館裡面,某一個顯現當今全球地震的即時投影片。你可能會想說地震研究?那不是台灣的強項嗎,在這部分我們總不會差人家太遠吧?恩,他們的那個投影片我們是也有啦,可是你有注意到上面的時間嗎?我拍這張照片的時間,大概是2006年八月初,而這個地震是發生在7月中,而且這筆資訊已經進入博物館裡了!你知道這意味著甚麼嗎?這意味著這個博物館update資訊的週期,小於兩個禮拜!

是的,就算在我們的強項上,人家仍然領先我們一截(不過相對來說領先的幅度是小一些)。

我這樣講,大家可能只會覺得這間博物館很好,但不知好到哪裡去。我用一點比較,大家可能就會有點感覺。

兩年前,我藉由某個統戰團體,走訪中國內陸好幾個博物館。由於中國本身有很長的歷史,所以他們本身很容易就可以蒐集到大量的歷史文物(儘管品質不一),又因為他們沒有向外擴張的本領(他們至多就是到中亞而已),所以也甚少有國外的古物;最重要的是,他們沒辦法有系統的呈現與整理,通常就是把東西擺給你看,跟你說我們有很多東西唷,怎麼樣阿?了不起吧(例如西安的兵馬俑遺址)?再不然就是用編年的方式,把古物排一排;至於有系統的組織古物?我想他們大概會說:編年本身就是一種組織的方式阿。

如果講這樣還是太抽象,我想最簡單的感受就是:買門票進去博物館,你會大呼值得或是感到浪費自己的金錢。那大概就是蠻準的感覺了。至於台灣,我對台灣的博物館並不熟悉(羞>///<),不曉得我們的展出水準如何(尤其是在扣除台北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之後),但是我不認為我們有大幅領先中國的能力。經過這樣比較一下,我想大家大概就可以感覺出來人家到底有多強了。




但在我歌頌該博物館的豐富館藏之後,我們不要忘記,美國是如何蒐集得到這些古物的,更不要忘記這些古物在未來產生的效果。

自然歷史博物館裡的文物,是美國向外擴張而留下的遺跡。他們的擴張,除了讓他們成為世界第一的強國以外,也讓他們將全世界的古物變成他們知識體系的一部分,而且他們的人民還習以為常的視之為他們生活的常態;他們的下一代,從小就自然而然的認為:「天下就是我家」。這就是第一世界國家,難以被後進國家追趕上的知識資本。



這個發現,如何協助我我重新反省現代化與殖民這個課題呢...

2006年8月31日

美國紀行之五:殖民或現代化?—(1)


2006/8/30,

「殖民或現代化?」這個問題,是我前往美國的主要動機,但我明白我不可能在此趟旅程中就解決這個問題,不過我還是盡力嘗試。接下來這幾篇文章,我將利用各個特殊景點,從中切入我對這個議題的一些反省。各篇之間並沒有系統性的關連,甚至其中可能還有若干矛盾之處,但這正是反映這個議題有多困難,也反映了我的不成熟。無論結果如何,我還是盡力試試看。



本篇是這系列的第一篇,我將從圖書館切入。

紐約公共圖書館(New York Public Library),是紐約市的圖書館聯盟;這個圖書館聯盟並不是公家的,而是私人的非營利組織(當然來自政府的捐款超過50%)。這個圖書館系統有一堆分館,遍佈於曼哈頓島上;也有各種層級的分館,例如研究取向的研究型分館,也有社區型的兒童分館。

研究型的分館有四間,第一間就是座落於曼哈頓第五大道上面的「人文與社會科學圖書館」(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這間也就是電影「明天過後」中,那兩個小朋友躲進去的那棟建築物,這是他們的總館,也是觀光客比較多、出入人口比較複雜的地方:



第二間是座落於林肯藝術中心(類似台北的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的地方)的「表演藝術圖書館」(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for the Performing Arts),這件出入的人就簡單很多,多是學生,沒有甚麼觀光客。第三間是座落於曼哈頓島北邊的黑人文化研究中心(Schomburg Center for Research in Black Culture),這間因為時間的關係,我沒有機會進去。第四間,則是距離總館很近的「科學、工業與商業圖書館」(Science, Industry and Business Library)。

在這裡我要特別提的是,座落於麥迪遜大道上的「科學、工業與商業圖書館」(它的位置在這裡)。在這個圖書館裡面,我這個不輕易服輸的人,第一次打從心底承認自己真的跟不上別人;第一次切身體會到,我們真的不如人家好大一截。



我就先從圖書館的軟硬體講起吧。先就硬體來說,先看看別人的椅子跟我們差得多遠:



當然,我們可以說那不過就是椅子,代表人家圖書館比較有錢而已嘛。恩我也是這樣想,那我們再來看看其它的硬體設備。


下面這組圖片需要稍微說明。那一面牆是電視牆,播放的全部都是即時新聞;而那面牆是安排在圖書館內部的走道上,儘管畫面很多,但其實你站在旁邊完全聽不到聲音。至於照片中我圈起來的東西,是一個垂直喇叭,如果你站在那個喇叭下面,就可以聽到電視的聲音,而且那聲音的品質是非常好的,而一離開喇叭的「攻擊範圍」,人們就甚麼都聽不到(但其實那個喇叭仍然是在播放狀態的)。圖書館就用這個玩意兒,讓需要知道即時新聞的人不用離開圖書館,同時也不會打擾到其它讀者。



當然,我們仍然可以說,這不過就是他們的產品比較新穎而已、購買力比較強而已,這總是硬體層面嘛。這樣的看法我也是覺得不無道理。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來看看它的軟體吧。



在我抵達紐約時的這段時間內,剛好有一個小型展覽,在紐約公共圖書館聯盟中的展覽。該展覽的網站請看這裡,該展覽簡要展示狀況請看這位外國網友的照片集

這個展覽是某研究團體的成果展示。該團體的組成成員,主要來美國本地大學的地理系教師,而他們任教的大學並非全屬於美國頂尖的大學院校,甚至其中好幾個成員的研究室,還不被允許收博士班學生;換言之,這是一支尚未被美國研究團體肯認的初生團體。至於這個團隊的研究主題,主要是在找尋「展示」(present)的技術,他們認為,在研究得出結論後,作者需要有更佳的展示技術,使其讀者可以更充分的理解作者的想法,據此,他們開始應用地理學的一些繪圖技術,拿來推廣到其它的領域。

這個研究群的研究主題並非他們獨創,例如台灣這邊,黃紀的團隊就使用GIS的繪圖技術來掌握歷次選舉的投票狀況;但是美國這個團隊切入的主題、展現出的技術,都遠遠超出台灣這邊的應用範圍,其成果真的讓我大為嘆息。

其中一個研究團隊問了一個問題:「到底甚麼是科學?」他們想要知道,能不能為科學下一個定義?換言之,他們想要知道科學的結構(the structure od science)長成甚麼樣子。而他們的作法,就是把所有的期刊論文(我沒看仔細是不是只限於美國本地的刊物,也不知道有沒有包括專書)通通丟進去(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學、藝術通通丟進去),然後看每一篇論文的相互引用狀況,畫出一個相互引用的map,結果,這個團隊就畫出了下面這張圖片:



這個圖片顯示,所謂「科學」的結構是一個環狀、沒有整體中心的圖形:有各自的區域中心(例如在自然科學中,數學、基因研究是中心;社會科學中,心理學跟社會學就是中心)。當然這個團隊的作法我認為是有一些問題的,但他們這樣的嘗試就很值得稱許。我由衷佩服他們的研究成果。

不僅如此,這支團隊在展示上也花了很大的精神。他們用一台投影機跟一個觸控式螢幕,讓觀眾可以自己選擇想要看「科學結構的哪個層面」。例如你想要知道跟自然科學有關的,按下去之後,投影機就會秀出跟自然科學有關的那個部分(就是下圖中,左邊的那個圖),同時投影機還會秀出,在自然科學方面,那些成果是哪些國家的貢獻(右邊的圖):



另外,還可以參考某位外國網友的這兩張照片:(1)(2)

我不曉得各位版友看到這玩意兒的感覺如何。我自己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真是充滿敬畏之心。「了不起」,是我當下唯一的感想。這個展覽團體絕對不是美國最尖端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都是2005之前的產物了),也不是當地學術社群認為最優秀的成果(不然他們不會還待在寂寂無名的地方),但光是這樣的跨領域合作成果,起碼就超越台灣10年以上。

直到這個時候,我才體認到,為什麼某些人、甚至老師口中,經常掛著「我們起碼差人家兩代以上」、「人家的XXXX作得那麼好,我們的XXXX卻是這麼差」的原因;直到這個時候,我才充分體認到,我的國家是一個落後人家起碼10年以上的第三世界國家;直到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我們在這邊這麼努力的作,結果竟然還是差人家這麼一大截。

走進「科學、工業與商業圖書館」的大門前,我是隻天不怕地不怕的初生小老虎;但走出圖書館大門時,我已經變成一隻眼中充滿恐慌、戰戰兢兢的小貓咪。



至於殖民的議題…?坦白說,在那當下,我早忘記這回事了。那股因為落伍而生的難堪、因為想要「毛頓」(modern)而引起的惱怒,早就把甚麼甚麼殖民的問題拋到煙銷雲外了。

我想,這種感覺,應該跟一百年前台灣前輩們去到日本東京,看到現代化大都會時的震驚、羞愧、轉而憤慨,並有「我也要我的家鄉跟他們一樣強」的衝動一樣吧?!在台灣脫離日本統治六十年之後,我在新的殖民母國最大都市裡頭的圖書館中,經驗到了日治時期的台灣人,目睹日本內地的先進之後,因而萌生的啟蒙、現代化的心理衝擊。

一百年前在東京找尋台灣出路的前輩們,那你們當年目睹如斯情景,作何打算呢?可否給晚輩一些指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