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8日

美國紀行之四:種族大熔爐?



[2006/12/02補充,請注意,本文內容有許多偏誤之處,請務必參考文後的評論一同閱讀。在此感謝諸位版友的指正]


2006/08/28,

在開始之前,先猜猜看,下面這張廣告是在哪裡拍的?如果不是在這個版面上出現,我想多數人都會說是台灣的任何一個地方吧?事實上這是在紐約皇后區的法拉盛拍的(這邊聽說是台灣人的群聚地)。

法拉盛廣告


美國是一個民族大熔爐嗎?答案是Yes還是No,就要看你對「大熔爐」的定義為何。如果你將大熔爐定義為「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住在同一個國家裡」,那我想美國確實是一個民族的大熔爐(不過用這種寬鬆的定義來看,那世界上哪個國家不是民族大熔爐?)。不過我相信,人們對大熔爐的界定,起碼是「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有共同的機會,作相同的事情,不分彼此的互動」。那麼美國絕對不符合上述定義。

以紐約市來說,每個地方的移民都各自分住,有各自的地盤:例如曼哈頓島的南端就是中國城、曼哈頓的北邊是拉丁美洲人的聚集地、皇后區的某個地方是中東人氏的聚集地、布魯克林的某幾個區域則是非洲移民的聚集地;來自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主要語言、不同的口音、不同的飲食習慣。

以上的狀況尚屬自然。畢竟人們總是習慣吃自己習慣的食物,使用自己擅長的語言,這還算是很合理的事情。

順道一提,你千萬不要覺得出國唸書就是要吃他們的食物、過他們的日子,融入他們的社會這樣才是好事。在實際的狀況是,在飲食生活習慣上,你可能會有些調整,但有些根本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是無法改變的,而那些習慣就會逼使你經常去同種族群聚的地方補貨,甚至進駐。以我自己來說,我沒有吃白飯我就會餓,一旦人沒有飽足感,很快就會很疲倦、很想回家,覺得自己撐不下去。我這個算是短時間的旅行,咬一下牙就過去了,但是在那邊唸書的留學生呢?回到自己母群體、甚至依靠自己的母群體過日子,是十分常見的事情。

以上這還是生活習慣的問題。還有常見的狀況是,許多去美國唸書、工作的人,他們根本上仍心繫祖國,去美國就是希望把自己練得強一點,好讓自己回家之後可以作更多的事情,講白一些,這群心懷家鄉的人根本沒打算在美國認識太多人、參加他們的party,根本無心融進美國社會。

其實我們只要看我們大學時代的僑生同學,看看他們在台灣的遭遇,就大概可以知道台灣留學生在美國的狀況:大一時,我們可能還會邀請他們一起來參加聚餐、烤肉,他們可能也會來,但到了大二大三,我們就不在禮貌性地邀請他們,而他們也似乎就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而加入他們自己的同鄉會了。理由很簡單:話題不一樣,關心的事情不一樣,而且還有語言上的問題,這都讓僑生很難融進、可能也不想融進本地的學生團體。


這群在美國的外國人,遭遇到的真正困境在於,他們經常遭受美國政府的二等對待。以曼哈頓島上的中國城來說,那個地方的髒亂真的不是台灣人可以想像的混亂(台灣最骯髒、最混亂的市集,大概都不到紐約中國城的一半混亂、骯髒)。中國的某些傳統市場的混亂程度,可能才能跟曼哈頓島上的中國城相提並論。儘管那個地方是如此的混亂、骯髒,但中國城從來都不在曼哈頓島的都市更新計畫裡面,傳說中甚有魄力、有能力清理時代廣場、重整治安的紐約市政府,卻從來不考慮好好的整頓中國城一下。

不僅如此,這其中還不只是生活環境骯髒的問題,還包括華裔非法移工在中國城中被剝削的問題。美國境內目前估計有大概兩千萬的非法移民,而一般的公司行號依法不能給他們工作,而且他們的英文可能也不夠好,無法在一般公司行號中找到工作,於是他們就只能窩在例如向中國城這類原鄉族群建立的城鎮中想辦法當個臨時工,偷偷摸摸躲警察度日。偏偏中國城中的老闆,也知道這群移工根本沒有任何公權力的保障,結果這群老闆就在中國城內,以自己原鄉居民為基礎,建立一座座的血汗工廠。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那我就不要住在中國城裡、少跟華人打交道就好了嘛。可是問題並不是那麼簡單。讓我們再次回想在台灣唸書的僑生同學吧。他們甚少留在台灣工作,一來可能是他們根本不想留在台灣,二來是因為台灣非常嚴格的外籍勞工的工作限制,三來是他們很難競爭的過本地的畢業生。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美國的移民身上:他們的英文不夠好,不僅在生活上很難打進以白種人為主的美國社會,在求職上也必須倚靠早期同鄉的協助。往好的方面想,你可以說這是同鄉關係引領的社會性鑲嵌所以讓他們可以在美國生活,但如果就勞動的報酬來看,資方就可以透過此種優勢地位隨意剝削「本是同根生、根本無處跑」的老同鄉。

看到這裡,你還覺得移民美國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



我們住在台灣,偶爾聽到有朋友說,他們的誰誰誰住在美國,然後暑假回台灣玩,然後他要去招待他怎樣怎樣的。我雖然很以我的國家為榮,但偶爾聽到「住在美國的朋友」的聲音,心理難免不起一絲「感覺」,那雖然不至於到羨慕,但起碼是覺得人家的生活總是比我們好一些吧?我想那個跟我講述的朋友,心中大概也難免有這種「感覺」。

但自從我去了美國一趟,親眼目睹中國人、台灣人在美國的生活處境,我不僅不會羨慕所謂的在美台灣人,我反而有些可憐他們。這不僅只是官方不照顧他們的問題而已,這背後還有很強烈的:「你只要不是白人,你就是二等人」的負面感受。其實以他們中高階的人的教育程度,他們回來亞洲其實是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而且也不用在異地被人家當成次等人。很抱歉我沒有辦法放上太「經典」的中國城圖片,因為你可以猜到,那些「經典」畫面出現時,往往也是不方便拍照的時刻。

我猜測,為什麼在紐約的台灣人會常常去皇后區的法拉盛(那邊號稱是台灣城啦,不過我覺得還是廣東人居多),也就是想透過原鄉人的共處,而暫時忘記那種身在異地的孤獨、差異感。儘管那個地方的氣味與聲音是那麼的讓人不適。

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我的臆測。紐約各個分區都有華人群聚的地方,其中有兩個規模是最大的:一個是曼哈頓島南端的唐人街(Chinatown),另一個是皇后區的法拉盛(Flushing)。而紐約市的地鐵是非常方便的,要搭紐約地鐵往返這兩個地方,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然而,有些華人開的公司,竟然就針對這兩個地點設計自己的公車。圖片請看下圖。

大中華捷運

我那時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種公車的價格明明就還比地鐵貴,速度又不一定有地鐵快,班次肯定又更不密集,那幹嘛還要坐這種公車?最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的是,看起來搭乘這種車的乘客,並不全是沒有英文能力的中老年人,也有很多年紀看起來跟我差不多的上班族或家庭主婦。為什麼他們不搭地鐵,而要去擠這種公車?我當時百思不得其解。

現在想起來,可能就是那股同鄉感吧。


這篇文章所談到的種族問題,只不過是制度層次上的表面問題,尚未涉及這個議題真正讓外來者心痛的地方。下一篇文章我將試圖深入探討。各位版友將可以從我文章的品質看得出來,我對這個議題並不熟悉,但我盡力敘述這個讓我在美國過得相當難過的關卡,同時我也深信這也將是未來未來台灣必會面臨到的關卡。


-----


2006/08/29, 補充

我原先說要在下一篇文章中,談談我認為主族議題之所以讓我痛苦的部分。但是我寫了好久的草稿,但還是無法妥切表達我在美國的親身感受。因此我想還是請各位直接看藍佩嘉的〈泅游異鄉的失聲人魚〉,以及夏曉鵑的《流離尋岸》第一章(夏曉鵑的連結,只是其書的第一章縮減版,看本會準確很多)。至於我所謂台灣未來會遭逢的問題,請看藍佩嘉的這篇小文,看完您大概就知道我在指甚麼。

很早以前就讀過這兩篇文章,但是以前讀,就只是當一般文章讀而已,沒有甚麼太強的感受。當時只覺得藍佩嘉的文筆很好,夏曉鵑的自我揭露很感人,而且很佩服他們都可以把生活跟研究成果整合在一起。如此而已。但自從我踏上美國土地開始,這兩篇文章就經常在我腦中出現;回台後重讀兩篇文章,除了更加佩服之外,它們更帶給我心情上的感動與慰藉。

儘管我想表達的不完全與他們相同,但在現階段無法超越他們的情況下,只好請各位版友直接看他們的文章。



------

2006/11/06, 補充

關於華人在美,是不是「全部」都如我所描述的那個樣子呢?我的朋友Origin2與我有不同的看法。請參考:(關於美國或西方的)雜感二三語

origin2認為,只要是移民,就一定是移出社會中社會經濟能力比較優勢的群體,而移出去之後,他們原本的資本,也會讓他們在移入社會之中獲得一定的生活水平;而且就算沒有比原來好,至少也不至於比原來差。

不過真的是這樣嗎?台灣本地的例子並不支持這樣的論點。

以藍佩嘉的發現來說,他發現菲律賓、越南的白領管理階層,去國外工作時,必須要作低一等的工作,例如從白領管理階層,變成家中的看護。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們在母國所擁有的資本,並不能轉變成為他們在新國度的資本:他們的學位不被承認,工作能力不被承認,工作經驗當然也不被承認,結果他們只能放棄去應徵原本位階的工作,退而求其次的去作比他們原本職位要低的工作。

就是因為這個現象,所以那些跨國移工的研究,才會經常使用世界體系理論,借用核心與邊陲的概念來描述這個現象:第三世界的高級工人跑去第二世界當勞動力當低階工人,第二世界的高級工人跑去第一世界當低階工人。而這也就是我說:「在台灣住在窗明几淨的台北東區不是很好嗎?何必跑到骯髒混亂的曼哈頓中國城住?」的原因所在。(本段經wth版友的提醒之後,予以刪除)

我對跨國移工的文獻不熟悉,只知道中文文獻提到的狀況,所以沒有美國的實際證據。而雖然美國社會對移民的相關法令,比台灣友善太多,但我「猜測」美國一定也有類似的問題,畢竟這種研究視角是從美國那邊學回來的,沒道理他們沒有只有我們有。只是我也相信美國現在的狀況應該沒有台灣現在嚴重,所以也不能說菲律賓人在台灣會遇到的問題,就等於台灣人在美國會遇到的問題就是了。


儘管我不完全同意origin2的論點,但仍強烈推薦諸位閱讀Origin2的文章,因為他舉了一些很特別的例子,指出本文的不足之處。

他舉出幾個職業類別(例如大學教授以及科學園區中的工程師),並認為在母國有這兩種職業的人,具有複製其階層地位的能力;而origin2還忘記說,現在美國政府根本就只提供這幾個類別有合法的居留權,剩下的他們根本就不要。這是事實沒有錯。

因此,若就類別上來說,我們確實可以說:「只要你可以拿到正式移民資格,移過去之後,若你可以還維持同樣的職業階層,你就一定會過得比在母國的狀況好。」這我完全同意。

我唯一感到不滿意、而還想要追問的:就是他們那個階層的人,真的可以維持同樣的職業地位嗎?還是說有掉下來一點點,只是就算掉下來了還是比台灣好?還是說掉下來很多,甚至比在台灣時還差?這個是我一直有,但是我沒有資料、無從探討起的問題。

以此補充與origin2交換意見。

1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移民本來就不是我們想像的那般美好,
但對於「想」要移民的人,
那裡代表著一個美夢,
一個可以提供他未來許多機會的地方,
認為那個地方再苦也會強過自己的原鄉,
以我此次去大陸的經驗為例,
我們遇到一位開黑麵迪的女司機,
當他知道我們從台灣來的時候,
他開始希望透過「婚姻」移民來台灣,
即便我們告訴他台灣的各式各樣的不妙狀況,
他還是有著他們美夢...
就「移民」這件事情的判斷,很難理解移民者的判斷,但唯一可以想像的就是「接收國」如何透過一些制度、政策上的規範合理性的排除移民者,使得他們持續落入社會的底層。

iamwilly 提到...

我認為要理解中國朋友對台灣的幻想,反而是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自己也是這樣幻想著美國或是日本朋友的生活。

但我也同意要打破「移民=翻身」這個幻覺是困難的。我自己都是經歷這番寒澈骨後,也才能夠放下「愛美」情結。


只希望這系列文章,可以多呈現一些事實,讓我們多一些機會,重新想想「外國的月亮是否真的比較圓」。

匿名 提到...

版主想太多了吧
如果只把紐約這一小塊地方的見解大似批判在美的華人生活
實在是有失不公呢!!

以我一個在美留學生的見解來看
只要你肯拼, 在美國是有能夠出頭的一天的
種族岐視, 雖是把鋒刃, 但別忘了,
就光是這四個字, 就可以在白人社會中, 叱吒風雲
不用害怕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不過相對的,
得先稱稱自己的斤兩. 能力要夠喔!

我反而是看不慣中國人欺負中國人呢!!
我曾搬到紐約住過半年.
後來實在受不了那裡的環靜, 才搬離那了
當時也常去法拉盛呀!! 因為
那兒有美東最讚的"台灣美食"...

版主實在是想太多了....其實各州的台灣人會往那兒跑
還不就是為了"吃"

iamwilly 提到...

紐約的代表性應該是沒問題,我認為這篇文章的問題,應該是在於「我沒有看到全部的狀態」而以偏蓋全了。

這篇文章剛貼出來時,我也覺得我的觀點好像有些「太過頭」了;畢竟拿「台灣-東南亞」的狀況,去類比「美國-台灣」,確實不很恰當(origin2也對此有不同意見)。但在上個月,我無意中看到這本書中譯本)其中的第四章第一節,就是外國學生跟美國當地學生的交往情形時,又增加了我對本文論點的信心。

台灣人在美國,要活得好,當然不是不可能;只是我們必須要比美國本地人加倍努力、表現得更加優秀,才有「可能」讓他們跨越種族接受我們。不過我是很懷疑,到底有多少人可以做到這樣?看到中國城的混亂狀況,我實在懷疑這個「美國夢」的真實性。

但我要補充,美國政府制度以及其文化,對於種族的尊重,一視同仁的程度,以及跨越種族的「可能性」,絕對是遠遠優於台灣政府、以及台灣人民的(蔡志浩對也有類似感觸)。一個台灣人要在美國出頭天,絕對是比一個越南人要在台灣出頭天容易太多...

匿名 提到...

iamwilly﹕紐約的代表性應該是沒問題。
告訴你很有問題﹗紐約China Town 根本無法整個美國華人LIFE﹐紐約更無法代表整個美國﹗
那麼我是不是也可以用三重代表整個台北都會區﹖

iamwilly﹕我沒有看到全部的狀態。

沒錯﹐你就是沒看到全部的狀態﹗你除了在NY China Town 之外你還去了哪﹖LA的華人聚集去有去嗎﹖舊金山灣區的華人聚集區了嗎﹖除了NY China Town 以外的NY華人聚集去區了嗎﹖如果沒有去就不要一副斬釘截鐵的下定論﹗

iamwilly﹕看到中國城的混亂狀況,我實在懷疑這個「美國夢」的真實性。

又再以China Town 以偏概全的論調﹗多少海外僑胞告訴過你了﹐新移民根本就不是住在China Town!你先去China Town 以外的華人聚集地方再下定論﹗

匿名 提到...

iamwilly Blog 文中﹕『「在台灣住在窗明几淨的台北東區不是很好嗎?何必跑到骯髒混亂的曼哈頓中國城住?」』

拜託﹗如果你有能力住台北東區,那麼你去紐約絕不會住在髒亂的中國城OK﹗
中國城是比較窮的移民(或留學生)和非法移民住的地方OK﹗

iamwilly 提到...

to wth,

wth補充「如果你有能力住台北東區,那麼你去紐約絕不會住在髒亂的中國城OK!」這點是我類比失當,是我的錯,我會在文中標上記號,刪除你所引用的這段文句。不過我還有些事情,需要再說明。

第一,紐約的代表性問題。中國城是一個城市裡面最混亂的地方,我想這點是美國每個城市共同的特色,至少在美東的幾個大城裡都是如此。當然如果你要說的是,曼哈頓上面那個中國城特別爛,其它的中國城沒那麼爛,那我沒有意見。

第二,你說「新移民」住的地方都是好地方,不會住在中國城裡。我的問題是你如何定義「新移民」?你的「新移民」,應該就是那些可以順利拿到工作簽證、或是居留證的人吧,那這樣的話,你對「新移民」的定義顯然不完整。例如那群去年剛偷渡去美國的中國非法移民,他們應該也算是「『新』移民」吧?

可以拿到正式簽證的人,當然可以活得不錯(雖然我打從心裡懷疑白人會暢快地打破族群疆界,毫無芥蒂的跟他們生活在同一個社區),可是他們是移民的多數嗎?顯然不是。

舉個例子來說,我說:你只要可以考上律師執照,你這輩子就舒服了,所以你應該要念法律系。可是這代表念了法律系就前途光明?我認為,在我們跳進去之前,應該要先考慮一下,法律系有多少人可以拿到律師執照吧?這才是「美國夢(或是律師夢)」的重點吧。


討論到這裡,我想態勢大致清楚了。我跟各位的差別,應就如origin2說,各位著眼的是上層,我關心的是下層,雙方著眼的東西並不一樣。我認為對「所有人」來說,整體的成功機率並不高;而各位認為「以會看到這個blog的高階層人士」而言,只要自己努力,成功機會就很高。我想我們的差別大概就在這裡。

匿名 提到...

非法偷渡者基本上不能算在“新移民裡”﹐因為用偷渡﹐跳機的本來就不應該算是“移民”﹗
這些移民許多下場悽慘也是咎由自取﹗跟台灣的大陸偷渡客一樣﹐女的做雞﹐男的淪落到當廉價海上魚工一樣﹗從非法移民來看美國是否是移民天堂/種族熔爐不應當(看台灣那麼多大陸偷渡客下場很悽慘﹐那麼我是不是也可以說台灣是一個不講人權﹐人權落後﹐對“大陸移民”不友善的地方﹖)

iamwilly﹕雖然我打從心裡懷疑白人會暢快地打破族群疆界。

這個完全要看什麼樣的人(頑固種族歧視者一定會有﹐但這些是很少數)﹐基本上大部分的美國人都友善﹐但移民最重要的必須認知﹐移民到別人的土地上﹐就必須儘量入境隨俗﹗如果一個移民到了美國許久﹐不講英文﹐民主黨共和黨都搞不清﹐開口閉口還是陳水扁下臺馬英九怎樣﹐Super Bowl 是什麼都不知道﹐Local 的老美當然會不悅﹗試想如果台灣多了50萬東南亞移民﹐來台灣依然我行我素不融入台灣local 環境﹐你會高興嗎﹖(或許還會有歧視的態度)
只要你有本事﹐設法融入美國﹐了解美國的文化﹐就不用擔心“白人會不會暢快地打破族群疆界”這個問題﹗

匿名 提到...

1.關於您貼的巴士&地鐵價格及路線的部分
正確的是 若目的地大致相同 巴士價格是與地鐵價格相同的 巴士的便利性是不必像地鐵一樣轉好幾趟車 它設計出一些少轉程的路線方便乘客 就像在台北 一樣的價錢 你通常也會選不太需要轉車的方式吧 這跟"同鄉感"沒啥關係 請您驗證之後再來拿其強化本文
2. 有關中國城中的那些非法移民&環境 只是小小一部分 請巡過美國各州&大城市的中國城之後再來做評論 不然跟很多憑著一點小小見識就出書的作家一樣 至於有關移民法律 請熟讀&研究後再寫 美國到現在仍是很多移民之所向 邊境非法移民的問題早已嚴重 當然移民/外勞工作法律必須得更嚴格 不然小貓小狗都可以跑進來了 所以當然只想用有利於美國經濟發展的專業能力人士 相對起來台灣不嚴格很多了
3. 您說大家關心的是上層 您關心的是下層 我倒覺得 文章從頭到尾 您的立場跳來跳去 唯一不變的只有台灣人本位 眼光還是向下看的 美國非法移民&台灣外籍勞工或新娘那是不能比較的 第一是合法性的問題 第二是目的性的問題 在台的菲&越外勞很多至少多合法不是被人壓著頭 外籍新娘們多少有自己的目的(位錢為幸福) 但在台灣社會中 這群外籍還是被很多台灣人往下看的 即使我們表現得禮貌試圖平等 但絕對不會不能也不想把他們真正拉到一個平等的地位 這就是台灣人的盲點&潛意識的階級概念 既然我們台灣人自己都這樣了 到了美國被歧視卻要哇哇叫嗎? 何況您是以"下層"情況來做比較 很多台灣移民在美國的生活環境都不錯 到異國奮鬥當然要比當地人更努力才能獲得尊重&地位 這到哪一國都是一樣的 何況發展好的台灣人一樣過著富裕的生活 不是我崇美 只要有錢就算是住巴里島也比住台灣舒服 在台灣工作壓力大時間 福利被剝屑 教育環境差 您可能還沒有結婚生小孩 不必為另一半或下一代著想 不然怎麼這麼多台灣人為了小孩的教育&生活品質來到美國或其他歐美國家呢? 在探討下層的部分時 請同時討論上層 這才叫公正 拿些非法移民的例子來增加自己論點的聳動性之前 請您研究一下在美之中國人非法移民的心態 (其實非法移民不算移民 因為法律上他們不是依照合法移民手續進入的 所以頂多算是偷渡者 不然您也可以說從大陸偷渡過來的是"新移民"囉)
4. 我認識不是很多的大陸人 但我欣賞他們的一點就是: 為了前途不擇手段 他們有很強烈的韌性 即使很窮沒錢一樣撐著 即使是非法 即使是苦 只要熬到最後熬到了目的(合法身分&賺錢) 那就是大贏家 很多非法移民拼命賺錢之後送錢回大陸 或就地生小孩讓其成為美國公民(其實台灣人也很多到美國生小孩的 那為何不說說這些台灣人呢?)大陸人有很強烈生為中國人的驕傲&自尊 與其說心中有個"美國夢" 相信他們寧願說自己是想要個更美好的未來罷了 這個道理同時可以說明為何還是很多大陸人想偷渡或嫁娶來台灣 何況台灣近得多
5. 僑生您認識多少? 我認識的僑生比台灣人還愛國 大多數畢業之後都回國就業的 在留學期間是否融入我們台灣人? 不融入就對他們不置可否嗎? 如果您是到日本美國或其他國家留學過 這種在外自然而然的會同種據集的型態想必您也避免不了 除非您很刻意的避開台灣人 但對台灣人來說 刻意避開同鄉反倒過於矯情了 這些都是人之常情 為何從台灣人的您眼中看來覺得奇怪?
6. 我想我們這些看倌是把這篇看得太認真了 所以作出許多批評 因為我們認為您是收集過很多正確證據之後 以論文規格寫成的(您其他的文章也是很論文式) 如果您是真想論證些什麼的話 建議您存錢到美國或各國住過一陣子長期體驗當地再說 不然就跟去過東京幾次就誇自己知道那家壽司最好吃 哪裡的夜景最美麗一樣 淺得跟遊記一樣 若只是您的感想抒發 那就把以上我的見解當作風一陣 只怪我太過認真了

iamwilly 提到...

to wth 與匿名版友,

這系列文章水準確實不高,到後來根本就是漫談了,我自己對這系列文章也很失望,這也是我沒有繼續把後續文章貼出來的原因。你們的許多批評我都很同意:我確實沒有在美國住過很長的時間,看過的中國城也只有美東幾個大城,至於我提到的那個「大中華捷運」,我也根本就沒有搭過。總歸一句:我對美國的認識確實十分表面、膚淺

我再澄清一些想法。第一,我確實就是把非法移民跟經過合法管道的移民,一視同仁的放在一起。對我來說,他們都是移民,只是是「不同性質」的移民。

第二,在僑生的部分,我不是說僑生們就完全沒有意願融進本地學生的圈子,而是他們一開始多半會想要試著跟本地學生接觸,但是本地學生不見得就願意接受他們,久而久之,關心的議題不一樣,那不同背景的人,慢慢就分開了。

第三,匿名版友提到,「既然我們台灣人自己都這樣(有階級、種族歧視了)了,到了美國被歧視卻要哇哇叫嗎?」恩,你可以說我太愚蠢,或是太理想化,但我想我確實就是這樣想的。對我來說,我所期待的狀況,就是都沒有這些東西,不然怎麼叫做「大熔爐」。當然我不會只用這種標準來審視美國,我對台灣也持著同樣的要求。

第四,美國政府對待移民的方式,遠比台灣政府好。所以我們不能把美國的合法移民所擁有的權利,直接等同於台灣的合法移民;也不能把在美國有工作居留證的人,直接等同於在台灣有工作居留證的人。簡單的說,來台灣的合法移民(例如外籍新娘),他們遭遇的狀況,不接近在美國的合法移民,反而比較接近在美國的偷渡客。這也就是我把台灣的外籍新娘,跟美國住在中國城內的非法移工放在一起的原因。就這一點來說,就真的比較有既成的研究成果在支持;雖然沒有文獻沒有直接把這兩個地方抓來比較,但是個別文獻對這兩個地方的描述,是相當類似的。


我十分感謝各位,願意花費心思來糾正我的錯誤。通常我們在網路上看到作者鬼扯,通常就是笑一笑、罵一罵就過去了,而各位願意給我意見,等於是送我一份難得的禮物,我會好好珍惜。各位的評論我會謹記在心,不會讓這個隨性而發的錯誤再次發生。再次感謝 Orz

iamwilly 提到...

為避免本文誤導讀者,我已在本文的開頭增添一段警語,請後來的讀者務必一同閱讀各位留下的評論,讓讀者可以有更多資訊判斷本文的缺失。

再次感謝各位的意見,希望這個缺失是最後一次發生了...。

iamwilly 提到...

2007/04/30補充:

另外,五色鳥的旅英札記中,有一篇文章,相當程度也說出了我的想法:「你們準備要移民英國嗎?」

但是本文的缺失與偏跛之處,我仍是坦然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