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0日

民進黨慘敗?-縣市長選舉的得票率變化



2006/05/20,

2005年底,台灣舉辦第十五屆縣市長選舉。

所有的主流媒體都聲稱民進黨慘敗,至於主流觀點如何判斷民進黨的失敗呢?南方朔的論點可算是代表:民進黨的失敗,來自於內部的腐敗;使得形象清新的馬英九,得以打敗擁有中央執政資源的民進黨。

民進黨是勝選或敗選與我無干,我無意為它緩頰,也無意為國民黨研擬除掉民進黨的政策。一個是資本家的走狗、一個是本身就是資本家,對我來說,誰勝選都差不多。但問題是,人們聲稱民進黨慘敗、認為台灣出現新政治風氣的「論證基礎」是甚麼?簡言之:他們「憑甚麼」認定民進黨慘敗?「憑甚麼」認定有一股「新政治風氣」的出現?

南方朔的論點是:國民黨從9席成長到14席,民進黨從9席變成6席,所以反腐敗的政治風氣出現了。這種論點太低俗,我不屑回應。比較主流的談法是說,國民黨的得票率,從35%變成50%;民進黨的得票率,從45%變成42%,所以國民黨贏了、民進黨輸了,新政治風氣出現了。第二種論點成熟多了。雖然我目前已經漸漸質疑「得票率」(註一)這個概念的可用性,但仍值得先拿實際證據來檢證看看。

我先聲明,我已經不太使用「得票率」這個概念了。我的下一篇文章將試圖提出一個新的概念,以取代這個我認為被嚴重污染的概念,並用新概念,重新審視這幾年縣市長選舉的變化。在提出新概念之前,我先援用「得票率」此一舊概念,來檢視歷屆縣市長選舉的變化。



我先簡介我分類的依據。我基本上認為,台灣政治態度的主要切割點,在於國家定位,而不是政黨分野;因此我沒有直接以政黨作為劃分單位,而是以今天熟知的泛藍、泛綠作為分類依據。以下的圖表中,我將國民黨、新黨、親民黨放在「泛藍」一類,將民進黨、建國黨、台聯放在「泛綠」一類;無黨籍則另外放。以下是1993-2005四次縣市長選舉,這三類的得票數據:

縣市長政黨得票率變化圖

上面此一以「得票率」為中心的圖,指出幾件事情:

1.)民進黨在縣市長層次的得票,從1993以來就持續攀升,但2005則倒退到1997的水準;但整體變化相當微幅;並沒有所謂「人心離異」的狀況。

2.)泛藍政黨的對手從來不是泛綠政黨,而是自己內部的脫黨力量;因為與泛藍得票成反比的,不是泛綠、而是無黨籍。用具體的事實來說,就是泛藍各政黨能否取得高得票率,就在於他們能不能成功的搞定提名問題,阻止自己人脫黨參選;如果可以,泛藍就可以取得較高的得票率,如果不行,票就會從泛藍的類別跑到無黨籍的類別(1997正是典型)。

總體來說,1997國民黨之所以得票率大降、席次大減,並不是當年的泛綠政黨比較優秀,而是因為泛藍分裂嚴重;而2001、2005泛藍得票持續攀升、席次持續成長,也並不是泛藍政治人物變得優秀,而是泛藍政黨能夠壓住脫黨參選的力量、甚至協調出單一候選人,如此而已。泛藍能否取得高得票率、獲得席次,關鍵在於有沒有人違紀參選,泛綠政黨的競爭能力只是次要而已。


上述這一論點,已經有一堆人,使用各種不同資料反覆證明過了,不需我在這裡多添一筆;但由於選舉研究者討論的事情早已遠離這種層次,只是我發現抱持著「馬英九即將消滅民進黨」這種論點的人似乎相當常見,也沒甚麼人質疑這樣的論點,所以只好由我來關公面前耍大刀一下。再則,整理這些數據,是我下一篇文章的基本功,因此也就順手組織一下,貼出來跟大家報告。

(猜猜看,頁首圖片中,哪個中間的黑點比較大XD)






註一:「得票率」指的是,在有效票中,該候選人占的比率。

以實際的例子來說:
全班有100個人,今天要選班長,有兩個人出來選,而有90個人被動員出來投票,其中有10張廢票;選舉結果是,一號同學拿了45票、二號同學拿了35票。那麼,這個班的「投票率」就是90%,而一號同學的「得票率」是45/80=56.2%、二號同學的「得票率」是35/80=43.8%。最後老師牽著一號同學的手說:恭喜一號同學獲得過半得票率,當選本屆班長。

數據的細節是:
總選舉人數(100)=所有投票數(90)+沒有去投票的人(10)。
所有投票數(90)=所有有效票(80)+無效票(廢票)(10)
一號同學得票數(45)/所有有效票(80)=一號同學得票率(56.2%)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上次選舉民進黨失利的因素
純粹是民眾對於政府的一個心聲、一個警訊
對於那口口聲聲改革黑金、清明政治打包票的政府卻沒有真正做到而表示不滿
期中考給予不及格分數,希望在期末考能夠表現出來,否則死當
如果繼續腐敗下去、弊案連連,那麼該是做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