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7日

「支持度」-新選舉指標


2006/05/27,

又有選舉了。各位網友們接到民調公司的電話了嗎?

目前的選舉民調(其實學術圈的民調也是),大致上都是這樣開頭:請問您當天會不會投票?如果會的話,那請問您傾向投給誰?這樣的問卷設計,其背後的理念是:人是先確定自己要不要去投票,然後才選擇要支持誰;因此,問卷才要先確定這個人想不想表達意見,再來才是去問他想表達甚麼意見。這樣的思維邏輯,在操作上,最符合他的概念的,就是「得票率」。

上一篇文章中,我就是使用「得票率」作為判斷台灣選民投票是否改變的指標,用大家習慣的數據來顯示台灣政治態度的變化。但我認為,這樣的人性假設並不符合事實,至少不符台灣本地的事實。

我的第一個經驗是:會投票的人就是會去投,不會投的人永遠不會去投;因此實際狀況可能是:永遠有一群人會去投票,不管甚麼選舉都會去投;有一群人平常不會投,要動員到他、他才會去投。如果我自己的觀察屬實的話,那麼會去投票的人,大多數情況下是同一群人;只有戰情緊繃、被候選人動員到的時候,第二群人才會跑出來。

我的第二個經驗是:在現在的台灣人,並沒有明確的政黨傾向,只有國家認同,意即「台灣結跟中國結」。而這樣的認同情節,讓他們會在同一個顏色的政黨之中移動(例如從新黨變國民黨、國民黨變親民黨),但不會換顏色(例如從綠色變藍色)。

對選民來說,他不是先決定要不要去投票,才去選擇他要支持哪個顏色;而是他早已決定自己偏好的顏色,只差在要不要去投票而已。而要捕捉這樣想法的問卷,合理的問法應該是:1.)你支持誰?2.)你要不要去投票?而對候選人來說,由於他無法從對手那邊挖票過來,因此他唯一能作的,就是動員他的同屬性支持者,想辦法把「偶爾參加」跟「打死不去」的人弄出來投票、再把「無色」變成「跟自己同色」、並抑制對手去動員屬於對手的「偶爾參加」跟「打死不去」的群眾。

換言之,選民的分類大概可以如下:





藍色綠色無色
每役必與


偶爾參加


打死不去



以上的想法非我獨創,原始想法是來自目前穴居台大政治系的洪永泰教授,此一承自他的論點與台灣主流的民意分析模型落差甚大;但我不在這裡釐清兩者的不同,而直接提出適合的指標,拿來檢視實際資料,看看台灣選民想要表達甚麼事情。



為了配合上面這個思維,必須放棄「得票率」這個概念。據此,我提出一個新概念:「支持度」。「支持度」的定義是:「該候選人的得票數/總選舉人數」。

「得票率」這個概念的定義,我已在上一篇文章提到。為求完整,我在這裡重貼一次:


「得票率」指的是,在有效票中,該候選人占的比率。
以實際的例子來說:
全班有100個人,今天要選班長,有兩個人出來選,而有 90個人被動員出來投票,其中有10張廢票;選舉結果是,一號同學拿了45票、二號同學拿了35票。那麼,這個班的「投票率」就是90%,而一號同學的「得票率」是45/80=56.2%
二號同學的「得票率」是35/80=43.8%。
數據的細節是:
總選舉人數(100)=所有投票數(90)+沒有去投票的人(10)。
所有投票數(90)=所有有效票(80)+無效票(廢票)(10)
一號同學得票數(45)/所有有效票(80)=一號同學得票率(56.2%)

至於我定義的「支持度」指的是:在所有選民中,該候選人獲得的選票比例。以剛剛那個例子來說,就是一號同學獲得的「支持度」是45/100(投一號票的選民/總選舉人數)=45%,二號同學獲得的「支持度」是35/100(投二號票的選民/總選舉人數)=35%。



我目前沒有辦法檢證這兩個人性假設誰對誰錯,這需要個體的問卷資料,而且要有很漂亮的問卷設計、需要重複追蹤同一受訪者的態度變化才有辦法檢證。因此,我暫且跳過驗證假設這個階段,而直接拿實際的例子來操作給大家看,用這個新假設,提出我對台灣選舉的看法。下一篇文章,我將使用「支持度」這個新指標,來檢視台灣的選舉資料,看看有甚麼新發現。





頁首圖片為2006年4月,義大利左派政黨支持者,正在慶祝國會選舉勝利(義大利為內閣制)。義大利為內閣制,這邊是義大利2006年新採用的選制的中文簡介。目前義大利的執政聯盟為L'Unione,現任總理是Romano Prodi。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