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8日

北市圓環附近的批發市場 vs.「非正式經濟」研究



2005/12/18

圓環去了好幾次了,也知道後面有一個小小的夜市。之前只知道那個夜市不是很大,人氣也沒有很旺,沒有去想什麼。今天晚上去圓環吃東西,無意間走到那邊去時才發現那邊跟別的夜市不太一樣。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發現在那邊有很多店賣的東西都是同一個類型的東西(例如整家店都賣毛衣、賣手錶、賣相框),這意指這個市場的店家設定的買家不是一般消費者,而是路邊的小攤販。這是一個批發商群聚的市場、銷售對象是其他零售商。裡頭有的店直接在門口貼上「今天不零售」的招牌(我去的時間是禮拜天晚上)、有的店的二樓不對外開放,只接受批發商進入。

所以,這邊大概跟五分埔現在的角色是很像的,是一個都市內的貨物集散地,但是不具備生產能力。五分埔現在好像也已經沒有生產、工廠已經都移到國外去了;那麼不曉得圓環附近的這個「
華陰觀光市場」,以前有沒有類似五分埔的小生產單位?

以這種對象為主的研究,以台灣本土文獻來說(因為我不知道國外在幹嘛),大致被稱之為「非正式經濟研究」;但是根據學派的不同,大概就有兩種不同的探討路徑。第一種是以新古典經濟學為對話對象的新經濟社會學,以embeddedness為主要框架,他們會從「華陰觀光夜市」去檢驗「市場」此理論概念的內涵,從而駁斥新古典的理論前提;第二種是將「華陰觀光夜市」這個東西,視為古典馬克思定義下的「小商品生產」,從而拿這個田野來檢驗古典馬克思的預言是否成真。在台灣,這方面的討論曾在1995前後大為風行,但最近有可能是因為幾個重要的學者沒有繼續做下去、也可能是因為這些現象也確實在消逝,因此這方面的探討也就漸漸消失了。

我對他們的閱讀還不甚完整,以下的批評可能不太適合拿出來亂說。我初步認為,上述的研究之所以消失,不在於研究對象漸漸消失的問題,在於理論沒有突破。田野點從來不是研究好壞的評判內容,重點是研究提問有沒有更細緻、答案有沒有更扎實。而我認為上述「非正式經濟」的研究,他們的提問大致都停留在原處而沒有往前走;整個討論只有量的增加、沒有質的突破(不過話說回來,放棄這個研究對象,說不定就是他們往前走的方式?)。

我對他們的批評如此凶狠,那麼我自己呢?我又有什麼可以貢獻的地方嗎?
無論怎樣,跟大家報告一下這個田野點、也希望更多人可以投身於這裡、往前突破。

(圖片為羅東觀光夜市)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你說的華陰街是以重慶北路、華陰街、太原路形成H型的商業圈的一部份(即俗稱的後火車站商圈),重慶北路及太原路兩旁,以一半賣皮件、一半賣塑膠用品(這邊有很多賣儀器的,我還滿喜歡在這裡買一些小器皿的)為主;而華陰街主要以皮件、飾品為大宗(比較像是飾品類的集散地),雖然也有部分商家做服飾批發,但規模遠不如五分埔。
這個地點因為近台北車站,也近圓環,在日據時期就已經是個很重要的商場,但是不是從一開始就是作為攤販批發的市場,還需要更進一步的資料。不過,從目前的東西來看,後火車站這邊的商圈倒是和五分埔有著不大一樣的發展。

iamwilly 提到...

如果後火車站確實如你的說法,那麼五分埔跟後火車站商圈,便是兩個完全不同背景的東西。

照柯志明的介紹,五分埔是戰後的南部農業移民為主體構成的一個祝商產三合一的臨時建築,跟這個從日據時代就有的後火車站商圈(說不定還是228的發起地呢?!),兩者應該是完全不同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