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3日

表情嚴肅、心底歡喜、手足自在:我讀《港都百工圖》


1016日,吾師跟清大學生講《港都百工圖》。鐵粉如我,當然要前往聽訓,其實也是藉機逼迫自己把書打開。沒看不知道,一看停不了,《百工圖》真是精采:無論是看個案八卦、理論風采、寫作布局, 每個章節都有大師風采。身為謝粉,實是於有榮焉。

《港都百工圖》,是謝國雄對過去20年的工作總結,也是回答自己世代的身世之謎。我脫離學術圈超過十年,已不適合談這本書的學術成就,只能從一個長期粉絲的角度,分享我從這本書所學到的內容。




.集大成:融合與超越


我讀《百工圖》不到一半,忽然恍然大悟:阿!我終於懂《茶鄉社會誌》在寫什麼了!《茶鄉》困擾了我十幾年,我一直以無法讀懂《茶鄉》為人生遺憾。沒想到是在《百工圖》的協助下,才解決了這個十幾年的心頭之痛。

不是每個朋友都熟悉謝國雄的產品。我花幾段文字講一下古。

扣除博士論文改寫的《Boss Island》,謝國雄的名動江湖之作,是1997出版的《純勞動》。《純勞動》奠定了台灣勞動研究的調性,從此之後所有的台灣勞動研究,都是基於這本書的大邏輯所做的細部探討,無論哪種個案、正反探討角度,本質上都沒有動搖 (在我來看其實是重新肯定) 純勞動的根本命題。


之後,2003年謝國雄出了《茶鄉社會誌》。我其實看不懂這本書,第一是這本書四大主題,我只熟悉兩個,且這本書並沒有一個明擺著的單一對手,讀者無法從作者跟敵人揮拳的過程中理解這本書。當時只覺得老師的寫作實在是太文人了,我這種大老粗實在參不透高深的意識流討論(我個人是看到封面那個太極人像,就下意識覺得這本書一定很玄妙,像我這種二十多歲的俗人肯定是看不懂的)


十年,老師再出《港都百工圖》。《百工圖》是基於《茶鄉》打開的新視野,再反省《純勞動》結論的背後因子。

以下譬喻,大家應該更有感:謝國雄用20年,專心寫一首歌:1997時寫出歌詞,2003譜出曲調,然後在十年的反覆醞釀之後,在2013時把詞曲修整、整合為一,終於推出一首完整的歌。

這解釋了為什麼我會在閱讀《百工圖》、間接讀懂《茶鄉》,尤其是很玄的在地範疇」是什麼東西、用來幹嘛?  (我們念碩士時,只能這樣理解:喝紅酒的文青就不是在地範疇、我們喝台啤的才是在地範疇   XD)

《百工圖》是集大成,是對20年的主要核心觀念的總汰選與總融合。從《百工圖》的字裡行間,讀到一個象牙塔學者,走在所有人的前面,拿著鐮刀開路;確認路途正確後,再回頭把土路拓寬成柏油路,方便後人走動。這個行業裏面,謝國雄身旁已經沒有同等實力的競爭對手了,正常人大概會退到後面過點輕鬆日子。但他還是繼續往前開路。 十分值得尊敬。



.純熟的口述分析技法


《百工圖》的主要實證資料來自口述歷史。口述報導有先天bias:就是研究者的訪談資料是來自於研究者與受訪者的互動,而受訪者會不自覺的下意識迎合研究者,因此很容易可得到支持研究者的話語。所以研究者會撿到槍,容易得到證實自己論點的正面評論。

謝國雄很小心的去處理這個層次的資料。更精彩的是,謝國雄仔細把現象詮釋 & 評論感嘆切開。謝國雄沒有直接接受受訪者的感嘆,而是再深入分析評論感嘆的源起。這都是很精彩、很謹慎、不偷機取巧的分析。



另一個呈現謝國雄的純熟技藝的角度,是謝國雄在書中呈現分析技法時的姿態」。在《純勞動》、《茶鄉》,其實已有類似的分析層次,但在前兩本書,謝國雄在字裡行間會顯示他有注意到這些事情 (我覺得謝國雄只差沒說:你以為逐字稿抄一抄就叫做質化分析啊?! 這才是真正的質化分析啦!)。但在《百工圖》裡,這些炫耀語句消失了,轉而更多的是對受訪者/被詮釋者的過去人生的敬重:受訪者不再只是成就研究者成就的工具,而是被正確理解、正確詮釋的最終目的。研究者自覺,欠報導人一個公道。這是我讀到的深層感受。



.挑戰王永慶


《百工圖》裡面,我個人最期待,也最佩服的,就是謝國雄正面對決王永慶。

工業工程管理知識,造就了王永慶的管理理論;而王永慶的經營管理理論,又再豐富了工業工程管理的內涵。兩者互為彼此。因此謝國雄所挑戰的,不只是王永慶,還包含王永慶背後的整個工業工程管理學科的學者、從業人員。這需要非常大的勇氣以及非常嚴謹/細膩/體貼的深入解讀,才能讓這個龐大社群信服。



我碩士論文時,曾對決過行銷大師kotler,約略知道與主流大師對決的難處。不過但坦白說會讀Kotler的行銷人也不會來看我的論文,所以也不至於有什麼腥風血雨。但王永慶、以及王永慶所代表的工業工程管理是非常巨大的,謝國雄勇於挑戰這個超級拳王,就讓我想衝去排隊買票,衝去第一排看大戰了!

至於誰勝誰負,這就交給學術研究者來講了。反正我個人看得很過癮就是了。

by the way, 我強烈鼓勵老師下一本書挑戰下面這位:




.勞動研究架構的再進化


2010年,我前往異地工作前,跟老師辭行。我問老師現在是在做什麼研究,他只說他在探討商品拜物教。我當時聽到這幾個字,立刻茅塞頓開:對啊!就是這個角度對耶!寫論文時怎麼沒想到?不過以我碩士班時的三腳貓水準,就算有想到也沒用。

我用一個段落,希望能讓坐在外野看台的觀眾,理解謝國雄的突破:

馬克思一直在問:資方用什麼方法,合理佔有工人創造出來的價值? (剩餘價值的萃取與掩蓋)。過去的探討角度,有三招:

A.)用不透明的薪資制度,把利潤藏起來 (工資」)B.) 優化生產現場的流程,把工人榨乾,付一樣的工資,但得到最多的生產成果 (「勞動過程」C.)讓工人覺得生產很好玩,心甘情願地為資方賣命(志願性順服」)

這三招都是博大精隨,一次打一個就可以PO上期刊論文了。所以以現在的學術圈KPI來說,不會有人想要一個打三個,除了很難以外,獎勵制度也不鼓勵這樣做。但謝國雄沒在怕的,他除了一次打三個,他還採用了商品拜物教這個觀念,架在這三個觀念上面,變成這三個點的上位點,成為立體三角架構。最厲害的是,謝國雄在這個立體三角形裡面,再追加一個實際運轉的引擎,叫做存在感

圖可以這樣畫:



上面這個圖,是勞動理論的重大進化。也是謝國雄所謂的在地普遍化」的實踐。對於一個前勞動研究者來說,看到這個三角錐體系,內心是非常激動的。



.行動定義結構、行動決定結構


這本書不只在探討勞動研究,還更深層的去挑戰社會學的基本老題目: 結構與行動。因為這個目標,這本書的位階就不同了:從勞動研究這個偏門子題,進到了結構/行動這個基本議題。

謝國雄用很多的篇幅在講這題。真的是扯一堆。所以我多是跳過去XD。因為我認為他講半天,就是在講一句話而已啊:行動定義結構、行動決定結構。這明明是一個充滿朝氣的觀點阿!講出來不用害羞阿!我個人是猜想,老師是文人,就連寫情書給師母,可能也是會扯整整三十頁論證我跟你的關係如何如何,所以有不可化約的根本關係,但通篇就是沒有我愛你三個字,所以在這種事情上,他不會用這麼粗暴的方式來表達。

結構/行動的討論,不只是單純的學術問題,同時也解了謝國雄的身世之謎:

《百工圖》的序言,點出了謝國雄自己 (我估計他想點醒他的保守同輩啦),被大環境框架住的思維侷限。但謝國雄試著打破自己(與他的同事)結構(包括黨國制度、包括經濟環境、包括社會意識) 不是天註定,而是你內心怎麼想,制度就會長什麼樣子。你覺得事情可以改變,那就可以改變。
 

你有沒有覺得,老師眼中的制度,很像哈利波特的催狂魔?

行動定義結構、行動決定結構」 這樣的隱性結論,不只是學術觀點,也是一個對民眾、對學術成員,也對謝國雄個人的正面鼓舞(或安慰),鼓勵他繼續留在研究室、留在校園,從知識的層次上來鼓勵行動者,逃脫自身打造的內心牢籠。





.表情嚴肅、心底歡喜、手足自在



讀這本書時,我已不是學術從業人員,我不需要去檢查每個論點的證據是否合宜,前後論證的緊密度以及是否引申是否適當。因而我更能專注揣摩寫作者背後的意圖與字裡行間所傳達的非文字訊息。

我個人讀《百工圖》時,很明顯感覺到謝國雄是輕鬆駕馭觀念、論理、證據,優游於每個章節、每個字裡行間。謝國雄在享受研究。

當然論理依然嚴肅,但是文字創作,語文應用,討論方法,偶爾活潑但依然嚴謹,偶爾風趣但依然進退有據,引用觀念皆是精隨、篇幅極簡也決不獵奇,論理流暢一氣呵成。珍惜讀者的腦力與時間。

《純勞動》時期的艱澀理論,現在已能深入淺出的簡要講述;《茶鄉》時期的生硬新詞,也創造出更容易理解的詞彙重來一次;就連冷僻的詞彙(如商品拜物教),在完全不了解商品拜物這個詞彙的背景下,也不至於妨礙閱讀。謝國雄在歷經30年的淬鍊之後,真正做到了深入淺出。

用演唱會來譬喻:寫作《百工圖》時的謝國雄,好比是已經成名、錢賺夠、也去紐約喝過洋墨水,不需為生計討好任何人的張惠妹,站在台上純粹是愛唱歌、享受在台上唱歌的感覺,也在歌唱中挑戰自己的演藝極限。成名的張惠妹,依然嚴謹看待每一場表演,但也享受每一次表演。已成名的她,不須樣樣照演藝圈的規矩,可以超時演出、可以隨意講自己的感想、人們也會給他時間、傾聽她想講的心裡話,也可以跟現場觀眾互動。她可以盡情享受她的演唱會。



我看這本書,就感覺我是在看張惠妹在2010版本的演唱會,而不是1998第一次辦巡迴演唱會的張惠妹。學姊林文蘭用自在」來形容,我覺得十分貼切。

另一個指標,是謝國雄使用中文寫作的瀟灑態度。在現在這個時代,無論你是寫學術論文或商業文書,人們選擇關鍵詞彙時,其實內心是先想英文、再找中文。就算是行文時,你也不經意的會去想,這個字、這個邏輯如何用英文呈現。如果找不到能夠用英文清楚表述的事情,你可能會下意識地調整論點,只為了方便以英文表達。在《百工圖》,謝國雄已完全放下這種思想上的自我審查。

《茶鄉》時,謝國雄已有把純中文(或純台語)的字詞,從描述性詞彙,升級成具有分析概念的跡象。但我個人認為,2003的時候,謝國雄還沒講得很順 (或說沒有讓我看懂):這就是腦筋已經有想法、但身體還沒有反應過來。但在《百工圖》就不一樣了,謝國雄已經毫無顧忌地創造出很漂亮的對杖詞彙 (例如現身/隱身/變身」)。能夠毫無顧忌地採用這些詞,代表他已經放下這些侷限了。這個看起來很簡單的事,謝國雄也是用十年,才讓身體跟上腦袋。


我已畢業10年,已不知學界進展,《百工圖》是否是超越《製造甘願》的青出於藍之作,就由正牌學者來判斷。但我作為長期關注老師的鐵桿謝粉,我想我比多數專業學術工作者,更能辨識出老師寫作的細節變化,也更無拘束地品評老師的成就。因此,這篇文章可說是學術版本的angry translator,用俏皮的方式,讓更多讀者認識我的老師。

希望這篇文章,能讓更多勞動研究以外、甚至社會學以外的業餘興趣者,願意找這本書來翻翻。無論您的背景與興趣,都鼓勵各位拿這本書當睡前讀物看看。建議可直接看第三章~第七章的口述故事,這最好玩。質化研究的特色就是有很多故事躲在裡面,你一定會發現屬於你的驚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