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31日
美國紀行之五:殖民或現代化?—(1)
2006/8/30,
「殖民或現代化?」這個問題,是我前往美國的主要動機,但我明白我不可能在此趟旅程中就解決這個問題,不過我還是盡力嘗試。接下來這幾篇文章,我將利用各個特殊景點,從中切入我對這個議題的一些反省。各篇之間並沒有系統性的關連,甚至其中可能還有若干矛盾之處,但這正是反映這個議題有多困難,也反映了我的不成熟。無論結果如何,我還是盡力試試看。
本篇是這系列的第一篇,我將從圖書館切入。
紐約公共圖書館(New York Public Library),是紐約市的圖書館聯盟;這個圖書館聯盟並不是公家的,而是私人的非營利組織(當然來自政府的捐款超過50%)。這個圖書館系統有一堆分館,遍佈於曼哈頓島上;也有各種層級的分館,例如研究取向的研究型分館,也有社區型的兒童分館。
研究型的分館有四間,第一間就是座落於曼哈頓第五大道上面的「人文與社會科學圖書館」(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這間也就是電影「明天過後」中,那兩個小朋友躲進去的那棟建築物,這是他們的總館,也是觀光客比較多、出入人口比較複雜的地方:
第二間是座落於林肯藝術中心(類似台北的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的地方)的「表演藝術圖書館」(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for the Performing Arts),這件出入的人就簡單很多,多是學生,沒有甚麼觀光客。第三間是座落於曼哈頓島北邊的黑人文化研究中心(Schomburg Center for Research in Black Culture),這間因為時間的關係,我沒有機會進去。第四間,則是距離總館很近的「科學、工業與商業圖書館」(Science, Industry and Business Library)。
在這裡我要特別提的是,座落於麥迪遜大道上的「科學、工業與商業圖書館」(它的位置在這裡)。在這個圖書館裡面,我這個不輕易服輸的人,第一次打從心底承認自己真的跟不上別人;第一次切身體會到,我們真的不如人家好大一截。
我就先從圖書館的軟硬體講起吧。先就硬體來說,先看看別人的椅子跟我們差得多遠:
當然,我們可以說那不過就是椅子,代表人家圖書館比較有錢而已嘛。恩我也是這樣想,那我們再來看看其它的硬體設備。
下面這組圖片需要稍微說明。那一面牆是電視牆,播放的全部都是即時新聞;而那面牆是安排在圖書館內部的走道上,儘管畫面很多,但其實你站在旁邊完全聽不到聲音。至於照片中我圈起來的東西,是一個垂直喇叭,如果你站在那個喇叭下面,就可以聽到電視的聲音,而且那聲音的品質是非常好的,而一離開喇叭的「攻擊範圍」,人們就甚麼都聽不到(但其實那個喇叭仍然是在播放狀態的)。圖書館就用這個玩意兒,讓需要知道即時新聞的人不用離開圖書館,同時也不會打擾到其它讀者。
當然,我們仍然可以說,這不過就是他們的產品比較新穎而已、購買力比較強而已,這總是硬體層面嘛。這樣的看法我也是覺得不無道理。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來看看它的軟體吧。
在我抵達紐約時的這段時間內,剛好有一個小型展覽,在紐約公共圖書館聯盟中的展覽。該展覽的網站請看這裡,該展覽簡要展示狀況請看這位外國網友的照片集。
這個展覽是某研究團體的成果展示。該團體的組成成員,主要來美國本地大學的地理系教師,而他們任教的大學並非全屬於美國頂尖的大學院校,甚至其中好幾個成員的研究室,還不被允許收博士班學生;換言之,這是一支尚未被美國研究團體肯認的初生團體。至於這個團隊的研究主題,主要是在找尋「展示」(present)的技術,他們認為,在研究得出結論後,作者需要有更佳的展示技術,使其讀者可以更充分的理解作者的想法,據此,他們開始應用地理學的一些繪圖技術,拿來推廣到其它的領域。
這個研究群的研究主題並非他們獨創,例如台灣這邊,黃紀的團隊就使用GIS的繪圖技術來掌握歷次選舉的投票狀況;但是美國這個團隊切入的主題、展現出的技術,都遠遠超出台灣這邊的應用範圍,其成果真的讓我大為嘆息。
其中一個研究團隊問了一個問題:「到底甚麼是科學?」他們想要知道,能不能為科學下一個定義?換言之,他們想要知道科學的結構(the structure od science)長成甚麼樣子。而他們的作法,就是把所有的期刊論文(我沒看仔細是不是只限於美國本地的刊物,也不知道有沒有包括專書)通通丟進去(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學、藝術通通丟進去),然後看每一篇論文的相互引用狀況,畫出一個相互引用的map,結果,這個團隊就畫出了下面這張圖片:
這個圖片顯示,所謂「科學」的結構是一個環狀、沒有整體中心的圖形:有各自的區域中心(例如在自然科學中,數學、基因研究是中心;社會科學中,心理學跟社會學就是中心)。當然這個團隊的作法我認為是有一些問題的,但他們這樣的嘗試就很值得稱許。我由衷佩服他們的研究成果。
不僅如此,這支團隊在展示上也花了很大的精神。他們用一台投影機跟一個觸控式螢幕,讓觀眾可以自己選擇想要看「科學結構的哪個層面」。例如你想要知道跟自然科學有關的,按下去之後,投影機就會秀出跟自然科學有關的那個部分(就是下圖中,左邊的那個圖),同時投影機還會秀出,在自然科學方面,那些成果是哪些國家的貢獻(右邊的圖):
另外,還可以參考某位外國網友的這兩張照片:(1)、(2)。
我不曉得各位版友看到這玩意兒的感覺如何。我自己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真是充滿敬畏之心。「了不起」,是我當下唯一的感想。這個展覽團體絕對不是美國最尖端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都是2005之前的產物了),也不是當地學術社群認為最優秀的成果(不然他們不會還待在寂寂無名的地方),但光是這樣的跨領域合作成果,起碼就超越台灣10年以上。
直到這個時候,我才體認到,為什麼某些人、甚至老師口中,經常掛著「我們起碼差人家兩代以上」、「人家的XXXX作得那麼好,我們的XXXX卻是這麼差」的原因;直到這個時候,我才充分體認到,我的國家是一個落後人家起碼10年以上的第三世界國家;直到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我們在這邊這麼努力的作,結果竟然還是差人家這麼一大截。
走進「科學、工業與商業圖書館」的大門前,我是隻天不怕地不怕的初生小老虎;但走出圖書館大門時,我已經變成一隻眼中充滿恐慌、戰戰兢兢的小貓咪。
至於殖民的議題…?坦白說,在那當下,我早忘記這回事了。那股因為落伍而生的難堪、因為想要「毛頓」(modern)而引起的惱怒,早就把甚麼甚麼殖民的問題拋到煙銷雲外了。
我想,這種感覺,應該跟一百年前台灣前輩們去到日本東京,看到現代化大都會時的震驚、羞愧、轉而憤慨,並有「我也要我的家鄉跟他們一樣強」的衝動一樣吧?!在台灣脫離日本統治六十年之後,我在新的殖民母國最大都市裡頭的圖書館中,經驗到了日治時期的台灣人,目睹日本內地的先進之後,因而萌生的啟蒙、現代化的心理衝擊。
一百年前在東京找尋台灣出路的前輩們,那你們當年目睹如斯情景,作何打算呢?可否給晚輩一些指引呢...
2006年8月28日
美國紀行之四:種族大熔爐?
[2006/12/02補充,請注意,本文內容有許多偏誤之處,請務必參考文後的評論一同閱讀。在此感謝諸位版友的指正]
2006/08/28,
在開始之前,先猜猜看,下面這張廣告是在哪裡拍的?如果不是在這個版面上出現,我想多數人都會說是台灣的任何一個地方吧?事實上這是在紐約皇后區的法拉盛拍的(這邊聽說是台灣人的群聚地)。
美國是一個民族大熔爐嗎?答案是Yes還是No,就要看你對「大熔爐」的定義為何。如果你將大熔爐定義為「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住在同一個國家裡」,那我想美國確實是一個民族的大熔爐(不過用這種寬鬆的定義來看,那世界上哪個國家不是民族大熔爐?)。不過我相信,人們對大熔爐的界定,起碼是「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有共同的機會,作相同的事情,不分彼此的互動」。那麼美國絕對不符合上述定義。
以紐約市來說,每個地方的移民都各自分住,有各自的地盤:例如曼哈頓島的南端就是中國城、曼哈頓的北邊是拉丁美洲人的聚集地、皇后區的某個地方是中東人氏的聚集地、布魯克林的某幾個區域則是非洲移民的聚集地;來自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主要語言、不同的口音、不同的飲食習慣。
以上的狀況尚屬自然。畢竟人們總是習慣吃自己習慣的食物,使用自己擅長的語言,這還算是很合理的事情。
順道一提,你千萬不要覺得出國唸書就是要吃他們的食物、過他們的日子,融入他們的社會這樣才是好事。在實際的狀況是,在飲食生活習慣上,你可能會有些調整,但有些根本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是無法改變的,而那些習慣就會逼使你經常去同種族群聚的地方補貨,甚至進駐。以我自己來說,我沒有吃白飯我就會餓,一旦人沒有飽足感,很快就會很疲倦、很想回家,覺得自己撐不下去。我這個算是短時間的旅行,咬一下牙就過去了,但是在那邊唸書的留學生呢?回到自己母群體、甚至依靠自己的母群體過日子,是十分常見的事情。
以上這還是生活習慣的問題。還有常見的狀況是,許多去美國唸書、工作的人,他們根本上仍心繫祖國,去美國就是希望把自己練得強一點,好讓自己回家之後可以作更多的事情,講白一些,這群心懷家鄉的人根本沒打算在美國認識太多人、參加他們的party,根本無心融進美國社會。
其實我們只要看我們大學時代的僑生同學,看看他們在台灣的遭遇,就大概可以知道台灣留學生在美國的狀況:大一時,我們可能還會邀請他們一起來參加聚餐、烤肉,他們可能也會來,但到了大二大三,我們就不在禮貌性地邀請他們,而他們也似乎就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而加入他們自己的同鄉會了。理由很簡單:話題不一樣,關心的事情不一樣,而且還有語言上的問題,這都讓僑生很難融進、可能也不想融進本地的學生團體。
這群在美國的外國人,遭遇到的真正困境在於,他們經常遭受美國政府的二等對待。以曼哈頓島上的中國城來說,那個地方的髒亂真的不是台灣人可以想像的混亂(台灣最骯髒、最混亂的市集,大概都不到紐約中國城的一半混亂、骯髒)。中國的某些傳統市場的混亂程度,可能才能跟曼哈頓島上的中國城相提並論。儘管那個地方是如此的混亂、骯髒,但中國城從來都不在曼哈頓島的都市更新計畫裡面,傳說中甚有魄力、有能力清理時代廣場、重整治安的紐約市政府,卻從來不考慮好好的整頓中國城一下。
不僅如此,這其中還不只是生活環境骯髒的問題,還包括華裔非法移工在中國城中被剝削的問題。美國境內目前估計有大概兩千萬的非法移民,而一般的公司行號依法不能給他們工作,而且他們的英文可能也不夠好,無法在一般公司行號中找到工作,於是他們就只能窩在例如向中國城這類原鄉族群建立的城鎮中想辦法當個臨時工,偷偷摸摸躲警察度日。偏偏中國城中的老闆,也知道這群移工根本沒有任何公權力的保障,結果這群老闆就在中國城內,以自己原鄉居民為基礎,建立一座座的血汗工廠。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那我就不要住在中國城裡、少跟華人打交道就好了嘛。可是問題並不是那麼簡單。讓我們再次回想在台灣唸書的僑生同學吧。他們甚少留在台灣工作,一來可能是他們根本不想留在台灣,二來是因為台灣非常嚴格的外籍勞工的工作限制,三來是他們很難競爭的過本地的畢業生。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美國的移民身上:他們的英文不夠好,不僅在生活上很難打進以白種人為主的美國社會,在求職上也必須倚靠早期同鄉的協助。往好的方面想,你可以說這是同鄉關係引領的社會性鑲嵌所以讓他們可以在美國生活,但如果就勞動的報酬來看,資方就可以透過此種優勢地位隨意剝削「本是同根生、根本無處跑」的老同鄉。
看到這裡,你還覺得移民美國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
我們住在台灣,偶爾聽到有朋友說,他們的誰誰誰住在美國,然後暑假回台灣玩,然後他要去招待他怎樣怎樣的。我雖然很以我的國家為榮,但偶爾聽到「住在美國的朋友」的聲音,心理難免不起一絲「感覺」,那雖然不至於到羨慕,但起碼是覺得人家的生活總是比我們好一些吧?我想那個跟我講述的朋友,心中大概也難免有這種「感覺」。
但自從我去了美國一趟,親眼目睹中國人、台灣人在美國的生活處境,我不僅不會羨慕所謂的在美台灣人,我反而有些可憐他們。這不僅只是官方不照顧他們的問題而已,這背後還有很強烈的:「你只要不是白人,你就是二等人」的負面感受。其實以他們中高階的人的教育程度,他們回來亞洲其實是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而且也不用在異地被人家當成次等人。很抱歉我沒有辦法放上太「經典」的中國城圖片,因為你可以猜到,那些「經典」畫面出現時,往往也是不方便拍照的時刻。
我猜測,為什麼在紐約的台灣人會常常去皇后區的法拉盛(那邊號稱是台灣城啦,不過我覺得還是廣東人居多),也就是想透過原鄉人的共處,而暫時忘記那種身在異地的孤獨、差異感。儘管那個地方的氣味與聲音是那麼的讓人不適。
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我的臆測。紐約各個分區都有華人群聚的地方,其中有兩個規模是最大的:一個是曼哈頓島南端的唐人街(Chinatown),另一個是皇后區的法拉盛(Flushing)。而紐約市的地鐵是非常方便的,要搭紐約地鐵往返這兩個地方,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然而,有些華人開的公司,竟然就針對這兩個地點設計自己的公車。圖片請看下圖。
我那時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種公車的價格明明就還比地鐵貴,速度又不一定有地鐵快,班次肯定又更不密集,那幹嘛還要坐這種公車?最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的是,看起來搭乘這種車的乘客,並不全是沒有英文能力的中老年人,也有很多年紀看起來跟我差不多的上班族或家庭主婦。為什麼他們不搭地鐵,而要去擠這種公車?我當時百思不得其解。
現在想起來,可能就是那股同鄉感吧。
這篇文章所談到的種族問題,只不過是制度層次上的表面問題,尚未涉及這個議題真正讓外來者心痛的地方。下一篇文章我將試圖深入探討。各位版友將可以從我文章的品質看得出來,我對這個議題並不熟悉,但我盡力敘述這個讓我在美國過得相當難過的關卡,同時我也深信這也將是未來未來台灣必會面臨到的關卡。
-----
2006/08/29, 補充
我原先說要在下一篇文章中,談談我認為主族議題之所以讓我痛苦的部分。但是我寫了好久的草稿,但還是無法妥切表達我在美國的親身感受。因此我想還是請各位直接看藍佩嘉的〈泅游異鄉的失聲人魚〉,以及夏曉鵑的《流離尋岸》第一章(夏曉鵑的連結,只是其書的第一章縮減版,看本會準確很多)。至於我所謂台灣未來會遭逢的問題,請看藍佩嘉的這篇小文,看完您大概就知道我在指甚麼。
很早以前就讀過這兩篇文章,但是以前讀,就只是當一般文章讀而已,沒有甚麼太強的感受。當時只覺得藍佩嘉的文筆很好,夏曉鵑的自我揭露很感人,而且很佩服他們都可以把生活跟研究成果整合在一起。如此而已。但自從我踏上美國土地開始,這兩篇文章就經常在我腦中出現;回台後重讀兩篇文章,除了更加佩服之外,它們更帶給我心情上的感動與慰藉。
儘管我想表達的不完全與他們相同,但在現階段無法超越他們的情況下,只好請各位版友直接看他們的文章。
------
2006/11/06, 補充
關於華人在美,是不是「全部」都如我所描述的那個樣子呢?我的朋友Origin2與我有不同的看法。請參考:(關於美國或西方的)雜感二三語。
origin2認為,只要是移民,就一定是移出社會中社會經濟能力比較優勢的群體,而移出去之後,他們原本的資本,也會讓他們在移入社會之中獲得一定的生活水平;而且就算沒有比原來好,至少也不至於比原來差。
不過真的是這樣嗎?台灣本地的例子並不支持這樣的論點。
以藍佩嘉的發現來說,他發現菲律賓、越南的白領管理階層,去國外工作時,必須要作低一等的工作,例如從白領管理階層,變成家中的看護。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們在母國所擁有的資本,並不能轉變成為他們在新國度的資本:他們的學位不被承認,工作能力不被承認,工作經驗當然也不被承認,結果他們只能放棄去應徵原本位階的工作,退而求其次的去作比他們原本職位要低的工作。
就是因為這個現象,所以那些跨國移工的研究,才會經常使用世界體系理論,借用核心與邊陲的概念來描述這個現象:第三世界的高級工人跑去第二世界當勞動力當低階工人,第二世界的高級工人跑去第一世界當低階工人。
我對跨國移工的文獻不熟悉,只知道中文文獻提到的狀況,所以沒有美國的實際證據。而雖然美國社會對移民的相關法令,比台灣友善太多,但我「猜測」美國一定也有類似的問題,畢竟這種研究視角是從美國那邊學回來的,沒道理他們沒有只有我們有。只是我也相信美國現在的狀況應該沒有台灣現在嚴重,所以也不能說菲律賓人在台灣會遇到的問題,就等於台灣人在美國會遇到的問題就是了。
儘管我不完全同意origin2的論點,但仍強烈推薦諸位閱讀Origin2的文章,因為他舉了一些很特別的例子,指出本文的不足之處。
他舉出幾個職業類別(例如大學教授以及科學園區中的工程師),並認為在母國有這兩種職業的人,具有複製其階層地位的能力;而origin2還忘記說,現在美國政府根本就只提供這幾個類別有合法的居留權,剩下的他們根本就不要。這是事實沒有錯。
因此,若就類別上來說,我們確實可以說:「只要你可以拿到正式移民資格,移過去之後,若你可以還維持同樣的職業階層,你就一定會過得比在母國的狀況好。」這我完全同意。
我唯一感到不滿意、而還想要追問的:就是他們那個階層的人,真的可以維持同樣的職業地位嗎?還是說有掉下來一點點,只是就算掉下來了還是比台灣好?還是說掉下來很多,甚至比在台灣時還差?這個是我一直有,但是我沒有資料、無從探討起的問題。
以此補充與origin2交換意見。
2006年8月27日
美國紀行之三:移民天堂?
給我你們那勞累、貧窮,蜷曲擁塞而渴望呼吸自由的身軀,
可憐被遺棄在海岸的人群們,
交給我吧,
那些無家可歸的、顛簸流離的人們,
我在金色之門高舉火炬。
--自由女神身上的詩詞(中文取自廖元豪這篇文章的翻譯)
2006/08/27,
美國是一個移民天堂?
我想在台灣的每個人,都很熟悉美國好萊塢式的宣傳口號:美國是一個多種族、同時又是族群融合的國家。大家都是移民,都來自不同的地方,都是白手起家,成功致富的良好榜樣;而自由女神,更是人們歌頌勇氣、自尊與機會的國家象徵。我在台灣,雖然就知道這只是一個宣傳口號,但是到了現場,才親身體驗到那與上述口號完全相反的情況。
讓我簡單回顧一下美國的移民史。
美國主要的人口移入時間是在1924年之前,這段時間是美國移民的黃金時期。儘管這段時間被稱為美國的黃金移民時期,但仍然是有一些例外的:例如19世紀初,美國禁止從非洲移入黑奴、19世紀中,禁止從中國移入勞工。在這段時間,美國的主要移民多是來自大西洋的對岸:歐陸以及愛爾蘭。在那個時期(1880-1924 A.D.),自由女神所在的港口位置,也就一直是迎接移民、審查移民資格的所在。在當時,自由女神確實是有其迎接移民的象徵意義的。
到了1924年,美國移民法規有重大改變:從此時開始,非西方國家的移民,開始有配額限制。舉例來說,他可能規定中國的移民有1萬個名額,日本有5000個名額…,但是歐洲各國的移民並沒有這個限制。自從有了這個限制之後,移民人數大減,美國移民黃金時期也就告終。至此之後,美國的移民法規對非西方的移民就越改越嚴,越來越不友善:例如配額數字一直降低,審查條件越來越高…。到後來因為非法入境、滯留的外國人數越來越朋大,使得美國對入境審查越來越嚴格。當然,在911之後就更是困難了。
而自由女神像也從歌頌美國自由精神、歡迎移民的精神象徵,變成吸引遊客、創造稅收的國家級觀光景點。
本文只是簡單從移民法規的變化,來談我們對美國這個國家的幻想;下一篇報告的內容,將會介紹外來移民在美國的生活實況,以徹底毀滅人們以為移民之後就會幸福快樂的神話。
美國記行之二:曼哈頓
2006/08/27,
這篇文章所要介紹的,只是紐約市的一小部分:曼哈頓。
我並不是說曼哈頓就等於整個紐約,相反的,我的標題之所以用「曼哈頓」而不用「紐約」,根本上就是要區分這兩個東西。
因為「紐約市」是一個官方的行政區,真實在裡面生存的人,或許都自稱為紐約人(New Yorker),但是他們生活的地方與方式卻天差地遠。就好像住在三重市跟台北市東區的人,廣義上都是台北人,但兩邊的人穿的衣服、吃的東西,甚至講的笑話都不一樣。貿然的把兩種人都放在一起,所犯的錯就像是貿然的把曼哈頓跟布魯克林混在一起一般(其實兩區內部都有很大落差,這個以後有機會再提)。
以下我所提到的地名以及相關地理位置,對一般台灣的讀者來說,都是十分陌生的。那如果有進一步瞭解的必要,請參考google-map的這個截面,我相信應該有很大的幫助。
曼哈頓的地理方位
曼哈頓,是紐約市的一個區;紐約市,是紐約州所屬的都市。他們的空間關係請看下面這張圖:
上面這一大塊都叫做紐約州。順道一提,紐約州有自己的紐約州立大學系統(它是全美少見的州立大學系統喔),有名的分校就包括蕭新煌念的水牛城分校、蔡明璋的石溪分校、科志明的賓漢頓分校。
而紐約市就在紐約州東南部,是那個東南方那個長長的島(事實上,他的名字就叫long island)跟美洲大陸的連結點上面。那個連結點,就是今天紐約市的位置。下面這張是紐約市行政區的總範圍:
上面這張圖,可以看到五種顏色:中間那塊紅色的小島,就是鼎鼎大名的曼哈頓(Manhattan)。他東邊的那一塊黃色的叫做皇后區(Queens),東南方那一塊綠色的叫做布魯克林(Brooklyn),下面那塊淡紫色的叫做布朗克斯(Bronx),下面那塊很大的島,叫做史塔頓島(Staten island)。一般旅遊書上面講的「紐約」,其實就只有曼哈頓島,其他四個地方都是點到為止。其實理由很簡單也很充足,一般觀光客要看的,就是最精華、最美麗的東西,那曼哈頓島,就是紐約最精華、最美麗的位置,那當然就只要看曼哈頓島就好囉。只是,我們還是要記得,照著旅遊書上面的方式走一遍,你只有在曼哈頓島晃過一圈,並沒有看到紐約市的全貌。
曼哈頓島,是紐約市的核心,整個紐約市的發展,甚至美國的發展,都跟這塊小小的島有關係。以下我將試圖扣緊美國發展的歷史,介紹曼哈頓島的發展。我認為這是最能夠完整呈現紐約市的方式。
曼哈頓歷史
如同美洲的歷史慣例一樣,曼哈頓島的歷史起始於殖民力量的進入。17世紀中,荷蘭是大洋上的首號霸主。他們打敗上一代的霸主西班牙,逐次佔領了西班牙原先的殖民據點,並試圖開發出一些屬於自己的據點。其中有兩個新開發的據點,是我們都耳熟能詳的地點:1613 A.D.、荷蘭西印度公司佔領曼哈頓島南端,建立「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1624 A.D.、西印度公司佔領台灣大員,建立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下圖即為熱蘭遮城古繪圖)。
由於東西印度公司佔領這兩個地方的原始目的,是透過這兩個地方跟當地住民貿易,而不存在改造當地的企圖,因此這兩個城堡都建在靠近大陸的外島(安全考量),而且基本上是以井水不犯河水的態度來統治兩個城堡外的住民(當然傳教士不會這樣想)。這樣賺了錢就跑的商業管理原則,導致東西印度公司統治這兩地都將近50年,但幾乎沒有為該地留下任何都市規劃,「新阿姆斯特丹」(即曼哈頓島)是如此,「大員」(即台南)亦是如此(下圖為新阿姆斯特丹的古繪圖)。
17世紀中,英國這個新崛起的海上霸主,開始想要吃掉荷蘭,於是英國開始攻擊荷蘭的殖民地,而「新阿姆斯特丹」就是雙方爭奪的重要地點。終於在1674年,荷蘭正式放棄「新阿姆斯特丹」,而曼哈頓及周邊地區的名字也被英國人改為「新約克」(New York, 中文慣稱紐約)。在這之前(1661 A.D.),因中國海盜鄭成功的突襲,而失去了這個已經成功從轉口港轉型成生產據點的大員。英國佔領曼哈頓島南端之後,開始向北擴張:拆除城牆、開始有道路規劃,到了18世紀,整個曼哈頓島的人口密度就已經很高了,靠近曼哈頓島南端的布魯克林地區(即今天被稱之為Brooklyn height的地方)也已經有完整的城鎮。
整個18世紀,紐約仍然是一個轉口港,主要交易的原料就是南方各州的棉花(請記得,那時的「南方」,僅僅只有阿帕拉契山脈以東的地方),而曼哈頓島南端的華爾街,就是當時交易的主要場所。由於交易的數量實在太龐大,但是現金交易實在太麻煩,於是各種金融技術就在這裡開發出來,今天銀行的各種金融操作原則,都是在18-19世紀時奠定下的(下圖為2001前,世貿大樓被爆頭之前的曼哈頓島南端)。
當時,參與轉口貿易的海港有很多,例如鼎鼎大名的波士頓,然而當時的曼哈頓是轉口貿易作得最大的,當時曼哈頓島就充斥著一群白手起家、因為作轉口貿易而變成超級好野人的暴發戶;全世界的暴發戶基本上都是同一個樣子:沒受過太好的教育所以難免會粗魯無禮打不進高級社交圈,可是偏偏他太有錢所以可以拼命拿錢去換社會地位。這樣紙醉金迷的生活,當然不會被比較老派、受過良好歐陸傳統身世教育的波士頓商人看不起。當然曼哈頓島南端的這群暴發戶也看不起老派的波士頓商人,覺得他們是老摳摳,總會被他們幹掉。這個就是所謂New York vs. New England、也是今天被過度炒作的Yankee vs. Red Sox的敵對情結源起。下面這張照片,清楚說明此一情結並沒有隨著時代變遷而消逝:
在那個作轉口貿易的時代,想當然爾,曼哈頓島上的貧富差距相當然爾是非常巨大。但是我不熟悉這方面的文獻,所以也只好略去不提。當時的有錢人,就離開當時相對上繁榮、但是也比較烏煙瘴氣的南端,而向北找尋他們喜歡的地方,那時候有錢人的群聚處,就是今天的第30街到第50街之間的第五大道周邊地帶。曼哈頓島大致的道路結構,分南北跟東西向,南北的叫大道(Boulevard),東西的叫街(street);「大道」從東到西,總共有11條大道;「街」從南到北,總共有264街)。簡要交通狀況可參考下面這張簡圖:
18世紀末,美洲大陸發生了嚴重的政治爭議:即英國政府要向美洲殖民地徵收貿易稅。當時曼哈頓島上的商人,並不支持大陸會議的革命作法。他們是商人,只想賺錢,對這群暴發戶來說,白花花的鈔票比自由民主重要多了。而後來曼哈頓島很快就被英國佔領,這群商人也無所謂,反正他們繳點稅,英國人就不會管他們了。
19世紀中,美國爆發南北戰爭。這次戰爭,曼哈頓的商人雖不支持南方脫離,但也不支持北方掀起的戰爭,畢竟戰爭必然會影響到曼哈頓島上的轉口貿易(別忘了曼哈頓的主要出口貨物,就是南方的棉花)。結果好死不死,歐洲那幾年剛好小麥欠收,而美國西部也逐漸開發、有出產一些小麥,因此曼哈頓島在南北戰爭其間,不出口南方的棉花,改出口西部的小麥。這個出口原料的改變,引領了曼哈頓商人遊說政府開發當時還沒有大規模開發的大西部。
南北戰爭之後,美國政府在曼哈頓島商人的遊說下,開放各鐵路公司(當然是由曼哈頓商人籌資的公司)自由建造鐵路;結果整個19世紀下半頁的美國歷史,就是曼哈頓島商人為首的鐵路公司跟當地民眾、原住民對抗的血淚史。其次,又因為建造鐵路需要大批廉價工人,以及美國官方禁止從非洲進口「工人」,於是商人們便從南美洲跟東亞,買通地方官吏,在半利誘半強迫的捕捉大批「工人」前來。開發大西部的荒野精神,是所謂美國所稱的美妙的西部開發史,只是這段歷史並不包括我先前提到的這個部分。這段歷史,以及他們的表現方式,我們經常可以在一些好萊塢電影裡可看到(例如成龍的「西域威龍」的呈現方式,更是符合現代美國人對東方人的刻板印象,甚至也是反映了美國人對當時歷史的認知方式)。
下面是John Wayne的銅像:
下面是成龍在ShangHai Noon這部賣國片的劇照:
二十世紀初,大英帝國的軍事實力雖已一去不返,但其金融實力猶存,因此大西洋兩側的經濟中心仍然是以倫敦為中心。這時曼哈頓的交易範圍,仍然是以美國本地跟外國的交易為主,但儘管仍屬區域型金融都市,但其交易的數量已經是世界首位。其次,曼哈頓島中南端,開始聚集了一票年輕的藝術工作者(這一區也就是今天的soho區),現代藝術是他們共同的偏好,而音樂劇(Musical)更是他們熱切投身的產業。這群人慢慢創造了一個藝術社群,爾後這個社群成為當代藝術的主要誕生地;而這群人也不斷滋潤當時還初初萌芽,不知他們感興趣的表演形式,即將在半世紀之後成為世界知名的百老匯(Broadway)。第三,美國的棒球運動在此時開始職業化,但建制仍相當草率。但當時New York Yankee已經建立,而鼎鼎大名的Babe Ruth也已經進駐洋基球場了。下面是某個在台極有名的百老匯音樂劇以及某個在台極有名的球場:
在這之前,「紐約市」這個行政區其實一直都只有曼哈頓島而已,直到這個時候,紐約市也把剩下的四塊地區收吶進去,今天紐約市的行政區規模,也是完成於這個時期。
二次戰前,美國吸納了大批德裔流亡學者,這群學者絕大多數都留在東北地區,留在曼哈頓島上的比例更是高(例如紐約新社會科學院(new school of social research)的源起,就是為了安置這群猶太籍流亡學者而成立的學校)。後來這批人多留置在曼哈頓島南端的soho區裡教書寫文章,因而也留下了一般人認為是垃圾、但卻是左翼憤青眼中的古蹟。下面這張照片是任教於New school、以「極權主義的起源」一書聞名的學者: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當然她出書時,面貌已經變很多了,不過我們只要記得她曾經有過如此美麗臉孔即可)
二次戰後,由於美國國際地位無人可敵,曼哈頓島的份量也大舉提升,連聯合國也都放在曼哈頓島上頭。曼哈頓島對世界的控制力,就如同美國對世界的控制力一般:隨著腹地擴張而成長、隋著戰爭勝利而飛騰。
以美國當前的軍事能力與未來投資來看,我想未來50年之內,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能以單一國力打敗美國,因此我預言未來半世紀,將沒有任何一個大都會有取代當今曼哈頓島的政經實力。曼哈頓島上頭的一舉一動,仍將繼續影響全球的各個地方。下圖是聯合國大樓:
我必須再次強調,曼哈頓並不能代表紐約,而上述的歷史介紹,事實上也沒有呈現曼哈頓島上的真實生活(這正是下一篇文章的主題)。但是我認為,無論是對在台灣的朋友,或是對即將要去紐約旅行的朋友來說,認識該都市的歷史變遷仍是必要的;事實上,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多數前往紐約旅行的人,多半也都不知道、也沒有機會得到這些資訊。因此,我仍然作了這個慣時性的整理,希望對人們有些幫助。
PS. 我的文章向來很長,因此真的有讀完的版友一定不多。而在我沒有辦法壓縮文字的情況下,我試圖用大量的圖片,讓文章的顏色、感官刺激多一些。我這幾篇文章都有往這個方向嘗試,這篇文章大概是最極端的了(主因是文字真的太多)。我不知道放這麼多圖片,是否反而產生反效果?這還要請有看到這裡的各位版友,給我一些建議呢。
2006年8月22日
美國紀行之一:美國概述
2006/08/22,
非常高興我回台灣了。
我相信版友們應該有注意到我改了版名。改版名這件事情關係到blog的定位問題(相信本版的長期讀者,都有注意到本版文章的調整)。這件事情我將會在兩個月後、即一週年回顧中仔細申論我對我自己、以及這個blog的想法。在此就先回歸本篇文章的主題,不在版名上多廢話。
接下來本blog將會發表一系列關於本次旅行的文章,我將先從美國的總體歷史的簡介開始,逐次切入我先前提出的問題,並帶入我無意中發掘出來的問題。本篇將從美國的總體歷史開始。
前言
美國在地理上,有大平原(中西部:如德州)、有高山(洛磯山脈:科羅拉多州),也有美麗的海岸地帶(東西岸:如加州與羅德島),而我這次進入的,是美國的東海岸。但是美國東北的特別之處,並不在其自然景致,而在於其人文環境:它是西方文明進入美洲大陸的起點,因而保留了殖民時期的歷史景觀;但同時他又是當今世界的政治經濟甚至是知識中心,因而他也有著當今世界上最寬廣的都會帶。
在開始之前,我需要簡單介紹美國的歷史發展。
美國歷史
美洲的原始住民起源甚早,但他們並不是美國政府建立自身國族意識的組成因子,因此美國政府只有保護他們,但並沒有發揚他們。美洲原住民的歷史至今只出現在博物館中,在官方的正史中只有一筆帶過。美國的國家正史,將美國(以及美洲的起點),起始於殖民力量的進入。
17世紀,荷蘭西印度公司佔領今日紐約市的曼哈頓島南端,跟當初他們佔領台南的目的一樣,將之定位為一個轉口港,主要目的在於利用該地跟美洲住民貿易,但沒有長久定居該地的企圖。17世紀末,英國進入美洲,除了搶下荷蘭既有的殖民地外(即曼哈頓島南端),也開始在美洲東北各地與英國氣候類似的地方墾殖(例如麻州、康乃迪克),開始有搬遷家屬來美洲,有在此長久定居的計畫。除了留下大量英國式的地名外(例如New York、New Hampshire、Cambridge),也將原本西歐的生活習俗帶進美國:例如各種的基督教派(我瞭解多數人對美國都不甚了解,而我多數中譯名詞都留有英文原名,大家可以去GoogleMap或是wikipedia查,這會大有助益)。
18世紀中,大英帝國與美洲殖民地的住民在財稅徵收上起衝突(請注意衝突的稅項是關稅而非人頭稅,這清楚顯示革命提倡者的階級身份),雙方關係交惡:起先始自於一政府與民眾的小型衝突,爾後知識界投入、以及商界的財務挹注,最終產生獨立宣言,而北美十三州也成功引起歐洲各殖民地國的矛盾,成功掩護美洲殖民地的軍事行動。
請記得所謂的美洲獨立戰爭,只是當時整個國際政治的一環,當時國際政治的關鍵點是英法的對抗。因此法國介入獨立戰爭,只是法帝國削弱英帝國的手段之一,當時國際上的主戰場、真正投入資源的重心並不是北美13州,而是從西印度群島一路延伸到地中海南端的海上爭霸;而在美洲陸上抵擋英帝國攻勢的軍隊也不是13州的民兵,而是法帝國的正規軍。
就現實來說,北美十三州可以打退英國,並不意味著成功驅逐了歐洲勢力、不意味這樣就成功建立一個屬於美洲的國度。美洲可以脫離英國這個歐陸帝國的統治,基本上仍是倚靠歐陸帝國(法國)的協助來完成的。一般的美國正史絕不會把這個放進去,畢竟這段歷史不是那麼美麗。
接下來19世紀前半段,就是美國的內陸擴張史。這段擴張史,直接顯示著其國家力量的強弱以及施展對象。他們一開始先解決沒有甚麼抵抗力的原住民,把原住民通通移居到一個保留區裡面(就是今天的印第安那州),至於剩下的就想辦法讓他們消失。於是他們越過阿怕拉契山脈,進入沒有人跡(其實應說是原來有的都被殺光了,所以沒有人跡)的中西部平原,接著打敗日暮西山的過氣歐洲帝國西班牙以取得佛羅里達,並運用其美洲影響力,讓「德州共和國」(Republic of Texas)自行加入美國。並在南北戰爭之前,打敗英國與墨西哥,取得洛磯山以及西海岸。
進入19世紀後半段,美國的國力已經延伸到海外:他們有意願從俄國那邊買來阿拉斯加,並建立自己的遠洋海軍、可以打開日本的門戶、介入中國事務,甚至遠在東南亞海域打敗西班牙海軍(搶來波多黎各、關島還有菲律賓)。我猜測夏威夷大概也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才會選擇自行加入美國。
下面這張圖,是美國國土的擴張記實。這張圖片在高中大家都看過甚至背過,但我相信沒有經過這樣的介紹,人們應該很難瞭解這張圖片背後的慘烈意義。
至於在對外關係上,在20世紀之前,美國都是主動介入海外事務的,但到了20世紀,美國的影響力已經大到不得不介入國際事務。而其影響力我也不需多說。歷史介紹可到此告一段落。
我這次前往的美國東北部,是美國正史認定的歷史源起地,例如波士頓、費城這種常被提及的歷史名都,這幾個地方被美國官方認定為美國精神的誕生處,是低年級教科書中「自由」、「解放」的代名詞。不過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下一篇文章再說。
美國政治
美國的政府由三權組成,理論上三者平行,實際上總統是真正的主要權力實行者。美國的民意代表單位長期由兩個政黨組成,只是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代表團體。今天的兩個黨一個是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一個是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共和黨的政治立場較傳統:支持槍枝合法化、反墮胎,支持者多以白人、男性為主;民主黨的政治立場較為前衛:支持墮胎、反對槍枝合法化,支持者也較多有色民族、女性。在今天,美國媒體習慣以紅色來代表保守陣營的共和黨,以藍色代表自由陣營的民主黨。
2000年之後,紅藍各自的支持群眾嚴重對立,在911之後雖然稍微衰減,但對立氣氛並未消失;而在選民的投票數據更是清楚顯現這種對立:東西岸的居民是民主黨的鐵票區,落機山區以及大草原帶是共和黨的鐵票區。請見這兩張取自wikipedia的圖(這兩章圖看起來很不一樣,但背後的計算原則是相同的,所以放在一起並不是我惡搞)。
2000年的:
2004年的:
這極端的對立在美國是很熱門的政治問題,相關的政治評論書籍多如牛毛。其中涉及的問題除了實務政治上的選舉勝敗以外,也包括了一些很重要的研究課題,例如:為什麼以低薪工人為主的中西部,反而會把票投給一個偏向大企業利益的共和黨?在這裡我只點到為止,不再多談。
我這次旅行的區域,位處於藍色的大本營:從北部的新罕布夏(New Hampshire)、麻賽朱塞(Massachusetts)、羅德島(Rhode Island)、康乃迪克(Connecticut)、紐約(New York)、紐澤西(New Jersey)、賓夕福尼亞(Pennsylvania)、迪拉瓦(Delaware)、馬里蘭(Maryland),到哥倫比亞特區(District of Columbia),全都是民主黨的大本營。在2000、2004的總統大選中,民主黨光在這幾個州就拿下超過110張的選舉人票。
對投票記錄有興趣的版友,請參考CNN的整理:2000年的數據、2004的數據。2000的數據目前只保留到州層級(state),2004的則還保留到郡層級(county),無聊的版友可以點進去查查看麻州的boston跟cambridge這兩個郡,看看Kerry是怎麼屠殺Bush的…。
想想台灣
這篇文章表面上是在介紹美國這個國家,而我企圖透過這篇文章,將美國官方教科書以及好萊塢宣傳品中不存在的事實,刻意突顯出來。在這裡我想要簡單問的是,那我們能不能用同樣的觀點來分析台灣的正史呢?畢竟這才是我旅行的原始目的。
這個說來話長,而本文已經超過我預期的幅度,因此也只能留待下一篇文章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