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來看,吳泉源終其一生的任務,就是挖掘產業技術中的人文成分,捕捉人文思維對於產業發展的潛在影響力,並以最有效的表達方式,將觀念植入台灣人腦中。
必須放下吳泉源的特定職稱,而從他嘗試引發思潮的角度來評判他的貢獻,較能精確指出吳泉源的價值。
"引爆趨勢(The Tipping Point)" 這本科普讀物,作者探討為何有的人事物會引發流行潮流,有的不會。作者的結論是,必須同時有三種人,才會發動浪潮:
第一,要有專家(Maven),打造、並持續更新知識體系。第二,要有能穿透不同人群、行業、地域的連結者(Connector),讓資訊、思考思維打破人群界線廣為散布。第三,要有傳教士,以永遠熱情、無可救藥的樂觀來感染他身邊的人。
三者之中,最重要的,就是連結者(connector),連結者影響最大,也最罕見。作者舉例,美國獨立革命發起的前一晚,有兩個同樣心懷熱情的人、同時得知英軍情報,同時出發,沿路宣傳。其中一人,隔天凌晨就整出一支軍隊來跟英軍對抗;另外一個人同樣跑了一整晚,但船過水無痕,沒人搭理他。
這例子說明,團隊內若有一個連結者,你有機會改變一場戰爭的結果。
其次是專家(Maven),任何一個思潮要浮現,都要有人在無人聞問時,一個人在角落默默耕耘,忍耐無人搭理的孤寂。風潮引發的那天來臨時,這個被冷落許多的人,又要能無私利他的貢獻他的專業,不在乎自己可以得到多少的回報。
第三是傳道士。我翻譯成傳教士,其實書中原文叫做salesman, 但華人世界有士農工商的位階偏見,對Salesman的理解跟西方幾乎是相反,若原文照翻,反而讓華人誤解真正意涵。故我自作主張轉譯成傳教士。
傳道士具備無比的感染力,任何人靠近傳教士,都會被感動到覺得世界充滿了希望,全身充滿力量。明明所有條件都相同,但聊完天之後仍覺得自己可以解決所有難題,因而起身行動,帶來改變。
假設三個特質的個別滿分是10分,總分是30分。一般人若能得到10分,就算是一個合格工作者;若能得到15分,應該就是個合格的基層主管。而我保守評估吳泉源應該是20分起跳,而且三個面向相當均衡:
第一,吳泉源是頂尖的連結者,他一個人就有四個獨立而斷裂的人際圈:
在校內,校務行政上,吳泉源是一個有想法、有辦法、也有肩膀的主管;他會設定他想要打下的戰略目標,然後軟硬兼施的找資源,最後榮譽毀謗一肩扛起。不像一般讀書人,怕弄髒手、或弄髒名片,扭扭捏捏的欲拒還迎。在產業界,他一個人串接了好幾個不互通的行業,無私的轉介資訊,擴大資訊的影響力。他的辦公室,業界朋友門庭若市。在媒體業,他寫專欄來創造議題,以自己的專業形象帶來的能量,去影響主流媒體的寫作方向。在大眾溝通上,他從不吊書袋,也試著用多數讀書人沒想過、或覺得太輕浮,但其實是做不來的表達方式(例如紀錄片),去做知識散布。
從吳泉源的公祭,就看得出他的多元風格;致敬的人各行各業都有,致敬方式也千奇百怪。這就可以知道吳泉源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模樣。我估計各位哪天百年之後,你的告別式絕對沒有那麼多花招。
多元而開放的積極拓展思維,是吳泉源的第一個特色。
第三,吳泉源也是社會學的傳教士,我2004年在清大念社會所時,班上 "所有" 從大學部直接往上讀社會所的同學告訴我(請注意,是 "所有" ),他們"都是"因為吳泉源的關係,才會念社會學研究所。我個人並沒上過老師大學部的課,我不知道老師在大學部教授課程的說服力。但我知道,我有許多同學在碩士論文寫作時遇到困難,進去吳泉源研究室之後,吳泉源會激發出你內心的能量,出研究室之後,忽然間就覺得自己一定克服萬難!
學生離校後,他會一路照顧學生,從學生在校,一直顧前顧後到學生找到工作、在業界升遷。包括我自己,我踏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在財訊當記者),也就是吳泉源老師幫忙引薦的。只要你找上吳泉源,他永遠不會say no。永遠熱情、充滿感召力的外在個人特質,是吳泉源的第三個特色。
吳泉源的專業知識、行為舉止,以及正向心態,組織裡能有這樣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用產業的詞彙來說就是非常值錢。我曾問過吳泉源:是否考慮去業界試試?我知道不只一間公司徵詢過吳泉源去業界的可能性;或至少考慮轉調政府。老師只跟我說: "把學生教好很重要,我們要把書教好。"
吳泉源最終還是選擇以清華教師,作為他一生的自我定位,把自己所有的能量都留給學生。而他確實也在人生志業的崗位上奮戰到最後一刻。
只是,清華大學的學術體制,只承認這三者的其中一個,也就是專家(Maven)這個層面。另外兩個,清華大學就靜默不語。持平的說,好組織跟壞組織的差異,其中之一就在於組織者知不知道複製運用吳泉源這樣的人才。
就以"引爆趨勢"這本書來說。這本書出版於2000年,同年就有中文版上市。這本科普讀物精簡的引用大量而有價值的社會科學成果,對人思維的改變,遠大於一堆為了發表而發表的空洞論文。但我在念書時、甚至過去這15年,我沒在大學部社會學書單中看過這本書。從社會學界如此漠視這本書(或說漠視這本書想傳遞的觀念),吳泉源的多元成果完全被漠視,也就不意外。
清大畢業後,坦白說,沒太多理由可以回學校探親,十分幸運,吳泉源老師是我少數在踏入業界後,還保有互動的少數幾位老師,而且與吳泉源的互動,更多於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們的互動已不拘泥於師生關係,更多是相互切磋交流各種資訊、觀點。老師過世前幾周,我才剛跟老師碰面,還彼此交換了最新的讀物以及最新的想法,既覺得任務困難但又興奮。
老師驟逝,Line的討論從此停止。心裡有一塊從此空掉了。既是悼念無法再與老師相互討論產業的走向,也是哀悼似乎沒有理由再回清大社會所探親了。
但老師逝世,不應如此被動、不應自怨自艾,心態如此沮喪! 我們作為學生,應要強打精神去想:我們能從老師的最後一堂課,得到什麼生命教育?
我個人是有兩個體會:
第一,老師示範了三種不同角色。那是他厲害。但要求每個人像他一樣可以分飾三角,並不實在。比較務實的方法是:這三種角色中,哪個角色最適合自己、你最能發揮?是有開闊心胸,積極打穿差異人群鴻溝的多元積極思維;或是能夠忍受孤獨、一舉成命之後還能保持利他精神;或是無論自己遇到什麼困難,依舊保持開朗笑容,以熱情感染力來鼓動身邊人往前邁進。無論是哪個角色都好,我們用自己最擅長最有把握的東西,繼承老師的精神。把愛傳出去。
第二,若干年後,少數同學會回到清大,繼承吳泉源的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無論有多少消磨熱情的日常工作,保守的組織規約多麼難以忍受,務必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消滅掉二十年前掐死吳泉源的制度。
真實世界拚搏若干年,我已認清稍縱即逝的亮眼流星,看似華麗而尊爵不凡,但不會改變任何事情。必須以有手段爭取盟友,建立長久抗戰的資源基礎,要有強大心理素質,承受過程中的各種羞辱與挫折,身體浸在醬缸但腦袋仍清醒,不被環境而徹底同化,最後認清自己的條件與實力,務實的微調、改變制度上的缺陷。只有兼具理想與理智,才有機會真正改變局勢。
吳泉源老師已離世,期待吾輩善用老師最後給我們的教誨。由點、由線、由面的影響世界,用個人的熱情利他以及組織的理性動員,讓吳泉源老師用不同的形式繼續影響這個世界。
謹以此文悼念吳泉源老師,也與吾輩相互警惕。
2 則留言:
吳老師始終以「也無風雨也無晴」情愫踽踽獨行;然而,確實也是不孤獨的,因為你們’所有‘的相識者都是他的知音,他總是興高采烈地談論者與大家的感人互動。
謝謝您們在吳老師的傳教道上這麼傑出,他很享受與感恩與大家的互動。
我能轉貼您對吳老師的觀察嗎?我是他在美國念書時的學弟。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