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0日凌晨3時,台灣一艘載著釣客的小漁船「聯合號」,跑去釣魚台列嶼歡樂垂釣,被日本海上保安廳強制驅離,在驅離過程中,聯合號被撞沈。日本方面隨即將台灣人民救上船,釣客先行送回台灣,但將船長在內的三名船員在沒有律師及台灣外交人員陪同的情況下留置偵訊,直至6月14日下午,所有船員才回台。
中華民國政府的危機處理能力,在這件事情上可說是徹底失敗:包括各部會沒有統一步調、救援的速度與行動極度痴緩、採取的立場顛三倒四…。雖然錯誤很多,且這個新政府沒有得到我的選票,但我個人都還可以原諒,畢竟再怎麼說他們都只是一個上台不到30天的新團隊,而且整個團隊在這支前都一直把主要能量放在對中國問題跟物價問題上,那釣魚台問題忽然繃出來而顯得手足無措,因而出現失敗的緊急處置作為,實為非戰之罪。這些錯誤我雖不能接受,但也不會予以苛責。
我不滿的是中華民國政府在出了大包之後,並不打算承認自己有錯,而試圖訴諸民族主義來遮掩它們的失當處置。讓我最失望的是,這個號稱在外交問題上以務實、柔軟為訴求的政府團隊所提出的緊急處置方案,根本就沒有如他們聲稱的「擱置爭議、面對現實」這種講來大家都舒服的外交詞彙,而是「不惜一戰」這種極度情緒性的選舉語言!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重新瞭解一下釣魚台列嶼牽扯出來的恩怨情仇:
釣魚台的新仇舊恨
釣魚台是琉球群島裡面的一環。1945年美軍發起沖繩島戰役,佔領琉球群島後,美國就長期佔領琉球群島,一直到1972年才把這個琉球群島行政治理權交給日本。
琉球群島就是台灣到日本的那串島練,長成這個樣子:
但問題是美國人是憑什麼把琉球移交給日本?日本人是根據什麼理由聲稱它們擁有琉球群島的主權?這是有一些討論空間的,中華民國大可以就國際法去跟日本吵,看看誰擁有琉球的主權。當然吵贏的機會是非常小的,但中華民國卻可以透過在這個議題上的吵鬧,拉長戰線,去交換一些我們想要的獎品回來,例如漁事權利。但是當時而中華民國的主要外交問題是聯合國代表權問題,而不願意為了這個跟美日撕破臉,所以在移交時就沒有反對。爾後日本政府因為已經擁有琉球群島了,他們就進一步推論「因為釣魚台隸屬於琉球群島、而日本擁有琉球群島,所以日本擁有釣魚台」,就大大方方的把釣魚台給吃下來,派著它們的護漁性質的巡防艦常駐在釣魚台群島周邊了。
釣魚台列嶼在這裡:
在台灣方面,中華民國政府對琉球問題沒有意見,連帶著官方對釣魚台問題也不能表達太多意見,而只能透過間接放任,或是透過國民黨的外圍團體、人士來暗地鼓勵民間的抗爭,來表達中華民國的聲音。這大體上就是1970年代保釣運動的原初背景。
儘管保釣的聲音喊得很大,但實質上台灣當局是沒有政經實力去跟美日撕破臉去聲稱自己擁有釣魚台的主權,最多最多也就只能爭取實質漁權──因為台灣在國防上完全仰賴需要美日的協同防衛,同時也不想讓中國可以藉機挑撥台美、台日關係,更重要的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四面開戰,而台灣的東半部就是台灣軍事上的大後方,我們重要的軍事力量都投注在西半部(這幾年來還把戰線延長至南沙群島),根本就沒有多餘的軍事力量可以投注在台灣的東北上(更何況對手還是東亞軍事力量最強、而且非常熟悉台灣軍事能力、武器參數的日本自衛隊)。
這個道理歷任政府都一清二楚,但是台灣民眾不能接受自己的一塊土地(其實絕大多數台灣人根本不知道釣魚台在哪裡)莫名其妙被幹走,所以也不能表現得太軟弱。結果又不能一口氣拉高問題層級,從外交談判來解決,也不能降低層級,變成漁事問題來解決,結果就是僵在那邊,進退不得。
漁民眼中的釣魚台
以上是國家對國家的互動狀況,但實質上在火線上討生活的漁民們看到的可不是這樣。漁民們不懂、也不在乎主權是什麼挖糕,它們只在乎哪裡有魚可以抓,而他們知道,釣魚台那邊雖然有兇狠的日本巡防艦,但也有很多魚。
這群真的是已經五窮六絕、窮到什麼都不怕的漁民們,在台灣近岸漁場都枯竭之後,被迫離開自己國家的漁場,往別人的地盤去捕魚,只因為別人的漁場很豐富。例如每年到了黑鮪魚季,屏東的漁民就會不知不覺的進入菲律賓管轄的海域抓魚,同樣的,釣魚台列嶼也是一樣,一樣有一堆實在是窮怕了的漁民,不管是自己親自捕魚、或是載著釣客過去,總是勇敢的在日本巡防艦的眼皮下抓魚。
在之前,台灣常有漁船被菲律賓海軍扣留,理由眾說紛紜,有人說是菲律賓或是印尼海軍根本就是海盜,跑到公海上抓一艘船回港,然後打電話叫家人贖錢;但一般來說,問題還是出在我們的漁船太靠近對方的海域了,它們扣我們的船、要家屬付贖金當然是不對,但我們的漁船自己跑到人家家裡去撈魚,這樣的說法就站得住腳?
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釣魚台海面,雖然日本人受限於主權未穩定,所以沒有菲律賓人那麼帥氣的直接把船拖回家敲竹槓,而就只是驅離而已。不過釣魚台的問題因為主權不清,所以稍微一點事情就會引來很大的關注,例如2008年6月初的沈船事件就是這樣。
務實才是王道
在這邊我不想再去申論這次危機處理的失當之處,畢竟忽然發生這種事情,總是會讓人手足無措的。我認為我們大可以把眼光放遠一點,不要侷限在撞船事件上。
我認為台灣人應該要認清的是,釣魚台其實從來都沒有過釣魚台的管轄權,那塊小小的土地一直都不在中華民國的手裡。昨天是這樣,今天是這樣,明天也是這樣。當然我們這樣保持吵鬧,可以保持我們在談判桌上的籌碼,只是這樣會讓問題更複雜,讓雙方都沒台階下。
比較合適的作法,還是放下主權層次的爭議,直接就低層級的漁事問題展開談判,這樣也比較務實。
當然,要壓得住台灣內部的民族主義並不容易(尤其保釣人士又多半是馬英九的支持者時),但是一個有擔當的政治人物本來就是要壓抑住自己的喜好,而只根據國家利益去考量,並試著以國家利益為根據去說服民眾。如果只是順著自己所意、或是人云亦云,順著百姓的聲音來作,那這樣的政治人物要嘛就是公器私用,用國家的名義遂行自己的仇恨,要嘛就是看起來討喜,但不會有的歷史地位。
請將日本當成中國來對待
馬英九在選前,一直試著告訴大家,他很柔軟,他很有彈性,不管是外交或是內部族群融合上都是一樣。這樣柔軟的身段,在面對中國時更是展現無疑。柔軟很好,但我感到不諒解的是,為何對台灣假想敵的中國可以如此柔軟,但對跟台灣國防最重要友軍的日本,卻是如此強硬?讓我把差距點得清楚一些:面對中國,中華民國政府可以「擱置一個中國爭議,就實質經貿問題展開磋商」,但在釣魚台事件上,就是「絕不讓步」、「不惜一戰」。
極度重視陸客來台觀光,一直寄望陸客可以刺激經濟的新政府,為什麼從來都不會害怕因為釣魚台事件而得罪日本觀光客、從而拖垮台灣經濟呢?再怎麼說日本觀光客的數量及消費能力都是來台觀光客裡的第一名阿!奇怪的是,同樣的邏輯,新政府只會用在中國身上,不會用在日本身上?
如果新政府可以將面對中國的友善態度及積極、柔軟的身段,拿來用在日本身上,那問題就解決大半了。面對台灣最大假想敵的中國,新政府可以放下黨內的派系歧見,來營造完美的對話氣氛,並要求相關部門修改所有的相關法令,來解決經貿開放有關的相關規定,甚至連雙方的國營企業都可以正式合作(例如台灣中油(CPC Corporation)跟中國的中海油(CNOOC Limited. 0883.HK)的「台潮石油合約」),那麼為何中華民國政府在面對東亞最重要友邦的日本時,先前的柔軟身段就全不見了?
講到最後,還是意識型態上的成見,讓台日關係沒有辦法順暢一如台灣與中國的近日進展。
只要新政府願意用對待中國的友善、柔軟的態度來處理釣魚台問題(以及它們最愛用、事實上也是相當漂亮的詞彙:「擱置爭議、面對現實」),台日雙方都可以從釣魚台列嶼上撈到不少好處。例如台灣漁民期待已久的共同捕撈區,甚至是台灣中油跟日本的日本國際石油開發公司(INPEX Holdings Inc, 1605.TYO)合作開發釣魚台底下的石油資源,這些都不是不可能的事。
簡單一句話:只要新政府可以把對待中國的方式拿來對待日本(即「擱置爭議、面對現實」),那問題自然就會簡單很多,問題也才能真正解決。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釣魚臺列嶼
維基百科:釣魚台列嶼主權問題
維基百科:聯合號海釣船撞擊沉沒事件
中央社:白浪淘淘我不怕?台菲越界捕魚問題面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