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8日

「海外工讀」-釋疑篇



2006/01/28,

今天好像是除夕阿,除夕前PO出這篇文章,好像也別有意義。本文原先是私藏文,短時間內不打算公開,想等到日後重寫之後才公開的;但是在某位正妹同學的鼓勵下,我才好意思把這篇觀點還相當不成熟、導致許多批評都不夠精準的文章丟出來,希望大家可以給一些comment。

-----------------------------------------------------


這幾天我跟一些同學詢問一些海外工讀的事情,大家聽完我對海外工讀的陳述,都覺得我大概是瘋了才會做出這種決定。大家不約而同的問我,我去美國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到底想要體驗什麼?

哎呀,不要說別人有點confuse,我自己都相當confuse阿=__=。

大家的質疑大概可以分成兩個階段:1.)我為什麼要去美國;2.)選擇怎麼樣的切入方式。但我想我得先交代一下我的思索原點,這樣或許會比較清楚一些。


1.思考原點:本土化vs.國際化?

我是念社會科學的。在我看來,社會科學本質上是一門應用科學,而這個應用學門的設立目的就是要解決當地社會的現實問題。以我目前的研究來舉例,我的研究就是要加深對台灣社會的經濟不平等的認識,並試圖提出解決方案。

在我們試圖了解、解決這些課題時,我們採取的分析觀點,解決方案,多是採取西方的作法,而這些作法乃是根植於西方社會的若干傳統。在1980前後,台灣開始有人認為這樣全盤移植的作法並不恰當(主要是心理學跟人類學),因而提出所謂的「行為科學中國化」的研究方針。這個「行為科學中國化」,就是後來各個學門中國化的前身(ex心理學中國化、社會學中國化)。

這個「中國化」的想法,主要是說這些洋鬼子的分析框架背後,有著洋人的知識基礎,而我們這些中國學者、以及中國社會,並沒有這些知識基礎,因而拿西方的分析概念直接拿來使用,會犯下許多前提上的錯誤而不自知。再則,還有一些人主張研究對象必須是台灣、對話群眾應是本地人、使用語言應該是本地語言…。上述「中國化」這個詞彙,在1990左右,開始轉變成為「本土化」一詞。許多重要期刊的名稱也從「中國、華人」,慢慢變成「台灣、本土」(中國社會學刊->台灣社會學刊、華人心理學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

但是「本土化」這個理論觀點,一直都有許多的問題,並不是大家就完全直接接受。一來,一直有許多的學者不是很認同這個觀點,例如經濟學者就十分提倡「國際化」與之抗衡。二來,他們內部也有很多不同的觀點,每人口中的「本土化」都有很多的異質性。三來,是在核心理論上,大師級的人物提出的抽象理論體系都還沒有辦法落實在實證研究上、不然就是實證研究的結果根本就反駁了大師的抽象理論。

要閱讀這方面的資料,本身的底子要夠厚,我也還沒有完全掌握。而依照我到今天為止閱讀「國際化、本土化」論戰的感受,我個人認為他們的對話到最後,已經跟原先為了進一步了解社會、深入分析現象有很大的落差,而逐漸流於地盤爭奪、名聲大小這種學術政治的事情。而「本土化」、「國際化」一詞背後的意義,也逐漸從為了深化對當地社會的理解的企圖,轉變成跟「愛台灣」、「中華民國」一樣的政治號昭,一樣虛幻的口號時,各位應該可以體會我這個相信知識可以改造世界的人,做出這個結論時心中的感觸。

我當然不是說涉及這個爭議的所有人,都如同我說的這般不堪,至少一些前輩他們的言論是非常本於自身研究能力的,但反而是他們研究能力不好的學生輩,反而卻都大聲嚷嚷只怕別人聽不見。

難道我們的「本土化」主張,真的只跟民族主義一樣?難道我們不能回歸從事學術研究的原點:「深化我們對自身社會的理解、指出我們沒有看到的缺失、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從而告訴後人我們可以有一個更好的世界」難道我們不能撇開那些狗屁倒灶的學術政治,回歸我們從事學術研究的原始初衷嗎?

既然我對象牙塔內的學術政治不感興趣,只想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那麼,我自己對「本土化、國際化」的看法是什麼?我又有什麼能力、可以做什麼事情,來超越這些我認為沒有水準的辯論?

以上是我已經想了很久、但一直沒有解決的疑惑,是很抽象的討論。以下是我在進行實際研究的過程中,引爆強烈焦慮的導火線,以及導致我採取這樣的方式前往美國的原因。


2. 解決方式:暑期美帝之行

我的研究陸陸續續一直有些突破。在我往前走的路上,我深切的感覺到,台灣本地的文獻可以給我的支持十分有限、雖然我十分努力的想從我所尊敬的前輩的文章中找出可以往前走的根據,但是不管怎麼樣,我總是不由自主的感覺,洋鬼子做出來的東西,高品質的產物好像就真的多一些,我也常常就不由自主的就覺得,洋鬼子的學問真的就是比我們超前。其實不要說是在學問上是這樣,在台灣,不管哪個層面都是受到美國很大影響的,這不需要多說。

我當然明白想要超越別人的唯一方式,就是要踏在別人肩膀上的道理(這也是我目前對本土化、國際化爭議的看法),只是人家洋鬼子國就真的比我們好嗎?到底要怎麼看待這兩個世界的差異?「他們先進、我們落後」就足以說明我們跟他們的差別嗎?「國情不同」就可以宣稱我們跟他們的不同不需要改進嗎?這麼簡單的二分法真的貼近事實嗎?有沒有一種可以超越這兩種極端二分法的新論述?我可不可以提出一個更清楚指出這兩個社會的、落差不同的看法?做不到這點,我們怎麼提出更精確的指出我們的缺點怎麼提出更好的願景?

因為這個從研究上、以及實踐上跑出來的問題,使得我越來越想去今天台灣社會的殖民母國(美國)一遊,看看人家的社會到底長得什麼鬼樣子。請注意:我不是去玩、去追求一個不同的生活體驗,我去的目的僅只於提昇研究品質。

接下來的問題是:我該觀察哪個層面?社會科學研究的ABC,就是說不同的切入視角就會讓你看到不同的社會層次。第一,因為我最最想要看到的是美帝學術體系的運作,因此最恰當的方式就是去拿美帝的博士學位,退而求其次就是作一年的交換學生,這樣就可以得到我最需要的資訊。但是我不打算一輩子待在學術圈、而清大也沒有碩士班的交換學生方案,因此我只能放棄這個切入方式。

第二,我想看到的第二層次是試圖在不干擾當地人民的條件下,實際且長期的觀察該社會的運作實況。而如果我想要達到這個境界,唯一的方式就是加入當地社會的實際運作狀況,而且還要在裡面混得夠久。因為這個元素,我才會想要使用「海外工讀」這個既參與、又可以在裡頭待一段時間的折衷方式。


3. 修正方案:美西墮落30天

當然,根據目前收集到關於海外工讀的資料,大概已經讓我放棄工讀這個選項了,主要是在於他們可以提供給我的訊息,是我不太需要的資訊,而且他最少要在美國工作兩個月,而我的論文計畫不允許我耽擱那麼久。目前取而代之的是在特定地域裡面待一段時間,想辦法認識一個街區、一個村落、一條巷子、甚至是一個家庭;再花一些時間泡在一些college裡面,用這種退而求其次的方式來取得我原先想要取得的資料。而我目前的鎖定的是san francisco(因為berkeley在SF,而我對這個學校實在有莫名的好感阿),然後這趟一個月的旅程總預算是5-60000台票。

看看這60000台票加上30天的機會成本,能不能緩和我這方面的焦慮(不過我認為我應該又會提前躲回台灣,畢竟這是我每次自助旅行都會作的事情)。

這筆錢+這個暑假,不可能解決台灣社會科學界的長久爭議,我甚至也不覺得這趟旅程可以解決我個人的疑惑,但我還是得過去一趟。在這點上我沒有選擇。是台灣把我推過去的,不是我自己想擱下論文進度過去摸魚的。


文章論點不清、甚至前後矛盾在所難免。畢竟如果我已經很清楚自己在想什麼的話,就不用寫這篇文章了阿。


(頁首圖片是UC Berkeley的塔樓。我曾在水果雄的辦公室裡面,看到類似的照片)

2006年1月26日

海外工讀


2005/01/25,

最近呼喚我去美帝的聲音真是越來越龐大了,實在是因為沒見過人家就覺得人家不好的這種批評實在太常聽到。只是問題是要怎麼進去呢?單純去自助旅行?這個太表面了。交換學生?清大這邊沒辦法配合。因此看起來只剩一招了:海外工讀。雖然我是窮鬼,但在這個事件上錢不是我選擇這個計畫的主要原因,主要考量是只有實際工作,才能看到我想看到的社會層次。所以我就開始查暑期美國工讀的資料啦。


一開始查的資料相當美好,看到那些「非營利」的留學仲介的漂亮網頁,有一堆充滿歡笑的先前的人留下的感謝、推薦信。總而言之真是美麗阿,給我的第一印象真是在好不過了。但是一仔細查一些資料,就看到有人去跟消保官抗議,消保官也有在釘那些仲介,教育部也有打算立一個法來管制這些事情。在bbs上的經驗談更是怵目驚心,甚至還有抵制那些仲介的聲音跑出來。就我的初步觀察,那些「留學仲介」做的事情,跟那些從越南進口勞工來台灣的勞力仲介根本就是一模一樣阿。

首先,就仲介方面,仲介做的事情似乎就真的只是「代辦」,就是幫忙填填表格,然後出去之後他們就什麼都不管了。有的case還說那些仲介根本就沒有在當地幫他們找好房子,那群人必須自己到了之後急急忙忙找住的地方;如果有任何的勞資糾紛,仲介也完全不會幫忙,必須由學生自己去想辦法。也因為仲介的完全沒有用,使得他們同一梯的台灣人都非常團結,必須要靠自己才能生存的下去。看到這個一來想到那些在台灣的外籍勞工的處境,二來就想到要是自己真的上了賊船之後而會遭遇到的處境(別忘了他們可是拿了大筆的仲介費的喔)。

再者,就工作方面,我一開始是想說,去那邊可以一邊工作、一邊感覺美國人的生活,然後也大概可以猜到,去那邊做的工作應該都是蠻低等的。結果沒想到問題比我想的嚴重許多。許多被仲介過去的人都說,他們在美國所受到的待遇,跟台灣的外籍勞工是一樣的,都做一些很低等的工作(例如洗碗盤),工作時間很不穩定(因為他們是時薪制的工讀生,然後常常不支薪的超時工作、雇主如果不需要他們,他們就沒有工作可以作,這使得他們常要兼任兩個工作才夠支出),當然還有免不了的歧視。因為他們其實沒有時間可以休息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一開始的工作也都不會接觸到外界、再者他們去的地方一定都是當地大學生撿剩下的窮鄉僻壤,因此他們的英文能力其實並不會真的明顯增強,看到的東西其實也沒以真的非常豐富,至多是膽子變得比較大、比較敢開口而已。

「外勞」一詞,來自於他們的口述,是否真是實情仍有待進去看才知道。不過就前人提出的證據,我想「外勞」一詞,應該是相當貼切。

我原本還想說,我想去美國的便利商店打工,然後帶一台nb準備每天回家寫田野日誌呢。看起來這種夢想就不要做了。真是靠盃,夢想的力量果然強大,看我自己這種不由自主就萌生出來的幻覺,就可以知道那些越南人為什麼會一直被傻傻的騙來台灣了。



我目前尚未死心,因為我就剩下這個暑假了,而且實際被當成外勞被歧視的經驗也是相當少見。就算日子再苦,我還是樂意去美國被歧視一下,畢竟我的目的跟一般人仍有相當大的差距,體驗種族歧視、跨國剝削的機會也是我去美帝的目的之一阿。

只是我實在是不爽我辛辛苦苦存下來的錢,就這樣輕鬆的掉進仲介的口袋。這部份的體驗我實在是不想碰到阿...-__-。明天去一趟AIT,看看要拿到「J-1」簽證,是不是有什麼困難的地方?仲介手上是不是握住了什麼關鍵資源?我在猜要拿到這個簽證,必須跟AIT證明說,美帝的某個雇主已經給我工作了,我才能拿到的吧。


我目前非常需要熟悉這方面訊息的人,請各位版友告訴我你所知道的相關訊息。相信我,你的義舉將會讓我感動莫名!



(頁首圖片為高雄捷運的外勞宿舍)

2006年1月23日

《綻放真台灣》


2006/01/23,

今晚在外面的路邊攤吃飯時,被迫接受tvbs的荼毒。

其中最難以配飯入口的一則新聞,是tvbs為了挑弄陳水扁跟呂秀蓮之間的話題,因而在引文時不斷強調兩人的發言有多麼互嗆、互看不爽。結果很不幸的那個製作人少數能夠篩選出來的幾個影片,呈現的偏偏都是他們兩人互相幽默搞笑以博取台下觀眾歡笑的畫面。這種鬼扯論證他們都做得出來,因而我在想,要是他們兩個人沒有互相搞笑,大概又會被tvbs說他們互看不爽,因而相敬如冰、完全不打照面吧?

我看他們就是惟恐天下不亂,沒事情也要硬凹一點事情來才行。

我要是教研究方法的老師,我就用tvbs的新聞當例子,用這個例子來教學生什麼叫做「剪接證據」、「隨意詮釋」、「無法否證」。雖然說政府不應管制無線電視頻道的內容,畢竟這涉及言論自由,但是看到這種無腦新聞,我心裡總是懷疑這群人真的有資格談言論自由嗎?別忘了自由是有行為能力的人才能擁有的。

好了我不要再靠杯了,雖然說我還沒有靠杯完。趕快把重點拉到標題上面。



新聞局在2003年跟國家地理頻道合作(不曉得是怎麼合作的,我對合約內容相當有興趣),拍了四部以台灣為主題的紀錄片。拍攝、製作時間將近兩年,終於在2005年12月上桌。

我自從知道有discovery跟national geograghy,我就認為台灣的外交部如果想要作宣傳,就應該要想辦法讓這兩家頻道來拍台灣,用他們的嘴巴來傳達台灣,這個效果絕對比我們自己作來得廣、來得有效。而這個計畫大概是在林佳龍當新聞局長時通過的案子吧。雖然說時間上已經很晚了,但畢竟他們還是作到了,還是要用力鼓勵他們一下。

這四部紀錄片的品質相當好,沒有那種為了行銷台灣而拍片、為了台灣而台灣的膚淺民族主義,而是以某一特殊課題出發,慢慢抽絲剝繭的找出其中的紋理,勾勒出台灣社會的特定層次,從而「綻放真台灣」。

相當好的作品阿。不錯不錯。



(頁首的圖片為即將被台灣政府消滅的八色鳥。圖片很漂亮,要點進去看喔!)

2006年1月17日

The Formosan Ideology: Oriental Colonialism and the Rise of Taiwanese Nationalism, 1895-1945



2006/01/16,



二上的學期結束了。

這個學期讀的書不算多,不過倒是讀了不少本土的博碩士論文。要建立自己的傳統,一定要有意識的review自己既有的研究成果(無論其好壞),只有持續的踩在前人的肩上、這樣才能深化前人的課題。
而這學期讀到的文章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吳叡人的博士論文。

平心而論,這本論文的資料品質、論證環節,都是可以再討論、再修正的。但是這本博士論文,卻顯現這個人之所以走入學術圈的那種濃到化不開的內心力量。就是這點讓我沒有辦法輕易放下這本書。閱讀這本書,可以感受到作者那種字裡行間潛藏的強烈、卻又極度壓抑的熱情,那種因為自知事關重大,導致每個用字都要斟酌再三的謹慎。這本論文,毫無疑問的是作者全心全意打造的結晶,是作者尋根的身體力行。

看到作者為解決重要課題、而不只是因為「有趣」而堅苦卓絕所做出的成果,總是讓我感動。那種不為了理論而理論、而旨在解決問題以回應心中巨大吶喊的努力,我總是難以忘懷。

從事學術工作,不就應該要這樣嗎?這不就是學術工作最吸引人的地方嗎?別人是不是這樣我沒資格說話,起碼要求自己要做到這樣。

2006年1月12日

再會了,光華商場



2005/01/12,

兩天後,光華商場即將跟我們說再見。

我第一次走進光華商場,是在小學大概二年級時候,我的大阿姨帶我搭公車,去光華商場的地下室買二手書。記得那時候我買了三本,那個時候一心想當天文學家,於是買了三本都跟行星科學有關的書。現在只記得其中兩本了,一本是一本給小朋友看的科普漫畫書,那本書我起碼看了20次以上,因為又可以看漫畫又可以當科學家,這種事情誰不想作阿?不過這本漫畫書沒有給我什麼成長,真正成長的是另外一本。我還記得那本書叫做「地球的奧秘」,那是一本薄薄、但滿滿都小小的、密密麻麻的字的書(我後來重翻了一下,我相信那本書對高中生來說都是不容易的書阿),當時認識的字不多,但一心想把那本書統統看懂(我相信這是當科學家的第一步),所以那本書也一直放在身邊,直到國中二年級吧,才真正看完那本書;讀那本書累積起來的知識、以及練就起來的閱讀耐性,對我這種有點小聰明、但不認真的人受用很大;這個苦讀經驗,讓我後來下定決心要讀書時,才能順利的讓自己坐下來。

考上大學的那一年暑假(2000),是我第一次自己走進光華商場。那個時候去的目的就是要拼一台PC了,但是我那個時候PC的內部結構、相關產業概況什麼都不知道,進去光華就是標準的肥羊,所以當時就靠一個高中同學來幫我。記得那時候看到工讀生拿過來的報價單,密密麻麻的全是英文數字代號,中文字沒幾個,那就像一張有字天書一樣。我也學人家低頭看報價單、抬頭看店面上的數字,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但心理卻亂七八糟,因為我根本不知道那是在寫什麼(事實上我到了大三才有能力把報價單上面每個東西都看懂)。當年上大學的那台PC,因而我也完全插不上手。

大二之後,開始想加裝一些東西,於是又回去光華商場買VCD燒錄機、DVD機(那時候還沒有combo機),後來嫌電腦太慢、開始想加RAM...。就這樣,我開始慢慢把機殼拆開、看到pc的內部結構,從而逐漸掌握了全球高科技產業的產業分工、領先落後,台灣廠商在其中的位置...。在成長過程中,光華商場也就成為我有事沒事都要去走走的菜市場了。

另外,我也常去地下室亂晃,看看有沒有什麼寶物可以撿回家。至少我就從那邊撿回沈從文的邊城、老舍的駱駝祥子、鄧克保的異域...。當然通常敗回家的都是垃圾,也不會再看了。後來這些書也都會再回到光華商場去,只是價格會差很多就是了XD

上了研究所,曾有一陣子很想要研究光華商場,但後來找到更適合的理論提問的田野而作罷,但光華商場一直是我讀書讀累了、作業做到一個段落一定會前往補充精力的地方。我曾經跟人說,sogo對女生的意義,就好像光華對男生的意義一樣:人們會在裡面晃來晃去、東摸摸西看看,看看這個月有沒有出什麼新貨、上個月買的那個新玩意兒跌了多少錢...,人們在那個混亂的環境中打打殺殺,但出來之後心理卻是平靜而又充滿再次奮戰的動力。
(當然如果你剛敗了一片lcd,現場沒事但回家卻跑出亮點,那心情可能就會相反了XD)


然而這一切,都即將在兩天後(2006/01/16),跟我說掰掰了。

那個鐵皮安置處,或許可以讓那些商家們找到安身之處,但卻沒有辦法留住我們的記憶。我以後沒有辦法帶著我的學弟學妹、我的下一代,帶他去那個混亂、骯髒、有一堆黑店、而每個人看起來都是既專業又有明確目的、但實際上多半都是像我這種連bit跟byte都搞不清楚、目的只是來逛大街的俗辣的光華橋下,向他揭露那個有如天書的報價單背後的黯黑詭計...。

光華商場,那是一個世界高科技產品的零售重鎮、是台北舊書重要的轉手中心;然而,毫無疑問的,那個環境是不「現代」的、一點都不窗明几淨、交易一點都不公開透明童叟無欺,但那卻是我的最愛。它一點都不美麗,但卻滿載著我的成長歷史;它一點都不潔淨、但卻是我放鬆休息的重要去處。而這一切,都將在兩天後消失。

只能說晚安了,光華商場。




僅以此文來紀念我跟光華商場的深厚感情。



---
延伸閱讀:

我們能為光華商場留下些什麼?

【五年前的今天】
一座橋,一場夢
響應運動!
回憶光華商場
我的光華商場
光華商場 消失!?
光華商場的圖片

2006年1月10日

評論的要旨





(右邊的照片,可真是我目前的心情阿...=_=)






2005/01/10,


水果雄以前曾經在課堂上告誡過,評論別人要很謹慎、小心。他曾經送給我們一句話:
攻人之惡,勿太嚴,要思其堪受;
教人之善,勿太高,要使其可從。


讀書、作文獻回顧時,要體貼地設身處地為對方設想,要理解對方寫作的前後脈絡。不可以隨便扎稻草人。

經過許多次的磨練,我自認已經大有進展、也作得不錯了;但是今天我在課堂上的即興發言,卻讓我對自己失望透頂。主因就是完全沒做到「要思其堪受」的部分。明明可以語氣緩和、用字精確的發言,為什麼卻演變成連自己都覺得不妥的語氣?老師的教誨怎麼就這樣被忘記了呢?
如果寫作者在現場,那我這樣的評論對他真的有幫助嗎?我的發言可以協助他把事情作得更好嗎?還是說會模糊焦點、而且只展現了我的驕傲與囂張而已?別忘了做事的人士辛苦的、批評別人總是簡單的阿,自己奉行的準則怎麼就這樣被自己給毀了呢?

唉,對自己今天的表現徹頭徹尾的失望;希望大家可以引我為誡。

2006年1月7日

《AV現場》


2005/01/07,

某個學長正在研究東亞的av光碟的生產行銷,而我是從他那邊看到這本書的~。聽說台灣買不到這本書阿。

這是一本探討成人錄影帶生產過程的一本通俗讀物。非常值得各專業學門、平常會看A片的人參考。

就勞動研究的觀點來說,這個田野實在不是一般人進得去、其中的勞動過程也相當特別阿!有機會一定要精讀一次才行。

至於詳細的介紹與書評,請自行搜尋。目前yahoo好像有在賣這本書呢!

2006年1月3日

「旅外」隨想


2005/01/02,

我是棒球迷。我比較關心的是旅外球員,算是所謂的業餘鋒迷。

球迷的生活其實蠻奇怪、但其實也蠻正常的。奇怪的地方是,當自己喜愛的球員今天表現好,球迷今天就好過一整天;表現不好,就會低潮一整天。外人很難理解棒球迷為什麼一整個冬天都在期待春天的到來,然而一旦春天開始了,又整天「既快樂又痛苦的哀號」,然後把一堆奇怪的數字背得滾瓜爛熟。誇張一點的球迷的生活,有時候還會直接影響他的實際生活抉擇:例如就有個Ichiro迷,為了Ichiro而去念日文系、進日商公司,而這一切只是為了可以多認識他的球星。

話說回來,對我們這些整天看旅外球員的人來說,我們最關心的,其實不是曹錦輝、王建民他們的成績怎樣(雖然我還是倒背如流),但我們打從心理最掛念、最擔憂的,還是陳金鋒。只有國際賽、簽賭案才會看棒球、嘲笑棒球的候鳥球迷,他們是不會理解我們看到棒協一次又一次的徵召陳金鋒、而他也總是無怨無悔的回來參加國際賽,我們心中有多麼不捨得、多麼不願意、多麼度爛。

可是,最近民明網犯了大不諱,寫了一篇「角蛙精神」諷刺陳金鋒不願意打冬聯的事情。我想這也是他們很感嘆陳金鋒不能上mlb而寫的話吧?不然說真的我實在很難想像有人會惡意諷刺ccf。ccf為什麼沒有上mlb,ptt-ccf版已有許多討論,這邊不重述了(我也沒心情重述)。

我其實也是跟大多數人一樣,是在2001的世界盃中認識陳金鋒的,之前對於他在青棒裡的表現完全一無所知。因為ccf,我才會知道棒球這個在美國發展得最完整的運動科學、運動商業的面貌,才知道自己有多像井底之蛙。為了切合本blog的題旨,我只想談談ccf對我這個球迷的激勵,至於棒球的部份就這樣帶過,不再多談了。以下要談的是ccf對我個人的另一個刺激:他在異鄉孤獨一人打拼的精神。


出去看看世界吧!

之所以一直不願意出國念博士,一來是因為家裏也沒錢供我出去爽,而且從人力投資的角度來看,這筆投資風險很高獲利很低,根本不划算來;第二,其實我也不是很確定我是不是真的願意把一輩子的時間都花費在象牙塔裡面;第三,坦白說,說真的,我真的會怕。而第三點,是我一直不願談起,但事實上卻是如影隨形糾纏著我的真正因素。因為我知道獎學金其實不是真的申請不到,也知道只要是夠優秀、就算就業市場會再縮小、還是找得到棲身之地。關鍵還是第三點。

有太多事情放不開,讓我實在沒有勇氣一路走下去:媽媽漸漸老去、不願因這個因素跟女朋友說掰掰、不想一輩子只當書呆子、害怕一個人在外星世界、跟不是自己人、不再自己土地上面過上好幾年。我想大概有很多人也跟我一樣吧?有太多的考量讓自己不敢跨出去。因為這個緣故,我每次出去總是一兩個月的短期自助、大學之前也沒有考慮過長期的交換學生(到了大三才想交換,只是屆數已不允許;到了研究所,偏偏清大又不鼓勵研究生出去當交換學生);就算是自助旅行,也總是會找各種藉口提前一兩天回台灣。有一次,甚至為了提前一天回台灣,反而在交通上花了將近一倍的時間(6hrs->12hrs)。但我知道我內心其實很滿意這樣的結果,因為這個決定讓我早了18個小時回到台灣。Orz

是想家嗎?這就看你怎麼定義「家」了。每次身在異鄉、身在一個對它沒有感情的地方,心理就會隨時都保持在工作的階段,每一刻就是要有所學,要拿回去奉獻給自己的所愛。大概是這種「務得」的心態,讓我每次出去總是戰戰兢兢,出去總是保持在working的狀態(兩人以上同行例外)。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我每次都想早點逃回家吧?!話題扯遠了。

看到自己的膽小,再看看那些旅外球員,尤其是在美帝小聯盟體系裡的旅外,實在覺得自己很沒用。我就算是出去,也是在學校裡面當大爺,每天雖然有些清苦,可是總還是相當爽;可是小聯盟體系的旅外可不是這樣阿,他們幾乎全是不懂英文的體保生,每天拼命的把自己練壯、不停的搭巴士,他們的日子可是比我們這群象牙塔的傢伙來得苦命的哩(這還沒有講到他們的風險可是遠大於我們),可是我竟然還躲在台灣不敢出去。

寫到這裡忽然升起了一股想要勇敢跨出去的勇氣:我也想去Berkeley、去Columbia去感受一下什麼叫做左翼思潮,想去NY、London唸書,去看看什麼叫做「先進」。可是…可是…。唉,看來這篇文章大概是沒什麼實際用處,唯一的功能就是證明了自己的無能與膽小。



PS.
那為什麼要出國呢?留在台灣難道就不可以嗎?畢竟不可以將運動科學的作法直接移植在社會科學上阿?!這個將會涉及社會科學本土化的問題,而我自認還不到可以討論這個課題的時候,因而暫且跳過這個部份。

2006年1月1日

Iron Jawed Angels














這部電影也是HBO出品的喔,品質依然是無話可說阿~_~ 不管是劇情、演員、佈景,都是一流的阿>_<"

中文片名叫做《女權天使》,讀者有興趣的請自行search關於這部自製電影的影評,另外也可參考HBO官網的介紹。感謝HBO,這次lag美國本土沒超過一年~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