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31日
美國紀行之五:殖民或現代化?—(1)
2006/8/30,
「殖民或現代化?」這個問題,是我前往美國的主要動機,但我明白我不可能在此趟旅程中就解決這個問題,不過我還是盡力嘗試。接下來這幾篇文章,我將利用各個特殊景點,從中切入我對這個議題的一些反省。各篇之間並沒有系統性的關連,甚至其中可能還有若干矛盾之處,但這正是反映這個議題有多困難,也反映了我的不成熟。無論結果如何,我還是盡力試試看。
本篇是這系列的第一篇,我將從圖書館切入。
紐約公共圖書館(New York Public Library),是紐約市的圖書館聯盟;這個圖書館聯盟並不是公家的,而是私人的非營利組織(當然來自政府的捐款超過50%)。這個圖書館系統有一堆分館,遍佈於曼哈頓島上;也有各種層級的分館,例如研究取向的研究型分館,也有社區型的兒童分館。
研究型的分館有四間,第一間就是座落於曼哈頓第五大道上面的「人文與社會科學圖書館」(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這間也就是電影「明天過後」中,那兩個小朋友躲進去的那棟建築物,這是他們的總館,也是觀光客比較多、出入人口比較複雜的地方:
第二間是座落於林肯藝術中心(類似台北的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的地方)的「表演藝術圖書館」(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for the Performing Arts),這件出入的人就簡單很多,多是學生,沒有甚麼觀光客。第三間是座落於曼哈頓島北邊的黑人文化研究中心(Schomburg Center for Research in Black Culture),這間因為時間的關係,我沒有機會進去。第四間,則是距離總館很近的「科學、工業與商業圖書館」(Science, Industry and Business Library)。
在這裡我要特別提的是,座落於麥迪遜大道上的「科學、工業與商業圖書館」(它的位置在這裡)。在這個圖書館裡面,我這個不輕易服輸的人,第一次打從心底承認自己真的跟不上別人;第一次切身體會到,我們真的不如人家好大一截。
我就先從圖書館的軟硬體講起吧。先就硬體來說,先看看別人的椅子跟我們差得多遠:
當然,我們可以說那不過就是椅子,代表人家圖書館比較有錢而已嘛。恩我也是這樣想,那我們再來看看其它的硬體設備。
下面這組圖片需要稍微說明。那一面牆是電視牆,播放的全部都是即時新聞;而那面牆是安排在圖書館內部的走道上,儘管畫面很多,但其實你站在旁邊完全聽不到聲音。至於照片中我圈起來的東西,是一個垂直喇叭,如果你站在那個喇叭下面,就可以聽到電視的聲音,而且那聲音的品質是非常好的,而一離開喇叭的「攻擊範圍」,人們就甚麼都聽不到(但其實那個喇叭仍然是在播放狀態的)。圖書館就用這個玩意兒,讓需要知道即時新聞的人不用離開圖書館,同時也不會打擾到其它讀者。
當然,我們仍然可以說,這不過就是他們的產品比較新穎而已、購買力比較強而已,這總是硬體層面嘛。這樣的看法我也是覺得不無道理。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來看看它的軟體吧。
在我抵達紐約時的這段時間內,剛好有一個小型展覽,在紐約公共圖書館聯盟中的展覽。該展覽的網站請看這裡,該展覽簡要展示狀況請看這位外國網友的照片集。
這個展覽是某研究團體的成果展示。該團體的組成成員,主要來美國本地大學的地理系教師,而他們任教的大學並非全屬於美國頂尖的大學院校,甚至其中好幾個成員的研究室,還不被允許收博士班學生;換言之,這是一支尚未被美國研究團體肯認的初生團體。至於這個團隊的研究主題,主要是在找尋「展示」(present)的技術,他們認為,在研究得出結論後,作者需要有更佳的展示技術,使其讀者可以更充分的理解作者的想法,據此,他們開始應用地理學的一些繪圖技術,拿來推廣到其它的領域。
這個研究群的研究主題並非他們獨創,例如台灣這邊,黃紀的團隊就使用GIS的繪圖技術來掌握歷次選舉的投票狀況;但是美國這個團隊切入的主題、展現出的技術,都遠遠超出台灣這邊的應用範圍,其成果真的讓我大為嘆息。
其中一個研究團隊問了一個問題:「到底甚麼是科學?」他們想要知道,能不能為科學下一個定義?換言之,他們想要知道科學的結構(the structure od science)長成甚麼樣子。而他們的作法,就是把所有的期刊論文(我沒看仔細是不是只限於美國本地的刊物,也不知道有沒有包括專書)通通丟進去(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學、藝術通通丟進去),然後看每一篇論文的相互引用狀況,畫出一個相互引用的map,結果,這個團隊就畫出了下面這張圖片:
這個圖片顯示,所謂「科學」的結構是一個環狀、沒有整體中心的圖形:有各自的區域中心(例如在自然科學中,數學、基因研究是中心;社會科學中,心理學跟社會學就是中心)。當然這個團隊的作法我認為是有一些問題的,但他們這樣的嘗試就很值得稱許。我由衷佩服他們的研究成果。
不僅如此,這支團隊在展示上也花了很大的精神。他們用一台投影機跟一個觸控式螢幕,讓觀眾可以自己選擇想要看「科學結構的哪個層面」。例如你想要知道跟自然科學有關的,按下去之後,投影機就會秀出跟自然科學有關的那個部分(就是下圖中,左邊的那個圖),同時投影機還會秀出,在自然科學方面,那些成果是哪些國家的貢獻(右邊的圖):
另外,還可以參考某位外國網友的這兩張照片:(1)、(2)。
我不曉得各位版友看到這玩意兒的感覺如何。我自己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真是充滿敬畏之心。「了不起」,是我當下唯一的感想。這個展覽團體絕對不是美國最尖端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都是2005之前的產物了),也不是當地學術社群認為最優秀的成果(不然他們不會還待在寂寂無名的地方),但光是這樣的跨領域合作成果,起碼就超越台灣10年以上。
直到這個時候,我才體認到,為什麼某些人、甚至老師口中,經常掛著「我們起碼差人家兩代以上」、「人家的XXXX作得那麼好,我們的XXXX卻是這麼差」的原因;直到這個時候,我才充分體認到,我的國家是一個落後人家起碼10年以上的第三世界國家;直到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我們在這邊這麼努力的作,結果竟然還是差人家這麼一大截。
走進「科學、工業與商業圖書館」的大門前,我是隻天不怕地不怕的初生小老虎;但走出圖書館大門時,我已經變成一隻眼中充滿恐慌、戰戰兢兢的小貓咪。
至於殖民的議題…?坦白說,在那當下,我早忘記這回事了。那股因為落伍而生的難堪、因為想要「毛頓」(modern)而引起的惱怒,早就把甚麼甚麼殖民的問題拋到煙銷雲外了。
我想,這種感覺,應該跟一百年前台灣前輩們去到日本東京,看到現代化大都會時的震驚、羞愧、轉而憤慨,並有「我也要我的家鄉跟他們一樣強」的衝動一樣吧?!在台灣脫離日本統治六十年之後,我在新的殖民母國最大都市裡頭的圖書館中,經驗到了日治時期的台灣人,目睹日本內地的先進之後,因而萌生的啟蒙、現代化的心理衝擊。
一百年前在東京找尋台灣出路的前輩們,那你們當年目睹如斯情景,作何打算呢?可否給晚輩一些指引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