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7日

台北縣的選舉實況:1993-2005


2006/5/27,

上一篇文章中,我介紹了「支持度」這個概念。現在我將使用這個概念,來審視台灣的選舉投票資料,看看能不能從中看到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這篇文章看起來非常長,但其實多是圖片,而且數據都是很簡單的敘述統計;網友們只要有時間一字一字讀完,一定都會看得懂,網友們不需恐懼。

話說在前頭,我寫這篇文章、提出新概念,不是為了爆料、不是為了緩和民進黨支持者的痛苦、不是為了讓泛藍的支持者爽一下的,而是要更清楚的把事實講清楚,這樣才有助於我們更貼近事實,才能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法。

正文開始之前,我先介紹我使用的資料。有鑑於先前我討論的是縣市長選舉,因此以下我是以1993-2005的縣市長選舉作為我主要的切入點,並只使用台北縣的投票資料。選1993-2005這四次選舉,是因為我沒有1989的資料;選台北縣,是因為它被視為足以代表全台的代表性縣市:它幅員最大,其中有城市、鄉村、山地,省籍狀況也近似(但外省籍比平均稍微高一些)。再則,因為這不是甚麼正規文章,因此我只用鄉鎮市作為分析單位,而不使用村里。

台北縣的整體變遷

首先,我先簡介一下這12年來台北縣歷次選舉的狀況。1989年,尤清代表初成立的民進黨參選台北縣長,國民黨派出空降的台大政治系教授李錫琨,但因國民黨分裂(目前我查不到分裂的狀況),最後民進黨以極接近的票數勝出。1993年,尤清挾著現任優勢代表民進黨參選,泛藍分裂為國民黨的蔡勝邦跟新黨的李勝峰,結果尤清因此輕鬆獲勝。1997年,藍綠兩邊同時都有分裂,藍色參選人有國民黨的謝深山、新黨的楊泰順、無黨籍的周荃與林志嘉,綠色參選人有民進黨的蘇貞昌、還有無黨籍的廖學廣;結果蘇貞昌以些微票數勝出。2001年,這次兩軍都沒有分裂,也是民進黨第一次面對沒有分裂的泛藍(王建煊代表),但蘇貞昌這次仍贏得這次選舉取得連任。2005年,泛藍仍沒有分裂,泛藍由周錫瑋代表,泛綠由羅文嘉代表,結果藍色勝出,奪回失去16年的執政權。以下是兩邊的得票數與支持度:


在總體結構上,台北縣是一個成長中的縣,在這12年來,台北縣的選民數一直改變。總和來看,1997時,有投票權的公民(選舉人數)有224萬,2001變成253萬、2005變成275萬;不僅如此,各縣市的成長狀況也不同。各縣市選民總數變動狀況請見下圖:

圖表中的X軸是鄉鎮市,而本文所有圖表的鄉鎮市排列順序都是固定以方便參照,又因為圖片大小的關係所以字必須縮小,有必要請點進去放大看,請多包涵。

在投票率部分,1993、2001、2005三屆的投票率差不多。1997年普遍低落,而2005年坪林、石門、平溪、貢寮、金山、萬里、烏來,則明顯升高,至於原因為何,我目前不曉得。各鄉鎮市投票率變化,請見下圖:


藍綠歷屆自身變遷:縱切面

為了方便比較,我以2005的選民數為基準,將2001、1997、1993三次選舉的選民數作一加權,據此將歷屆的鄉鎮市選民數弄成相等。以北縣最大鄉鎮市:板橋市來說,2001年有375629名選民,2005年時成長到403350名,這四年板橋市的選民成長了1.074倍,因此,我就將2001年的板橋市選民向上調整1.074倍。但是每個鄉鎮市的變化都不相同,例如板橋市就跟貢寮鄉的不一樣,因此3個年度、總共87個鄉鎮市也都要按照上述方式作調整。據此,就可以得到一個調整後過的投票數據,而這份資料,就是我分析的基準。

最後,由於我認為顏色在台灣很重要,所以在這邊我不以黨派為基準,而直接以個別候選人的政治屬性為基準,分成藍綠兩陣營:我將1993的蔡勝邦、李勝峰,1997的謝深山、林志嘉、周荃、楊泰順,2001的王建煊,2005的周錫瑋歸在泛藍;1993的尤清,1997的蘇貞昌、廖學廣,2001的蘇貞昌,2005的羅文嘉歸在泛綠。以下我就用這個分類,作為我的分類。但在開始之前,我先聲明,上面這樣的歸類是有偏誤的,例如廖學廣在汐止市及相連鄉鎮的龐大影響力,就讓泛綠1997在汐止市周邊的得票偏高,而林志嘉在五股鄉的勢力,也使得1997泛藍的選票偏高。這些無可避免的地方性影響因子,在最後的「支持度」圖表中都會看到他們的獨特影響力。

先看看兩邊在這四屆的變化。請記得,下面這兩個圖,都已經是把各年度的總選民數控制住了,所以如果一個鄉鎮市在圖表上有不同的點,就代表他在不同年度有不同的得票,而不是各年選民增減帶來的變動。我們先看泛藍的:

淺藍線是1993年、黃線是1997年、紅線是2001年、深藍線是2005年;這個用色會固定,以後都是如此。而前15個類別是「市、鎮」,佔北縣總選民數的9/10,算是都會區;而後14個類別則是「鄉」,佔北縣總選民數的1/10,算是鄉村。

上面這個圖表顯示,泛藍在這四次選舉中,支持的力量基本上沒有甚麼改變(五股例外);但2001年有微幅縮減。下面的圖是泛綠的:

泛綠這邊,1993、1997、2005三屆大致固定不動(除了汐止的廖學廣效應以外),而01年時的選票全面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遠大於01年泛藍失去的票數。我目前沒有跟其他縣市對比,所以不知道這是全台灣整體的結果,還是蘇貞昌個人的力量導致。但是就「調整投票數」來看,這四屆以來的台北縣選民,其政治傾向大體上相當固定,只有「2001年的泛綠」除外。



上面這種以「投票數」為基礎的指標作出來的圖,很容易就會受該地的選民數所影響,例如我們可以從中間看到板橋市的變動,但是看不出來八里鄉的變化;但是「投票數」仍有其價值,因為這意味著候選人願意在那個地方投入多少資源。接下來我們來看兩邊陣營在各鄉鎮市的「支持度」。我們先看泛藍的:

這個圖看起來很亂,但若把圖表切成三等分,那泛藍的變化就很清楚:越偏向左邊(都會區)變化越小,越往右邊(鄉村)變化越大。再者,1993、1997、2005的支持度大體不變,但2001年則普遍降低,而降低的幅度仍然是都會區較小、鄉村較大。

其中有一些不太正常變動,多半來自特定地方勢力的關係,例如李登輝的老家「三芝鄉」(就是黃色的最高點),1993、1997都不動、2001年掉了30%,2005年拉回來一些,但還是比原先的低了一些;97年時的汐止市偏低(廖學廣現象)、五股鄉偏高(林志嘉),都是類似的問題。

在泛綠部分,可以看出兩波階梯式的成長:1993蠻高的、1997摔回來,2001又往上衝、2005又摔回來,但是2001比1993高、2005又比1997高;至於這是執政者連任的效果的影響,還是有其他因素?我手上資料無法回答。其次,相同於泛藍的地方,就是都會區沒有變化、鄉村變化較大。

藍綠各屆得票對比:橫切面

先前都是「自己跟自己比」,接下來我們就讓藍綠逐年正面交鋒吧。我會先放投票數、再放支持度。請注意,以下所謂的勝負,指的是藍綠雙方的選票勝負,不是實際上的執政權,例如1993年泛藍雖然比泛綠多8萬票,但是因為泛藍分裂,所以執政權仍在泛綠手上。


1993年的泛藍是分裂的,泛藍由蔡勝邦跟李勝峰構成;李勝峰的地盤是中永和他也讓中永和的泛藍的票上升。再則,李登輝在三芝的影響力很強,這個勢力會讓李登輝在離開國民黨之前都存在。

再則,1993年儘管雙方看起來互有勝負,但是泛藍「每次」都可以在都會區拿下大量選票(泛藍在中和、永和、新店三個外省人群聚處就多泛綠10萬票),而且在鄉村還有維持一定的支持度,所以最後泛藍仍以8萬票勝出。


1997年有三個變數,第一是先前一直提到的汐止市廖學廣效應,這讓泛綠在汐止周邊的得票不正常飆高;第二是五股的林志嘉效應,這讓泛藍在五股的票誇張的多;第三是先前提到的李登輝三芝效應。

1997年的泛藍,大體上在都市、鄉村都可以壓制泛綠,而且壓制能力大於1993年,最後泛藍比泛綠多12萬票;只可惜泛藍分裂,泛綠因而撿到執政權。


2001年,廖學廣已經消失在政壇、林志嘉與台聯越走越近,李登輝根本就帶頭成立台聯,因此泛藍在這三個鄉鎮市的勢力大退,上述奇怪的變數也就消失了;同時這也多出一個變數:坪林。坪林交流道的開放,確實幫民進黨弄到了不少支持度,不過坪林只有1500的選民,對大局沒有太大影響;另一個變化是烏來,這年泛綠在這邊超過泛藍,但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因為這邊是山地原住民的地盤,不太可能容許泛綠進入的,可能也是有像坪林交流道的利益吧。

2001年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泛藍除了保有中和、永和、新店三個外省人群聚地盤以外(支持度減低、但總得票數還是領先10萬),在剩下的都會區都已經被超越了;在鄉村,泛綠甚至大幅超前(儘管總得票數並不多)。最後,泛綠贏了5萬票,這是泛綠史上的第一次。


2005年,坪林交流道的影響力看起來還沒消失。而且,泛藍在先前提到的七個鄉村(坪林、石門、平溪、貢寮、金山、萬里、烏來)的特殊投票率,讓我懷疑這是泛藍使用「特殊動員技術」,因而可以使這七個鄉鎮市獲得前所未有的支持度的原因。我的懷疑應該合理,只是需要深入村裡的資料去檢驗,但這已遠離本文的目的,所以我目前沒有打算追下去。
2001年的都會區又回到1997的格局:泛藍在都會區大幅領先,在鄉村泛綠還勉強可以支撐。在外省三鄉鎮市上,儘管泛藍的支持度不變,但因為選民大量遷入,所以領先擴大到15萬。
總體來說,由於1993年與2005年間,都會人口大幅成長、鄉村人口成長緩慢,因此雖然泛藍在都會區的支持度不變、鄉村支持度稍微降低,但最後泛藍勝出的選票還是擴大到19萬票。

如果從兩邊歷年得票數的變化來看,就會更明顯:




這兩張圖,跟開頭第二、第三張的數據是不一樣的。先前那兩張圖,目的在於凸顯各屆選民意向的變化,因此我有「調整」過選民的人數,以凸顯各屆選民意向的變化。但這次我刻意要凸顯支持度不變、選民數改變所產生的效果,因此我使用的不是調整過後的選民數,而是原始的選民數。

從最前面的圖我們已經看到,泛藍泛綠,在1997、2005兩屆選舉,「支持度」大體上都沒有改變。但是落實到「投票數」此一決勝點上時,落差就會變得很巨大:兩者在支持度上大致上固定不變(當然泛綠在鄉村有成長),但因泛藍的支持度大於泛綠,因此一旦選民數增加,兩者在得票數上的差距就會拉大。

例如一號候選人的支持度是30%、二號是40%,一旦選民從100人變成200人,那一號就會從30票變60票、二號就會從40變成80票,兩者的勝負會從10票便20票。這就是泛藍泛綠的支持度沒有甚麼變化,但兩者得票數的落差從12萬擴大到19萬的原因。

結論:長期穩定的政治支持

台灣從1993年以來,政治經濟文化變化劇烈;但是,奇怪的地方就在於,從選舉數據來看,1993以來,選民的政治支持大體上沒有改變(唯一的變化是2001年)。兩邊的支持者,不管他們的候選人為何,他們都會提供固定的支持。至於執政者的政績如何,「有可能」會讓潛在的選民跑出來投票(例如2001年泛綠的支持度增加[5.9%]、2005年泛藍的支持度增加[3.8%]),但是那些改變,基本上都是局部的修正,不能稱之為翻天覆地的大變動。問題在於:為什麼我們的選民會這樣?

泛綠支持者,不會因為陳水扁政府的失能與失智,就去支持泛藍候選人;泛藍的支持者也不會因為蘇貞昌的政績相當傑出,就放下泛藍意識型態來選賢與能。這就是台灣政治的現況。台灣的選民,從來不是根據政策牛肉來決定自身的政治支持,而深受國家認同此一抽象而易操作的口號來選邊;從台灣的民主政治來說,真正的政黨政治不僅尚未出現,台灣社會真正邁向民主自由的社會仍是遙不可及。

我們身處於一個以選舉投票,作為唯一民主程序的社會,我們當然要期許我們自己,應該是根據政治人物提出的政策方針、執行能力來投票;但是我們似乎完全不具備這樣的能力。為何我們是這樣的選民?要怎麼樣我們才不會被顏色牽著鼻子走?要怎麼樣才能在激情的情緒口號裡面,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身影?

選舉研究指出了這個問題,但無力回答它。期盼投票資料呈現出的謎題,可以吸引更多人一起投入,來解決這個當代台灣社會的大問題。

2 則留言:

  1. 最後一段寫的非常棒!!
    可以借我引用嗎?
    答案很簡單卻也很複雜!!
    世界各已開發民主國家幾百年前已解決國家認同問題!
    例如美國的南北戰爭!!
    而我們落後了200多年才開始尋根!
    而且內戰是最快解決的方式!!
    但我們用投票的方式~~
    所以台灣還有好幾十年會搖擺不定!!
    當然也有可能2012年時這個問題就不見了!!

    回覆刪除
  2. ffrank,

    你可能是唯一一個讀完這篇文章的讀者XD
    很歡迎你的引用,謝謝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