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1日

趕快用掉金石堂禮券吧


2007/7/30,

我是研究零售業的,最近剛好有個關於零售業的事件發生,於是willy趁機來借題發揮一下,來充實一下這個版面。這順便把政治文壓到下面去,避免每次origin2看到我都要嘲笑一下XD

那因為這篇文章有點長,如果大家覺得看得太累,那就看下面這句話就好了:金石堂是一個有壟斷實力的書籍零售業者,但是他已經不太行了,所以趕快把禮券用掉吧。


要瞭解金石堂這個事件,就必須要瞭解一下零售產業的產業型態,抓住產業的概況之後,就可以很輕鬆的掌握金石堂事件的前後狀況,這樣各位就可以知道,我幹嘛呼籲各位版友盡快出脫金石堂的禮券。


零售產業的基本結構:「製造者-中盤-販售者」


基本上零售產業都是一個樣子,就「製造者-運送者-販賣者」。無論是哪種產品,都不脫這個產業結構。不管你是農產品、一般食品百貨、高科技產品,或是書籍都一樣,萬變不離其宗假設產品是水蜜桃(農產品),那生產者就是水蜜桃阿嬤,中盤商就是負責運送水蜜桃的人,販賣者就是都市裡果菜市場裡的小販或是生鮮超市。假設產品是泡麵(食品化學工業),生產者就是康師傅,然後中間會有中盤負責運送產品,販賣者就是大潤發或是7-11。假設產品是Seagate的硬碟(半導體產業),那生產者當然就是Seagate,然後中盤可能是聯強,由聯強幫忙把產品鋪到各地去,例如光華商場的七大店家。

同樣的,書籍也是一樣。今天群學出版社是出版產業的製造者,然後群學做了一本書叫做「以身為度」,做出來之後把書交給中盤幫忙鋪貨,中盤就會把把書拿去各個販售點去賣,例如誠品、唐山。

這個「製造者-中盤-販售者」這個產業結構,是零售業最原始的產業結構。當然這個產業結構有一些變形,例如製造者覺得自己一直只做製造,利潤太低,所以想要跨足中盤,自己去鋪貨,甚至最後自己開零售點來賣自己的產品(這就是統一集團發展統一超商的實況);或是原本只是零售商,然後他們慢慢發展自己的物流系統,自己就可以兼做中盤(這是OK便利商店的狀況)。這樣的變形,在每個產業都可以看到,不過因為台灣出版產業(我個人比較喜歡稱之為「書本製造產業」,這個稱呼比較務實,但這邊就隨大家習慣,跟著大家叫)的產業結構看起來還相當原始,沒有太多變形,所以就不在這裡多說。


零售產業的遊戲規則:「買斷、寄賣」


零售產業裡頭的基本運作規則(即廠商的交易原則),主要分為兩大類:「買斷、寄賣」。請各位容許我再次幫忙打一下廣告,所以就在用「以身為度」這本書作為商品範例。

「買斷」是說,某家書店裡面的「以身為度」,都是這個書店跟上游的中盤直接買下來的,因此書店跟上游中盤的關係就是很簡單的買賣關係,然後書店就在消費者跟中盤之間賺取差價。這背後的意思是說,書店必須準備比較多的資金去買商品,然後這個商品會放在櫃子上,這就意味著書店方要負擔賣不出去的風險,以及那些資金的資金成本(例如貸款利息)。而在這種情況下,因為風險跟成本主要是由書店這方吸收,所以中盤開給書店的進貨價格就會比較低,這是算雙方的默契。報紙裡面講的「貨到月結」,指的就是「買斷」。

「寄賣」是說,書店跟的上游中盤的互動,並不是直接的買賣,而是中盤把他的書,放在書店裡面,那如果有哪個識貨的朋友買走了「以身為度」,那書店再跟上游中盤講,然後雙方再根據實際的銷售數字來交易。這背後的意思是說,書店裡的「以身為度」,是隸屬於中盤的,中盤只是借一下書店的一個角落來放,請書店幫忙賣。因此這個商品其所有權隸屬於中盤,其資金成本是由中盤來支付、東西賣不出去也是中盤的問題。而雜貨店等於是在不需要出錢的情況下,店裡面就有滿滿的產品,那有賣出去雜貨店就有入帳,那如果賣不出去也沒差。那因為商品賣不出去的風險與成本是由中盤在承擔,所以書店方拿到的價差就會比較小。報紙裡面講的「銷售結款」,指的就是「寄賣」。

以上這就是零售業最基本的交易規則。有這個基本認知之後,我們就很容易可以掌握金石堂事件的前後因果。對這個東西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小弟碩士論文的第五章第一節(書名叫做「『圓夢捷徑?』連鎖加盟制度中的創業、「資本」與台灣資本主義」,目前因為保護受訪者的緣故,這兩年不能讓大家在網路直接下載,只能請各位自己去圖書館翻一下這樣)。


金石堂的產業優勢


有了上面的背景介紹,我們可以重回金石堂事件了。

但在重建現場之前,我們要有一個基本概念,就是在零售區域中,廠商之間是很難雙贏的,因為零售商多賺一塊錢,就意味著中盤或製造商少拿一塊錢,彼此之間的關係是零和的,那唯一的一個理由說雙方可以共存共榮,就是說零售商有辦法衝量,把銷售量衝大,這樣才能讓製造商有規模經濟。但大體上來說,這個產業的基本遊戲規則就是零和。

金石堂目前的狀況,就是書籍零售市場的遊戲規則本來是買斷,意即門市裡面的商品是門市這邊買下來,所有權屬於門市,但也是由門市方面承擔銷售風險。但是金石堂要改成用寄賣的,意即要把原先自己要承擔的風險丟給上游中盤去承擔,而且金石堂就不用壓現金在賣場裡面,這樣子金石堂的資金壓力就會比較小。

那金石堂在好幾年前,大概就是利用他們在市場上的強勢位置,硬要中盤配合他們。這種利用既有的優勢來虐待上游中盤與製造商的作法在零售業非常常見:這跟零售業者佔據可以直接碰觸消費者的關鍵位置,以及零售業極度重視規模經濟的產業特性有關。反正只要零售業者本身夠大,講話就會大聲,其他上游廠商就只能痛苦往肚裡吞。這個「通路是王」的現實,大概是所有製造商心中永遠的痛,7-11的上游廠商大概是最典型的代表(對這個有興趣的朋友,或許可以參考小弟碩論第三章)。

在寄賣的正常情況下,那零售商(即金石堂書店)可以拿到的單價就會比較低,而且由於貨物的所有權是在中盤手上,所以中盤每個禮拜都會去清查,確認銷售狀況,以及要補進多少貨物。但是目前看報紙得到的消息是說,金石堂在價格上沒有退讓,而且銷售記錄很混亂,所以不知道所以門市裡面到底有多少庫存。而我個人是非常懷疑金石堂的說詞,因為在2007年的現在,怎麼可能還有這麼爛的POS系統,爛到連自己門市裡面有多少產品庫存都不知道?我不相信。我個人會大膽猜測這應該是金石堂高層不願意公開資料,而不是真的帳務真的那麼混亂。


金石堂的困境


我看到這一堆新聞,我就敢大膽猜測金石堂現在一定很慘。因為一個零售業者會變成現在這樣,就代表問題已經非常非常大了。我判斷城邦集團今天決定要把所有產品全部撤回來,主要目的應該已經不是為了清算舊帳,更絕對不可能是什麼力挺經銷商,而是為了自保。現在就是怕金石堂的高層直接落跑,原來的欠款就收不回來了,更怕金石堂把產品拿去便宜賣,換現金,然後捲款落跑。那麼那些屬於製造商或是經銷商的貨物,就白白被金石堂吞掉了,所以結清舊帳、然後暫時撤離的主要目的很有可能是自保。

為什麼我會這樣唱衰金石堂?因為零售業者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質,就是他們是收現金、開期票的。這個意思就是說,零售商今天一開門,一賣出東西就會拿到現金,但是要到這個月月底,上游廠商才會來收貨款,那中間零售業者手上隨時有大筆現金。這筆現金很有用喔,可以拿來先墊付日常開支,尤其是工資支出(這就是現金周轉優勢),就算沒事放在銀行也有利息,好處多多。而且收現金的更大好處是不會有人賒帳不還,用會計語言來說,就是不會有應收帳款,只會有應付帳款。這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喔,開店都不用自己的資金,就可以讓門市自己運作了。而且我們別忘了金石堂還是採取「寄賣」的作法,他們需要的資金一定會更少(對這個有興趣的可以參考小弟論文的第五章第一節)。

別忘了金石堂是零售業者,他原本應該是手上會有很多現金的喔,但目前看新聞的狀況就是他根本就是欠中盤一堆錢、而且還不太出來了。那這就意味著他們手上根本沒有現金可以周轉。一個零售商可以把自己搞到沒有辦法做現金周轉,這間公司的問題肯定是非常非常大了。如果我持有金石堂的禮券還是什麼的,我一定會立刻把他用掉或是賣掉,那如果我有金石堂的股票,我一定會立刻賣出,甚至還要找機會轉手放空,把之前賠的一口氣撈回來XD


金石堂與我


那麼看到這樣的狀況,我們該怎麼辦?如果我是私募基金我可能就會趁現在金石堂集團最弱勢的時候入股,然後就有很多支解金石堂的作法,例如放棄金石堂書店,要他們轉型為房地產公司,因為他們確實佔有很多不錯的地點,這些地點拿來開咖啡廳說不定都還更有賺頭;或是把書店變成該地點的一小部分,再把其他地點開給利潤比較高的東西。如果我是上游廠商,我一定會立刻減少放在門市裡面的存貨,不壓太多資金在金石堂這邊,然後立刻結清貨款,畢竟現在這邊風險有點高,到時候被倒帳你就哭死了。那如果我是金石堂的忠誠消費者,我一定會立刻把我的禮券全部變現或是用光,不然到時候用錢買的禮券變成裝飾用壁紙就欲哭無淚了…


看到這則新聞有些想法,與各位網友分享一下,還請有熟悉內情的網友進一步指正。



延伸閱讀:

老貓學出版:凌域金石堂事件匯整[動態更新]

老貓學出版:這是自由市場,但也是殺戮戰場[凌域金石堂事件]



willy最近論文寫完了,iamwilly's report也即將恢復正常刊登節奏(天曉得這次可以維持多久=_=)。下一個登場的系列專題,是「研究所生活的教戰守則」,此專題為小弟過往三年的辛酸血淚,期待這個專題可以減少後人的一些困擾。也請大家舊雨新知繼續愛護willy,謝謝大家。
|
|

30 則留言:

  1. 你什麼時候去當兵啊,等我回國,你還沒去報效國家的話,來去打擊練習場玩啦。

    身為未來的廟公,我是相當期待「研究所生活的教戰守則」系列。

    回覆刪除
  2. 不過依照以前在書店或出版社打工過的經驗,我還頗相信金石堂無法掌握庫存。因為連擁有物流的某E書店,都經常發生上午把傳訂單過來,然後下午收到他們的退書,退的品項跟訂的品項重複。或者同一本書,可能這一家分店訂,可是那家分店退的情形。我以前就深感疑惑,為什麼他們無法在自己的物流系統中,處理不同分店的進退書。

    回覆刪除
  3. bodu,

    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收到兵單,不過我是這禮拜會送畢業證書到市公所就是了。我想你回台灣我應該還沒入伍吧,畢竟這是入伍高峰期。

    沒想到你竟然認識timo,交友真是廣闊,漬漬。


    hue,

    聽你這樣講,看起來出版業的各店之間的資訊傳遞作得還不很成熟... 不然重複退訂貨實在應該打屁股,這根本是不該有的浪費。

    那至於A門市定貨、B門市退貨,但總部不會居中傳遞,這可能跟該體系的收銀結構有關係,有的體系就是要刻意保持各店自己採購,總部保持沒有物流,讓中盤自己去扛。不過如果該體系有自己的物流系統結果還這樣,那就真的遜掉了。

    沒想到2007年的台灣書籍零售產業,MIS系統還這麼落伍......

    這不是台灣.. 這不是台灣...=_=

    回覆刪除
  4. timo是我大學球隊學長,大個7屆吧,這談不上什麼交友廣闊,不過timo真得是號人物啊,哈哈。

    我9/3回到台灣,回來再跟你約去打擊練習場玩。如果不幸你已去當兵,記得來個信或什麼鬼的,好去懇親之類,然後當兵切記一定要「能力不足」,是很有心要做,但能力不足,早去早回就是。

    回覆刪除
  5. 講一大堆,好像都是通路的問題,有多好賺一樣,那為何沒有更多的企業投入資金,開個幾
    千家,大賺特賺,
    原因就是入不敷出,台灣的買書及讀書人口,隨著經濟不景氣,不斷下滑,別說賺錢,不賠錢已不錯了,能維持是很不容易的事,房屋租金不用錢嗎?好的地段租金是要好多錢,不需給現金嗎?
    再者,圖書的項目總類是最多的,又需要大量的人事管銷費用,不需給現金嗎?

    所以不要批評別人像唱歌一樣容易,一大推亂
    講的言論,都是鬼扯

    回覆刪除
  6. to 匿名網友,

    「通路是王」這四個字不是喊假的。如果整體市場狀況不好,第一個死的絕對不是零售商,絕對是上面的中盤或製造商。今天凌域公司的跳票,就是代表狀況。

    另外,零售產業是個比規模、拼大小的產業,沒有人敢再跨入這個產業,並不是說這個產業已經在走下坡或是已經完全飽和,多半的情況是零售市場已經呈現寡佔局面。一旦市場形成寡佔,新集團投入資金的獲利門檻就會提高,而這會赫阻新集團的成立。所以說,沒有新體系成立,不代表這個產業沒有獲利。台灣的食品量販就是代表。

    不過話說回來,書籍零售市場狀況不好確實是事實,但為什麼其他書籍零售體系就沒有這個問題呢?為什麼其他書籍零售集團看起來都活得還不錯,而且獲利越來越好,偏偏金石堂自己掛掉?我個人是猜測這跟金石堂本業不一定有關係,有可能是金石堂母集團在成衣販售那邊需要資金,硬把書籍零售這邊的資金抽走拿去支援其他事業體,結果反而害得金石堂自己爆掉,可能有些關係。不過這個我不清楚,要請熟悉的網友進一步說明。

    回覆刪除
  7. 高明之論,深獲我心。

    回覆刪除
  8. 最近和朋友合作通路服務業,
    想拜讀你的碩士論文,
    但是在國圖的網站找不到相關名稱的論文,
    (有七位吳偉立,其中一個還是我大學同學)
    是要到國圖裡才能找到目錄嗎?

    你的文章很有內容~~~

    回覆刪除
  9. 出版社或是書籍經銷商市無法直接與金石堂做生意的,金石堂旗下有一個叫做金士盟的物流公司,所有的出版品(書籍等)都是交貨到金士盟,再由金士盟供貨給金石堂,所以先會發生問題的是金士盟。也就是說,有金士盟這座擋火牆在,金石堂即可厚顏喘息。
    當初設置金士盟時,金石堂就以自營各點物流配送為由(現今直營加盟合計約百點左右),大幅調降貨款折扣回饋物流成本,現爆發凌域事件後,也有風聲傳出,金石堂擬案恢復書商自送各門市的舊況,但可想而知,已調降的折扣恐無恢復的可能,但,一旦書商需貨送門市,衍生的物流費用,及單點對帳的人事成本將是書商的一大負擔。

    另外,出版業慣用的是寄售制,上游可以主動配貨到書店,書店在期間內的進貨減去退貨即是應付貨款。但是金石堂(嚴格應該說是金士盟)採「銷結制」,就是銷售多少就付多少款,但是銷售數據從沒透明過,以致上游廠商積壓莫多的庫存(成本)在金石堂。且,金石堂是票期不到絕對不開立支票,已經是銷售轉結款,卻收不到支票可以貼現,也無法預估可以回收的款項,太多的不可預期,更是出版業界的痛。

    回覆刪除
  10. to 樓上匿名版友,

    我的論文目前才剛出檯,所以還沒被收到國圖網站上,還只能在清大的碩博士論文系統上看到(請在搜尋列輸入「圓夢捷徑」,就會跑出來了,可以看到摘要跟引用文獻)。而且也因為保護希望可以稍微保護一下受訪者,所以暫時不開放電子檔下載。如果您需要,我可以把檔案email給您,請您指教。

    另外聽您提到金石堂的作法。我沒有想到這間公司的作法這麼極端,實在是太可怕了。說真的,能不跟這間公司做生意,就最好不要跟它做生意吧...

    我想這已經跟金石堂有否有壟斷市場能力沒有太大關係了,畢竟7-11也不會這樣對待上游廠商阿...

    回覆刪除
  11. 其實樓主說的有些不對
    金石堂並不是採「寄賣」的始作俑者。
    多數書局都是寄賣式的
    問題是「銷轉結」的寄賣方式
    這個方式讓出版的風險、資金周轉雪上加霜
    中盤商如果也完全採銷轉結
    倒閉的,反而是出版社,不是中盤商
    我得的消息是另一大型書局問題才嚴重
    大家參考

    回覆刪除
  12. 啊! 真的有獲利越來越好的書籍零售集團嗎?能不能透露一下是哪一家,讓小弟崇拜一下。

    回覆刪除
  13. 樓上匿名版友:

    我不太知道什麼是「銷轉結」但就字面或是這篇文章來看,「銷轉結」跟寄賣應該是一樣的東西才對吧?不曉得您是怎麼看的?可否說得更清楚一點?


    opoo:

    我並沒有說搞零售的就一定賺到翻,畢竟這也是要看產業的整體景氣來決定整體趨勢。但不管是在哪個產業,只要是景氣好,那就是零售商吃肉、製造商喝湯;一旦景氣不好,那第一個要死的一定是上面的製造商。而且這個狀況會隨著零售體系越來越強大,然後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今天出版業景氣不好,第一個倒楣的一定是上面的出版商,再來才是零售商。我今天去查了一下經濟部的數據,果然也是支持我的想法,就是出版公司的營業額確實是在下降,而且幅度蠻嚇人的,但是書籍文具零售這邊的營業額卻繼續往上爬,而且上升的幅度還比製造商下降的還多呢。

    簡單來說,出版業界的景氣確實沒有以前好了,這也讓出版商跟零售商都吃了虧,但顯然吃比較多虧的,絕對是上游的出版商,而不是佔據店面的零售商。本文要凸顯的正是如此,也只有如此。

    回覆刪除
  14. 我是昨天匿名的其中之一呀!
    和朋友合夥的是零售服務通路業,
    朋友他的目標是至少成為台灣的沃爾瑪
    看到WILLY的文章覺得很棒,應此想拜讀WILLY的論文.

    我是LAURIE,LP39的LAURIE
    E-Mail:laurie@kiss99.com

    感謝賜文~~~

    回覆刪除
  15. 樓上匿名版友,

    我的論文對零售體系的批判性較強,對你的朋友應該沒有直接幫助。論文已寄出,請參考 Orz

    回覆刪除
  16. http://b-oo-k.net/blog/blog.php/2007/252

    有關銷結制與寄賣制的因果關係,煩請參考老貓學出版部落格上面的論述,老貓前輩說的比較清楚。

    回覆刪除
  17. Willy大的想法大膽創新,如果消息屬實則極其值得讚賞,惜根據的都是報上離譜的錯誤資訊。這些報導,名作家張大春已經直言批判過了。
    我公司在金X堂做月結,可是也不至跟著在擁擠的戲院大喊失火。
    那些集團大公司以為喊失火就可以燒掉戲院,要喊爽,請便,可是造謠推擠踩死一堆我們小公司,難道是活該倒楣要當人家砲灰嗎。
    很期待Willy大作為學者的建樹,但請別跟著報導把我們當八卦配角玩掉,一筆把出版業打下地獄。我們是活生生的人啊。

    回覆刪除
  18. 樓樓上匿名版友,

    我看過老貓的文章了,但我還是看不出銷結制與寄賣制兩者到底有什麼不同。因為他文章裡面講的「銷結」,就是我口中的「寄賣」阿。

    有可能是我文章中的「寄賣」,跟你心中想的「寄賣」不是同一件事情,所以引起誤會了?



    樓上匿名版友,

    我確實只用媒體的報導來當成我介紹的依據,出版產業確實不是我熟悉的領域。如果我有弄錯什麼事實還請見諒,這確實是我在實際資料上的不足。這點我很抱歉(不過我不太清楚,為什麼您覺得我把您打入地獄??)。

    所以依照您的說法,金石堂這個事件,單純只是城邦或凌域跟金石堂鬧不愉快,而金石堂對一般小型的出版商其實仍算是相當友善的(至少都還是用月結這樣)??

    我無意升高情緒對立,只是單純想進一步瞭解實際的運作,畢竟我對初版產業確實是外行,還請版友指教。

    另外再請問一下,張大春的那篇文章在哪裡?因為我用google查不到,可否幫忙轉貼連結一下,謝謝...



    最後,可否請有興趣發言、但不方便留名的版友,隨便取個化名,例如123, 369, 甚至是anti-willy, willy-sucks也不無不可。畢竟不留名稱,我回應的時候很難回阿,只能用「樓上匿名版友」、「樓樓上匿名版友」這種虛無飄渺的名稱這樣....Orz

    還請大家多海涵...

    回覆刪除
  19. 金石堂的銷結,是指貨權是金石堂的,但他只付你他已賣掉的書的錢,剩下的都是保留款。(而且,他不明講出來的是,他還不負負保管書,若有庫存帳差,是出版社得吃庫存損失滴,當然,出版社只要不與金石堂結束往來,這個洞就不會被戤破,這也是為什麼金石堂不公開庫存數字的原因)

    但正常的寄售制,貨權是屬於供應商的吧?

    回覆刪除
  20. 樓上匿名版友,

    這樣看起來,金石堂這個或許可以稱為「強化版的寄賣制度」,他們進一步奪取上游廠商的商品所有權了。

    這應該還是可以歸在寄賣裡面,只是狀況又更往零售端傾斜了一大步。

    回覆刪除
  21. 再進一步補充
    金石堂的"銷結"

    賣掉的貨,錢半年後才有可能領的到。
    賣不掉的,所有權不歸你。
    但雖然有貨權,貨萬一弄丟卻不用負責。
    你想知道自己被壓的庫存,可以,請付錢。
    想翻臉,也可以,被壓的貨先扣起來。

    回覆刪除
  22. 拉滴賽,

    天阿!!你講的是真的嗎?!這實在是太不合理了!!!

    這確實是不能叫做寄賣制了,這根本應該稱之為屠宰制啦!!!!!

    回覆刪除
  23. 金石堂的那些書屬於誰,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拿前不久上新聞的凌域舉例,凌域和金石堂對出版社的發言裡,各自認為所有權屬於自己。

    回覆刪除
  24. 您這篇文章最大的謬誤,在於寄售與買斷的觀念。在出版業是不存在買斷兩個字的。有這兩個字,只出現在大清倉賣到六十九元書店超低價(一本十元)的時候。那個也不叫賣斷、那時候找的叫做“切貨“商。

    要是有買斷制,台灣的出版業絕不會如此可悲。現在所謂的“貨到月結“是指今天月初送新書過去,月底書店把書退回來,進貨減退貨差,就是該書店本月的應付款。但是,書不是只能退當月書,就算你半年前、一年前出的書,他哪天不想擺在架上,又賣不掉的時候,依然可以退給你。

    所以出版業最可悲的地方在於,沒有徹底的關門清算,根本不知道一本書實際上賣掉多少。

    那金石堂銷轉結的不同在哪?其他書商好歹是月底進貨減退貨,開出這中間的貨款,但是金石堂不是,他是跟你進兩百本書,月底可能一本書都沒有退給你,卻也不先給你兩百本的錢,他告訴你,我的門市只賣掉五十本,我只給你五十本的錢。但問題是你書不退回來讓我清點,就憑你說了算,我哪知道你是賣五十本還是六十本?(要跟他拿資料,還說要收費?)而進了你倉庫的沒賣掉的書,我還不能自由調動。


    這上述種種,並不是賣斷與寄售的差異。而是有良心點的寄售、和屠宰式寄售的差別。

    回覆刪除
  25. mingwangx & 康,

    看完康的說明,我想我是錯的,康是對的。我用買斷一詞來敘述確實不對,用「正常寄賣」、「屠宰式寄賣」來比喻,我想是更準確許多。

    那如果是這樣來看的話,那凌域跟金石堂的爭議,其實就沒有什麼爭議了,因為這很明顯,金石堂只是一個被借放書的地方,他必須負保管的責任,而沒有那批書的所有權的。

    回覆刪除
  26. 我覺得你還是不要誤導大家的好!!!
    你在文章裡面提到「買斷」是說,某家書店裡面的「以身為度」,都是這個書店跟上游的中盤直接買下來的,因此書店跟上游中盤的關係就是很簡單的買賣關係,然後書店就在消費者跟中盤之間賺取差價。
    我的天ㄚ!!如果法律關係真是這樣,我相信台灣沒有經銷商敢和出版社等上游供應商做生意了。基本上經銷商(Distributor)與供應商之間的關係絕非單純的買賣關係,經銷契約裡面所規範的法律關係遠比買賣(Sales and Purchase)複雜多了,而且實務上台灣目前出版社與經銷商之間也非絕對是你所敘述的那樣,出版社並非把所有成本轉嫁到經銷商身上,如果你真有興趣發表類似的文章,我建議應該好好做過功課去研究一下。當然,如果你只是想在部落格上閒扯,那當然另當別論。

    最後,再告訴你一下,"寄賣"與"銷轉結"在實務集法律上的差異也挺大,不能簡略地劃上等號!!

    回覆刪除
  27. 樓上匿名版友,

    你用粗體標出來的部分,是我拿來說明「何為買斷」的文句。但我寫這篇文章時,確實是不知道出版業裡頭沒有買斷這種交易方式。後面這是我的不對。

    在法律契約上我確實不懂,我確實不曉得轉銷結跟寄賣有什麼太大的差異。但是你說「出版社並非把所有成本轉嫁到經銷商身上」,可否進一步說明您所指為何?這邊我不太懂您的意思。

    回覆刪除
  28. 拉滴賽用簡單且清楚的語言說明出版的現況
    目前金石堂的做法的確如拉滴賽所言
    言簡意該!非常好

    回覆刪除
  29. 哈,真期待你的新系列。(浮上水面來,ㄎㄎ)

    回覆刪除
  30. 嫈楓,

    我不知道你也知道這裡耶。最近事情繁忙,下一系列大概還需要一兩個禮拜才能出台。不好意思還要讓妳再等一陣子XD

    妳人還在台灣嗎?希望妳中國之行一切順利!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