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2日

美國紀行之一:美國概述



2006/08/22,

非常高興我回台灣了。

我相信版友們應該有注意到我改了版名。改版名這件事情關係到blog的定位問題(相信本版的長期讀者,都有注意到本版文章的調整)。這件事情我將會在兩個月後、即一週年回顧中仔細申論我對我自己、以及這個blog的想法。在此就先回歸本篇文章的主題,不在版名上多廢話。

接下來本blog將會發表一系列關於本次旅行的文章,我將先從美國的總體歷史的簡介開始,逐次切入我先前提出的問題,並帶入我無意中發掘出來的問題。本篇將從美國的總體歷史開始。


前言


美國在地理上,有大平原(中西部:如德州)、有高山(洛磯山脈:科羅拉多州),也有美麗的海岸地帶(東西岸:如加州與羅德島),而我這次進入的,是美國的東海岸。但是美國東北的特別之處,並不在其自然景致,而在於其人文環境:它是西方文明進入美洲大陸的起點,因而保留了殖民時期的歷史景觀;但同時他又是當今世界的政治經濟甚至是知識中心,因而他也有著當今世界上最寬廣的都會帶。

在開始之前,我需要簡單介紹美國的歷史發展。


美國歷史


美洲的原始住民起源甚早,但他們並不是美國政府建立自身國族意識的組成因子,因此美國政府只有保護他們,但並沒有發揚他們。美洲原住民的歷史至今只出現在博物館中,在官方的正史中只有一筆帶過。美國的國家正史,將美國(以及美洲的起點),起始於殖民力量的進入。

17世紀,荷蘭西印度公司佔領今日紐約市的曼哈頓島南端,跟當初他們佔領台南的目的一樣,將之定位為一個轉口港,主要目的在於利用該地跟美洲住民貿易,但沒有長久定居該地的企圖。17世紀末,英國進入美洲,除了搶下荷蘭既有的殖民地外(即曼哈頓島南端),也開始在美洲東北各地與英國氣候類似的地方墾殖(例如麻州、康乃迪克),開始有搬遷家屬來美洲,有在此長久定居的計畫。除了留下大量英國式的地名外(例如New York、New Hampshire、Cambridge),也將原本西歐的生活習俗帶進美國:例如各種的基督教派(我瞭解多數人對美國都不甚了解,而我多數中譯名詞都留有英文原名,大家可以去GoogleMap或是wikipedia查,這會大有助益)。

18世紀中,大英帝國與美洲殖民地的住民在財稅徵收上起衝突(請注意衝突的稅項是關稅而非人頭稅,這清楚顯示革命提倡者的階級身份),雙方關係交惡:起先始自於一政府與民眾的小型衝突,爾後知識界投入、以及商界的財務挹注,最終產生獨立宣言,而北美十三州也成功引起歐洲各殖民地國的矛盾,成功掩護美洲殖民地的軍事行動。

請記得所謂的美洲獨立戰爭,只是當時整個國際政治的一環,當時國際政治的關鍵點是英法的對抗。因此法國介入獨立戰爭,只是法帝國削弱英帝國的手段之一,當時國際上的主戰場、真正投入資源的重心並不是北美13州,而是從西印度群島一路延伸到地中海南端的海上爭霸;而在美洲陸上抵擋英帝國攻勢的軍隊也不是13州的民兵,而是法帝國的正規軍。

就現實來說,北美十三州可以打退英國,並不意味著成功驅逐了歐洲勢力、不意味這樣就成功建立一個屬於美洲的國度。美洲可以脫離英國這個歐陸帝國的統治,基本上仍是倚靠歐陸帝國(法國)的協助來完成的。一般的美國正史絕不會把這個放進去,畢竟這段歷史不是那麼美麗。

接下來19世紀前半段,就是美國的內陸擴張史。這段擴張史,直接顯示著其國家力量的強弱以及施展對象。他們一開始先解決沒有甚麼抵抗力的原住民,把原住民通通移居到一個保留區裡面(就是今天的印第安那州),至於剩下的就想辦法讓他們消失。於是他們越過阿怕拉契山脈,進入沒有人跡(其實應說是原來有的都被殺光了,所以沒有人跡)的中西部平原,接著打敗日暮西山的過氣歐洲帝國西班牙以取得佛羅里達,並運用其美洲影響力,讓「德州共和國」(Republic of Texas)自行加入美國。並在南北戰爭之前,打敗英國與墨西哥,取得洛磯山以及西海岸。

進入19世紀後半段,美國的國力已經延伸到海外:他們有意願從俄國那邊買來阿拉斯加,並建立自己的遠洋海軍、可以打開日本的門戶、介入中國事務,甚至遠在東南亞海域打敗西班牙海軍(搶來波多黎各、關島還有菲律賓)。我猜測夏威夷大概也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才會選擇自行加入美國。

下面這張圖,是美國國土的擴張記實。這張圖片在高中大家都看過甚至背過,但我相信沒有經過這樣的介紹,人們應該很難瞭解這張圖片背後的慘烈意義。



至於在對外關係上,在20世紀之前,美國都是主動介入海外事務的,但到了20世紀,美國的影響力已經大到不得不介入國際事務。而其影響力我也不需多說。歷史介紹可到此告一段落。

我這次前往的美國東北部,是美國正史認定的歷史源起地,例如波士頓、費城這種常被提及的歷史名都,這幾個地方被美國官方認定為美國精神的誕生處,是低年級教科書中「自由」、「解放」的代名詞。不過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下一篇文章再說。


美國政治


美國的政府由三權組成,理論上三者平行,實際上總統是真正的主要權力實行者。美國的民意代表單位長期由兩個政黨組成,只是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代表團體。今天的兩個黨一個是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一個是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共和黨的政治立場較傳統:支持槍枝合法化、反墮胎,支持者多以白人、男性為主;民主黨的政治立場較為前衛:支持墮胎、反對槍枝合法化,支持者也較多有色民族、女性。在今天,美國媒體習慣以紅色來代表保守陣營的共和黨,以藍色代表自由陣營的民主黨。

2000年之後,紅藍各自的支持群眾嚴重對立,在911之後雖然稍微衰減,但對立氣氛並未消失;而在選民的投票數據更是清楚顯現這種對立:東西岸的居民是民主黨的鐵票區,落機山區以及大草原帶是共和黨的鐵票區。請見這兩張取自wikipedia的圖(這兩章圖看起來很不一樣,但背後的計算原則是相同的,所以放在一起並不是我惡搞)。

2000年的:


2004年的:


這極端的對立在美國是很熱門的政治問題,相關的政治評論書籍多如牛毛。其中涉及的問題除了實務政治上的選舉勝敗以外,也包括了一些很重要的研究課題,例如:為什麼以低薪工人為主的中西部,反而會把票投給一個偏向大企業利益的共和黨?在這裡我只點到為止,不再多談。

我這次旅行的區域,位處於藍色的大本營:從北部的新罕布夏(New Hampshire)、麻賽朱塞(Massachusetts)、羅德島(Rhode Island)、康乃迪克(Connecticut)、紐約(New York)、紐澤西(New Jersey)、賓夕福尼亞(Pennsylvania)、迪拉瓦(Delaware)、馬里蘭(Maryland),到哥倫比亞特區(District of Columbia),全都是民主黨的大本營。在2000、2004的總統大選中,民主黨光在這幾個州就拿下超過110張的選舉人票。

對投票記錄有興趣的版友,請參考CNN的整理:2000年的數據2004的數據。2000的數據目前只保留到州層級(state),2004的則還保留到郡層級(county),無聊的版友可以點進去查查看麻州的boston跟cambridge這兩個郡,看看Kerry是怎麼屠殺Bush的…。


想想台灣


這篇文章表面上是在介紹美國這個國家,而我企圖透過這篇文章,將美國官方教科書以及好萊塢宣傳品中不存在的事實,刻意突顯出來。在這裡我想要簡單問的是,那我們能不能用同樣的觀點來分析台灣的正史呢?畢竟這才是我旅行的原始目的。

這個說來話長,而本文已經超過我預期的幅度,因此也只能留待下一篇文章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