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7日

我也想當記者(四):編輯台上的文字遊戲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記者很少進到公司。

不過,儘管記者整天在外頭亂晃,但記者終究是公司的一份子,稿子還是要回到公司內、被料理過才算數。無論是無形有形,公司內的組織安排以及人事狀況,還是深深影響記者的實際產出。

要瞭解記者的生活、媒體內容的產出,不能忽略公司內的影響。


新聞部:媒體公司的核心



媒體的主要產品,就是新聞,所有東西都是從新聞延伸出來。製作新聞的主要據點記者,就是新聞部(或編輯部),主要成員就是文字記者、攝影記者、幫助記者蒐集整理資料的工讀生(在媒體,則美其名為研究員)、美術編輯、下標題的文字編輯,以及協助潤飾文句的校稿人。

在新聞部,記者的文章是核心,所有事件與人員安排,都是配合記者的文章產出而生:例如,記者的文章諷刺郭總裁養嫩妻、攝影記者就得弄一張郭董吃香喝辣滿臉油光的照片;記者的文章講說某發科技公司被大陸山寨廠快速追趕,美編就會做一個蔡董跟大陸老闆賽跑、快被超車的Q版圖。

不過,儘管文章是記者寫的、內容是記者想的,但是文章一旦進了編輯室,這篇文章跟記者就沒太大關係了。

文章的第一個讀者,是下標題的文字編輯。文編是非常難做的工作,它們往往具備記者的經驗,能夠從字裡行間推敲出文字背後潛藏的採訪背景、知道哪些地方有加強的空間,能夠化繁御簡;最重要的是,他是代表讀者去看這篇文章,要看出讀者對哪些地方最有興趣,並用短短的句子畫龍點睛,勾起人往下閱讀的興趣。

一個厲害的文編,除了能夠讓文章更生動以外,有時候往往還能引起一個話題。例如商週過去一個經典型的標題: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寄件者 journalist_4


但是文編再怎麼屌,也沒有各個版面的責任編輯、以及決定重要版面的總編輯這個終極BOSS來得殺。總編輯,他基本上就是公司的CEO,是整個公司決定人事、決定公司走向,是公司盈虧的最終負責人,也是每個成員最害怕的對象。

總編輯會做一般公司CEO所有會做的事情,更厲害的是,新聞公司的CEO,還會決定今天想要作什麼新聞。

總編輯每天都必須要在不同的新聞之間作取捨:哪些新聞要放頭版、哪些新聞值得投入資源去大做文章?哪些新聞可以放棄?而一旦選定新聞,還要拍版重要文章的標題。媒體的腳步很快,裡頭的人必須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做決策,而他個人的想法就會在標題的用字遣詞與文法中顯現。他的個人好惡,會直接影響新聞的走向,長久下來也會決定這個媒體的調性。

寄件者 journalist_4


發行部 & 廣告部:利潤中心

一般來說,記者在媒體產業內最受寵、擁有最多的資源的人事單位,但真正帶進營收與獲利的,還是發行部跟廣告部。他們才是真正的利潤創造者。

媒體的營收來自兩部分:賣新聞以及賣廣告。前者是發行部的責任、後者是廣告部的責任。

管你新聞作得再好、獨家再多,終究要讓人看到才有意義,而讓人看到這則新聞、極大化產品的曝光率,就是發行部的工作。

發行部的工作,就是要讓越多人知道你這家媒體作了什麼東西,極大化這個產品的知名度,提昇自己公司的曝光度,拉拉倪爾森排行榜的名次,也讓更多人(包括消費者與廣告主)對產品有印象。他們也會花很多力氣去談通路,把報紙盡可能撲到任何的架上,以及洽談各種異業合作的可能,提升銷售量:例如買早餐送報紙…etc。甚至,會花很多時間辦講座、作宣傳-例如下面這個活動(幫老東家打打廣告XD)。

寄件者 journalist_4


但是發行部再怎麼對公司有貢獻,恐怕都還沒有廣告部的貢獻來得直接,畢竟發行部講的是長期的口碑效果,但廣告部帶來的收入可是直接而龐大的阿。

人們花錢買報紙、甚至是訂閱報紙,這是報社營收的基礎,能帶來穩定的現金流、以及媒體營運的根本:人氣,但是單靠發行,是沒辦法真正獲利的。真正讓媒體賺錢的,是廣告。

媒體的廣告有兩種,第一種就是純粹的廣告,就是我們一般認知的廣告,都是他們打拼出來的成果。負責這種廣告的,就是廣告業務。

寄件者 journalist_4

另外一種廣告,則是以新聞的方式來呈現(也就是一般常提到的業配新聞)。就是受訪者委託媒體,去寫一個文章格式、美術編輯方式都近似一般新聞,但實質上是廣告的推銷文章。這樣的廣編文章,寫作的人,往往就是記者自己。

在早年,撰寫廣編文章的人,就是專心去作廣編文章,跟真正採訪線上的記者是不同的,兩者屬於不同的部門,上頭的主管、部門的目標都截然不同。但隨著媒體景氣越來越差,許多報社也開始要求記者要能接這種廣編文,而且還要背一定的業績。

寄件者 journalist_4


身兼廣告業務的記者



記者是媒體行業的核心,除了他的人脈、他的觀點、他的寫作能力,直接影響新聞的好壞以外,更因為記者身份的特殊性,讓他可以很輕鬆的做到其他人作不到的事情:因為他可以見到真正高層的人,而且他手中的筆會直接影響社會大眾對這個受訪者的觀感。這樣的文化流氓不能隨便得罪,要拒絕也要給他面子、給台階下。在公司面臨財務壓力的情況下,很自然會要求記者貢獻出這個特殊的人脈資源,為公司的營利盡一分力。

記者第一個被要求的,就是推薦受訪者訂自己的刊物。我認為這是相對合理的行為:因為受訪者購買你的新聞,而且成為你的長期訂戶,其實形同是肯定你們家的新聞有一定的公信力以及價值,因此值得購買。這樣的推薦,我認為相對OK。但是記者跟受訪者討論各家媒體的優劣,推銷自己的媒體,鼓勵對方訂閱雜誌,和記者主動向受訪者銷售廣告,希望對方作工商廣告,在我看來,這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寄件者 journalist_3

記者跟受訪者的關係,是亦敵亦友的。今天這個記者跑宏達電,宏達電業績好、他就寫他業績好、探討他業績好的原因,宏達電老闆想要跨入異業、他就想辦法動用老闆家族關係、去追新聞幕後的故事,宏達電的工程師過勞死、他就想辦法打進工程師層級,去作過勞相關報導。今天忽然間大陸山寨手機廠大量挖角宏達電的高階人士,記者就開始探討宏達電是不是也會步上聯發科的後塵。這樣的採訪,很單純,一碼歸一碼,讓事實歸事實,好的我寫文章讚賞、但你出包有狀況時我也不客氣。

但是記者若需要肩負開發廣告業務的任務時,他勢必不能輕易打壞他跟受訪者的關係。一旦新聞報導的目標,被排在維持關係之後時,講難聽一點,這個人其實就已經不是記者,而是化妝師了。

把記者變成化妝師,可以很直接的挹注公司獲利,但這是殺雞取卵、前人種樹後人砍樹的作法。時間一拉長,讀者會感覺到整個媒體的調性都跑掉,就開始退訂了。產品口碑很難建立、但很容易摧毀,只要口碑一出狀況,發行量馬上就下滑,然後真正的廣告業務就更難接到訂單,公司也就只能更倚賴工商記者。且由於只會化妝,久而久之這個媒體的影響力也會下降,受訪者越來越不在乎你的存在,緊接著原本的那些關係也跟著一去而不復返。

我個人認為,近年來整個風格跑掉最誇張的,莫過於下面這本雜誌。

寄件者 journalist_4

到頭來,記者的人脈關係,是靠著名片背後媒體品牌以及個人的品行去支撐的,種樹難、砍樹快,一旦背後的公司名聲不在、記者又只做化妝師,就再也沒有人把你這個記者、這個媒體當一回事了。我相信社會大眾對新聞這一行的輕視,有一部份就是來自這裡。


記者:新聞業中最核心、但又最渺小的生物


這篇文章想要談的,是在外能夠呼風喚雨的記者,回到編輯台後的有限權力。

記者,到頭來,只是整個新聞公司眾多成員之一,無論你在自己的位置上多麼優秀,終究必須面對,自己指示整個組織中的角色之一,還有很多立場跟你相反、價值順位跟你不同的人,而你的文章,必須這一個層次的過濾,才能夠刊出。

寄件者 journalist_4

記者的文章若能成功上了版面,記者其實也不知道自己文章的標題是什麼,也無從控制文章是不是有被調整過、立場是否還是跟自己寫的一樣。

不管你跑什麼線,記者在外頭,靠著自己的努力與手上的筆,總是可以得到一定的尊重--無論是台面上的客套、還是真實靠著自己的努力贏得的尊重。但是一旦記者把稿子交回編輯室後,有太多不是記者能夠控制的事情將會發生,記者這個仙度瑞拉就要被打成原形,回覆到某種程度上只是一個文字工的角色。

寄件者 journalist_4

你不能說修改就是不對,事實上,修改、篩選、退稿是必要的評審機制,只有篩選與評鑑,才能督促新聞從業人員提升寫作的品質,畢竟我們不是寫來自己爽就好的。而且退一步來說,這是一間營利公司,各自不同專業的人相聚在這裡,大家都有家要養,又不是作興趣的,媒體又怎麼能夠成為記者的禁臠?畢竟,從古自今,研發部門主導發展方樣、而不是行銷、業務部門決定的公司,基本上都不太能禁得起時代的考驗,所以其實我們可以體諒,高層作一些操作背後的無奈與辛酸。

只是差別在於,媒體這個行業的產出,他幾個字的差異、他觀點上的不同,就會直接影響社會觀感,影響太大了;更不用說營利公司將本求利所帶來的影響。

在這中間,能夠確保準確傳達真誠聲音給大眾的,只有有良心的編輯群了。


前面兩篇,已經講完了記者周邊的人了,下一篇就是真正的重頭戲。我將介紹新人入行時會遇到什麼困難?當新人變資深後,可以做些什麼?如果不幸混不下去,又有哪些容身之處。請下週繼續收看:)


延伸閱讀

黃哲斌: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 (原出處)

劉蕙苓:原來我這麼「不專業」?!∼就這樣我離開了電視新聞界 (備份點)




  • 附錄 -師傅:新人的引路人

每個社會新鮮人踏入社會,一定都需要師傅帶領你,師傅會教你瞭解公司、認識產業、搞清楚敵我關係,也讓你認識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新聞界,更是重視師傅。

新聞產出的狀況千變萬化,並沒有固定的SOP可以依循,不是個標準化的行業。記者的生活充滿了彈性,而公司的組織、寫作的內容也是充滿變化,所以沒有「不這樣做就會死」的固定操作流程。

因為沒有SOP,所以他沒辦法用上課授課的方式去教導、學習;只能透過Try & Error,遇一事長一事去成長。尤其,記者在外頭的採訪狀況又千變萬化,許許多多的事情,沒有大量臨機應變的經驗,都會被受訪者玩假的。

有時候你會遇到超級老江湖、或是超級大人物,菜鳥兩三下就被這種可怕人物唬死了。有時是記者自己慌了手腳,有時是因為沒有足夠歷練、沒辦法追問關鍵問題,或是沒有足夠經驗跟知識去分辨他的談話的真假,看穿他手腳。遇到這種時候,資深、見過世面的記者,就自然會顯現他的功用,壓得住陣腳,不會被受訪者牽著鼻子走。

寄件者 journalist_4

除了在專業上的幫助以外,更重要的是,師傅會直接影響你的價值取向、思考邏輯,對事物的優先順序,有形無形會影響你整個記者生涯的事業走向。這才是最可怕的。

新聞寫作內容沒有絕對的重點,同樣是一個記者會,不同媒體、不同記者看到的東西都不一樣,寫出來的文章自然也不同。不同的記者因為自己關注的焦點、興趣、還有之前累積下的知識背景,記者的品味、側重的重點、研判事實的角度,通通都不同。而這些事情,都會受到長官、受到媒體調性、受到師傅的修改建議很大的影響。

此外,媒體工作有太多灰色地帶:有時公司老闆找媒體聚餐,結束之後了難免會送個伴手小禮,那麼拿還是不拿?有時忽然有人跑來跟你爆料,講他競爭對手的壞話,這是如果你把他寫出來了,你或許有個大獨家,但可能無形中成了這個內線的打手,那麼你怎麼選擇?有時是你因為採訪的關係,無意間得到公司的內線消息,但在查證過程中,公司發現你已經知道消息後,願意提供專訪機會來給交換你不發布消息,你該怎麼辦?甚至有時候你為了掌握最新訊息,你不得不跟一些牛鬼蛇神打交道,那麼之間的應對進退又該如何拿捏?這些事情都是需要師傅提點的,因為你會遇到的狀況,他一定早就遇過。

每個記者入行時都會被指派跟著某個師傅,只是誰當你的師傅,不是你這個菜鳥可以決定的(有時候自己公司沒人帶,還會由其他公司同路線的記者幫忙帶),而是師傅選你、或上級指派的。這種事情運氣居多。

但如果有機會,盡量跟不同類型的人走,增加自己的靈活度,不要只學會一種價值觀,在生涯的初期多接觸不同的立場與觀點,有助於你更了解自己,短期來看雖然會產生一些混亂,但長遠來看卻能讓你自己的選擇更加篤定。

寄件者 journalist_4

2011年6月20日

我也想當記者(三):採訪現場下的利益糾葛


老讀者可能會問我,我這兩年怎麼變那麼多,沒事幹嘛放那麼多圖片,而且跟內文好像又啥關係!?

iamwilly說:這是因應時代趨勢不得不做的調整阿!

現在資訊爆炸,人們整天都被一堆訊息炸得受不了,因此人們分配給一篇網路文章的時間,差不多就是一分鐘,文字數約300字。如果文章內有一張圖,那人們會額外再給你一分鐘,那就是600字,超過讀者就轉台啦。可是我的文章受限於題材與個人寫作的囉嗦習慣,不太可能把一篇文章壓到500字。所以也只能靠著大量的圖片來留住一般讀者的注意力啦。習慣看文字的貴客們請就多多包涵啦~

廢話講完,進入正題。


一般職場的工作,除了少數出差以外,多數時間都是在公司裡頭。但是線上記者則不是如此(尤其是平面新聞):記者不打卡、沒有明確上下班時間,平常哪裡有記者會、有活動、哪裡有人聚集,記者就鑽到哪去。一般的報社記者,基本上不進公司,負責採訪的媒體記者室、路上的咖啡廳,還比較像是記者的工作室。除非是自己的師傅,或是上面有特定安排,否則沒有人知道自己在哪裡。

因此,跟記者每天作息相關的,其實是外頭的人。要瞭解記者的生活,看他平常跟什麼人打交道,可能是比較好的切入點XD


PR:線上記者的好朋友


新聞產業發展到現在,建制很完整了,比較有規模的組織(包含政府與公司),都會有一個Public Relation team專門應付記者,就算沒有PR部門,重要場合也會找公關公司打點。

PR對於線上記者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約訪的橋樑以及新聞稿的製作。新聞稿對於電子媒體、日報以及即時新聞的記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即時新聞,他們一天可能要寫6~8篇、甚至10篇稿子,沒有新聞稿幫記者作整理,實在活不下去。

PR的工作量非常大,要提供委託客戶一大票關於產品、產業的市場行銷分析、作很多市場調查;應付記者,只是他們龐大細瑣工作的一小部分,不幸的是,這也是決定他們績效的重要部分。從PR的績效考核,就可以看出記者對PR的意義:辦活動時記者到場的數量,以及辦完活動之後的新聞曝光數量,就是PR的業績;如果可以,最好是還能引導記者的思路,報導公司希望報導的方向。因此,記者對於PR來說,是要好好款待的奧客,奧客的要求,無論如何還是得達成。

寄件者 journalist_3

因為這層買賣關係,所以我有時候會看到,對PR很不客氣,甚至吃PR言語豆腐的記者(作PR這份工作的,常常都是學歷漂亮、外表更美的內外兼修的俊男美女,都是那種如果模特兒遲到,她們還可以自己上去暫時頂一下的等級)。不過,你若覺得可以因為他是若是就欺負他,哪天重要的新聞記者會、PR就故意漏通知你,當你跟競爭的記者同時希望安排專訪、他就刻意安排給妳的競爭對手,讓你被上級罵死。所以千萬不要以為你跟PR比起來很屌,人家在關鍵時刻捅你一刀的機會多得是。

所以,PR與記者,兩者既是客戶與供應商的關係,但某程度上來看,兩者也是利益共生體。沒有記者、PR很難有公關績效,沒有跟PR有點交期,他們就公事公辦、一視同仁,記者也沒辦法搶在其他同業面前有什麼特別表現。

寄件者 journalist_3


大學教授:陌生主題引路人


記者的另外一個來源,是大學教授。

雖然大學教授看起來混得很好,好像懂很多很不錯,不過我私下講(只是網路好像也沒私下講這種事),大學教授能提供的幫助其實不多。在新聞題材上,因為他們的生活節奏比較慢、遠離時事(甚至還會排斥跟時事走太近),因此他很難知道什麼密辛;至於他們的觀點,由於大學教授的養成過程較長,比較沒有受到外界的刺激,所以他們的立場會很固定,所以你要是熟悉這個教授的思想,其實你不需要問他,看他文章就知道他會講什麼。

不過儘管教授無法幫忙查證事實,觀點上的幫助也有限,但是教授們有兩個無法取代的價值:1.)可以作為你進入一個完全外行領域的跳板,2.)可以介紹真正核心的人給你認識。

當老師的都愛教人,喜歡(其實也有點算是義務)分享自己的觀點,而且坦白說他們的生活是悠閒了些,相對較有時間跟人聊。這對於一個時常變化主題、沒有特定路線的專題記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資源,因為他可以作為你進入一個陌生主題的引路人,讓你對整個狀況有概括性的瞭解。而且他們通常都會有一些學生,就已經在你要研究的地方做事了,若關係建立得好,你就可以透過大學教授去接觸到那些真正瞭解內情以及最新進展的當事人(而且有老師這層關係,當事人也會比較信任你一點)。

所以,就算是你再怎麼不喜歡這個教授的觀點,該撒嬌的時候還是要撒,該裝崇拜眼神的時候還是要裝。既然決定出來混了,作一點假動作也是合情合理的。



法人:記者的利益共生體



法人,全名叫做機構投資人,他們就是產業或是公司的研究員,這是財經記者才會接觸上的人。媒體記者需要他們的訊息與判斷,而研究員也需要記者幫他們唱旺股票,所以彼此絕對是合作關係。

寄件者 journalist_3

(金兄您大人有大量,拿你的照片開開玩笑,不好意思啦…Orz)

法人跟財經記者,都是在看產業,分析產業,也都是用筆在跟投資大眾溝通,但差別在於較強的法人因為專心看股票,成天就是泡在股市中,所以投資方面的市場消息(多是騙人上車的假消息)又比記者更多、對公司的觀察可能會比媒體更細一些;但是記者(尤其是背後是大報、大電視台的記者),可以比法人更能接觸到公司的高層,所以有時還能領先法人取得產業資訊,而且手上的筆也比法人更能影響散戶的觀點,所以法人若能影響一些記者的想法,就能幫助他鎖住一些籌碼,提升他的績效。所以資深的研究員總會有一些記者朋友,記者朋友也一定會有一些法人消息來源。

法人與記者的關係,到底是產業情報的交換夥伴,還是彼此狼狽為奸,就端看記者個人的性格、以及你自己怎麼看待股市跟媒體的關係而定。

寄件者 journalist_3

沒有投機空間的人物專訪


記者寫文章,大概分兩種狀況:一種是主題導向、令一種是人物導向。

主題導向,意味著記者想要瞭解一個事件、一個公司、一個危機,例如「十級海嘯對台灣四大核電廠的立即性影響」。為了這個主題,記者要找很多熟悉這個事件主題的周邊人,試著逼近這個事件,透過眾多人的觀察,拼湊出事件的全貌。上面提到的大學教授、法人、親朋好友,都是協助切入的跳板。

但是人物導向,就意味著這篇文章的主題,就是受訪者自身。這個人受人注目的主要角色是什麼、他在公開場合做過什麼事情、作這些事情的背景、以及他怎麼看待未來的發展;再來是他的私人行為,包括他的家庭、他的生活,甚至是他的行為舉止、他的情緒、他的喜惡…etc。

人物專訪,是難度最高的採訪,你必須在事前做好充分準備,才能在短短一兩個小時之內,從陌生到熟悉,深入到對方的心靈深處,追問關鍵性的敏感性問題,探索出連受訪者自己都不見得曾經意識到的感受;最後還要判斷他有幾分老實、幾分澎風。這類型的專訪,不是夠本事的記者扛不起來,尤其是訪超級老江湖的政治人物、生意人更是如此,先前功課沒作夠、採訪經驗不夠,現場掌握能力不夠,一下就被他拖著走。

寄件者 journalist_3

除了台面上的「刀光劍影」之外,專訪也還有台面下的隱藏故事。受訪者出現在你面前、給你獨家機會、撥空給妳專訪,這本身就是一個好處了;他給你這樣的好處,就是期待你也可以有正面的feedback:無論是提供他一個解釋的空間、還是帶來其他人不會作的全面性曝光效果,無論如何,他既然接受你的專訪,一定有他的目的。

做為記者,你充分查了他的背景、也跟他聊了一段時間,或多或少應該會感覺到他接受你採訪的hidden agenda。那麼你該如何因應?你可以行禮如儀的照章演出:四平八穩的撰寫報導,然後建立穩固的人脈,換取後續打聽產業消息的關係;或著你也可以選擇狠狠捅他一刀,成就你的獨家報導名聲,但從此跟這個人老死不相往來。

寄件者 journalist_3

一個採訪、一篇文章,因為多數人看得到、而且若干「重要的人」看得到,因此一篇文章、一句話、一個詞語,就能帶來很大的力量。但也因為力量非常大,因此牽扯上的問題的嚴重性,也就會放大百倍,本來單純的採訪與受訪,牽扯了許多利益之後就顯得複雜而隱誨,記者在真實世界所要面對的選擇是多重的,不完全就是「記者就是要真實報導他所看到的事情」那麼單純。




是非的極限、妥協的藝術
 


這篇文章,想談的是黑白、正邪、對錯、是非。

我相信任何一個剛出社會、有志於新聞工作的新鮮人,應該都是心懷正義的,對於是非、黑白,甚至好人/壞人的看法,應該是直接而理直氣壯的:會花錢收買記者的肯定是壞人,台上講一套、台下作另一套的人肯定是壞人,說話不算話、整天吹牛的人一定是壞人。不過真實世界真的是這樣?中間沒有模糊地帶嗎?你又怎麼知道,自己不是另一個壞人的鬥爭工具?講堂上的老師不會告訴你這些事情的。

寄件者 journalist_3

記者跟受訪者的關係,是非常微妙的:有時候是敵我關係,有時是利益共生體,當事件發生時,中間沒有純粹的黑白、沒有絕對的對錯,多是只有自己知道、外人無法置喙的隱晦之處。

你是媒體,你探求真相,但是別人則是把你當成是放消息、影響社會大眾的管道,你利用受訪者得到新聞題材,他們也透過你得到他需要的利益。你想要新聞題材,你就必須面對利益權衡:你想透過什麼管道得到消息、你願意拿什麼去換取消息、得到消息之後決定怎麼處理…,中間有太多必須要考慮的事情,包括你對這個消息的正確性有多少把握、報導出來後什麼人會損失、什麼人會得利,會不會傷害消息來源、報導出來的殺傷力、會不會傷害自己或是公司跟受訪者的關係、甚至是傷害記者個人的職場生涯…。

看似單純的採訪與受訪,桌面下隱藏著太多需要拿捏、需要取捨的事情,而怎麼作,就看你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哪些東西是可以暫時放下、哪些東西必須要堅持。到頭來,這支筆,還是握在記者你自己的手上: To be or not to be, it's up to you.

你可以不涉及這些事情、可以跟這些狗皮倒灶的事情保持距離,相信我,只要你願意,你絕對可以在這個多數人都罪的亂七八糟的時局,依然堅持你自己,但是你必須對這些事情,具備絕對的敏感度。

而且,奉勸那些還沒入行就想偷雞的後輩們:不要以為你偷偷作別人不知道,內行人都是可以從你字裡行間,看出你在這篇文章中的態度、你下了多少功夫,還有,你隱藏了什麼、犧牲了什麼,你的拿捏之處。








  • 附錄:好記者必須具備的能力

有人說,記者最重要的,就是文筆好,要蛇燦蓮花,才能把文章寫好。

在某些媒體,文筆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不過,真正決定文章高低的,還是在於有沒有內容、在於你挖出多少別人不知道的事實,或是有獨創性的觀點;文筆,只不過是技巧,文筆是加分的重點、但沒有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那麼要怎麼才能有好的內容?不用說,當然就是在於你有多少消息來源,而且是相信你、會告訴你真實狀況,不會騙你的消息來源。而消息來源,是要花力氣去耕耘的,要靠真心誠意去交往才會有的。

有人說,真正的通路業務,並沒有純粹友情,只有潛在的銷售對象。而在我來看,同樣的,真正的記者,也沒有純粹的友情,而多是消息來源、採訪對象。一個真正厲害的記者,會有意識的去充分利用你身邊的每個人的資訊。

只是,儘管你自己努力,別人也不見得會幫你。畢竟別人把消息告訴你,或多或少都冒著一定的風險(除非他放這個消息,對他自己有利),你沒有正當而強烈的理由,你憑什麼說服人為你而冒險,你又憑什麼要人為你冒險?

寄件者 journalist_3

想要讓人願意回答你的問題、告訴你真實狀況是怎樣,那就要看當時的情境以及記者自己的風格了。有的人擅長靠關係、靠友情去換,有人喜歡靠真誠的正義之心去換,說服受訪者你的人品、你背後的公司都是值得信賴的、而且會有效利用提供出來的資訊;有的人喜歡靠利益交換。那怎麼去拿捏尺度、怎麼選擇?就看你的傾向以及目的。

Fair Game這部改編於真實事件的電影,女配角問女主角說:你怎麼看著另一個人的眼睛,對他說謊?女主角說:「你要記得你說謊的真正目的。」

同樣的,你怎麼去勉強另外一個人,把他其實不太希望講出來的事情告訴你?我的看法是:你要記得你找事實、挖掘真相的目的。我認為,只要你的目標清理、動機純正、而且優先順序明確、行動思考縝密,你就會有挑戰困難的動力,也知道什麼事情其實不重要可以放一邊,什麼事情必須鍥而不捨的追蹤到底。

有強烈追根究底、探究事實的動機、有動員身邊所有資源的能力,才是一個優秀記者的真正能力。

寄件者 journalist_3

2011年6月14日

我也想當記者(二):白頭宮女話天寶



有人問我:「iamwilly你我說不過呆在新聞業不過一年半,竟敢膽評論自己前輩的工作?」

小弟毫不猶豫、但又寡廉鮮恥地回答:iamwilly十分清楚自己年資淺薄,在眾多前輩面前實在沒資格說三道四,不過這些東西總是要有人把他說出來,既然夠資格的前輩沒時間或有顧忌沒寫,那就只好交給我這個不知羞恥的人來處理了。

我能夠作的,就是盡力說得清楚,減少錯誤。這也是我寫這個系列的基本立場。

正文開始。

想要進新聞業,必須認清的第一件事就是:新聞業就是一個產業,一般的商業遊戲規則,他一樣都不少;新聞公司,就是營利事業,股東創立公司的主要目標,就是獲利。

為什麼要特別提醒這麼明顯的事實?因為,依我個人觀察,打從年輕就想要當記者的人,多半都是希望知道最新發生的事情,或多或少對社會公義有一定的想法,這樣的人,多半是比較不會去注意薪資高低這類的俗事。這個問題,你22、25、甚至28歲可能覺得無所謂,一旦步入30,薪資就是關鍵因素了。畢竟出來混,總要養家活口,不能只是作心酸、作口碑的。

寄件者 iamwilly's report

一言以蔽之,新聞這個行業最大的問題,在於這個行業高度仰賴高素質記者的腦袋與實力,但卻出不起使用高素質人才的薪資。記者需要不被資源、政治風向拘束的自由環境才能寫出最好的東西,但是接近完全競爭市場的低利潤率,壓迫新聞主管與記者,不得不把利潤放在社會責任之前。我從頭說起。


戒嚴時代賺到翻


台灣的新聞業,基本上是跟隨著台灣民主化而前進的。在1988年開放報禁、1992開放電視台之前,電視只有老三臺、報紙除了新生報這類的官方報紙以外,就只有中時聯合,外加一個三不五時就被查封的自立晚報。除此之外就是影響力相對比較小、政府管制因而較鬆的雜誌,如可能是最長命的財訊月刊(現改為財訊雙週刊)。

在戒嚴時代,新聞播放的平台太少、新聞業等同寡佔經營。報紙那麼少,明知很難看,但讀者也只能勉強看;且由於廣告版面太少,報紙就算把主封面讓出來,都還滿足不了廣告主的需求,廣告主擠破頭也不見得搶得到版面。因此在那個時代,不管是什麼媒體都好,基本上都是賺翻。

寄件者 iamwilly's report

當時的新聞公司大賺錢,所以願意養一堆儲備記者,而且會花很長的時間培育,也願意花大錢給足福利留人才。當時的記者,福利嚇嚇叫,有的公司甚至有「治裝費」這種東西,產業景氣之好可見一斑。

1988年開放報禁之後,短短一兩年,台灣就出現了超過20家民間報社;1992年台灣開放電視台經營,也是短短一兩年就出現幾數十家電視台、十幾台新聞台。

這段時間,新成立的公司就努力挖角原來中時聯合報系、老三台培養出來的記者。有新公司成立、產業活絡,整體薪資就會往上走,加上90年代台灣景氣好到爆表,廣告主投廣告毫不手軟,加上當時的受訪者,或多或少還是把記者當成稀有動物(報禁時代的記者人數很少,但輿論影響力是很大的),所以薪資與職業感受都還是不錯。



九五年後賠光光


簡言之,1995之前的新聞產業有兩個特徵:

第一,新聞產業大幅向營利事業化。早年辦報紙的人,跟辦學校的人類似,多半是自以為文人、對利潤也比較不敏感、避免在公開場合談論銅臭味太重的事情(不談不代表不在乎,只是還會假裝不在乎);反正早年景氣好、又是寡佔經營,經營的好壞,也不過是大賺小賺的問題而已,不用太在意。

但自從新聞開放之後,一些大型財團的領導人,或著因為領導人本身對政治有想法,或因為這個行業利潤好,或著是自己本身就是很重要的廣告買主,與其每年花錢買報紙廣告,不如就乾脆直接開一家報社還省錢一點,因而跨足新聞行業。例如,三重幫營建公司背景的自由時報。

(當然,林榮三個人對政治、對媒體的熱情,才是他從年輕起就一直希望搞報紙的終極原因,但這個決策背後,肯定也是參雜著利益的考慮)。

特別說明,在台灣,最重要的廣告客戶,並不是佔整體產值最高的科技業,而是重點在內需的房地產,尤其是推案高峰期,那砸錢的魄力真是讓人驚嘆。

寄件者 journalist_4

營建公司一直都是新聞業者最重要的廣告客戶,是必須要全力維護關係的重要貴客。這些花大錢作廣告的營建公司老闆,他難免會想:我與其花錢買廣告,為何不乾脆自己搞一個媒體,就算沒賺錢,起碼也省廣告預算!這就是在80年代,許多營建公司跑去買有牌照的小報社的部分背景。

商人看新聞,自然是把它當營利事業,自然會高度重視經營績效,會引入商業的競爭手法。例如自由時報最有名的行銷戰,就是訂報紙就送金條、送別墅。

打從新聞從受管制的管制性行業,變成沒有任何限制的一般營利產業時,商業化就注定是個不能逆轉的大趨勢。但是新聞產業化的真正問題,並不在於產業化本身,而在於這塊餅就是這麼大而已。這也就是第二點所要談的:

寄件者 iamwilly's report

第二,儘管台灣景氣一直往上,但一些行業數字已經透露不祥之兆:自1988年起,報禁解除五年之內,台灣的報社從30家不到,一口氣成長到超過300家,成長率超過10倍,但民眾對報紙的購買量,卻只成長50%。這樣的數字背後的潛在風險,在景氣好,廣告主拼命灑錢買廣告時還感覺不出來,景氣不好、廣告主縮手時,整體產業停滯以及個別公司的弱點,就會一口氣湧現。

這個窘境,就在2000年台灣現代史上第一次GDP負成長時出現。

寄件者 iamwilly's report

自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起,一些二線的新聞公司就開始收攤;2000年網路泡沫,台灣第一次GDP衰退時,更是達到高峰。之前因為產業與個別公司過度跨界投資,聘請了過多的員額,加上早年好福利時承諾出的退休金壓力,終於在景氣不行、廣告主大幅縮手,銷售量又因為台灣的市場規模就這麼點大的現實下,徹底暴露出沒穿底褲的事實:新聞公司發不出薪水、裁員,甚至倒閉,所在多有。至此,台灣新聞產業從成長時期進入停滯期正式確立。

2003年之後,景氣復甦一些,且蘋果集團進一步刺激台灣新聞產業更加往商業化靠攏,更加速商業化的大趨勢,但整體來說,整體產業的獲利狀況還是沒有改變:新聞行業的利潤越來越薄,產業整體營收成長率還是負數。

寄件者 iamwilly's report

2005年之後,網路新聞漸漸成為影響社會風氣的主流平台,除了電視的影響力受影響,打擊最大的莫過於平面媒體如報紙、週刊,平面媒體的獲利狀況快速衰退,二線的雜誌週刊被迫關門。

影響更大的是,重視輕薄短小、快速、簡單的網路式剪接報導,漸漸成為新聞的主流作法。不重視深度、只重視速度的新聞口味,更進一步降低新進記者的入行門檻,低採訪門檻、專業知識不被要求、分析判斷的能力不被重視,也更進一步削弱記者的專業權威,讓記者這份工作越來越不受社會尊重。

寄件者 iamwilly's report

台灣新聞業40年,大趨勢就是往金錢靠攏、以及過渡競爭。早年賺到翻,為台灣新聞業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礎,但隨著人老珠黃,老一輩的優秀記者漸漸退出、現在的福利又留不新人,就會有青黃不接的現象;加上目前媒體的生態大異於過往,也進一步削弱記者的專業自我認同。這就是宏觀產業狀況,對於記者的直接影響。

以上是整個產業的縱切面。下面兩篇文章,則是新聞行業的橫切面:裡頭的從業者。


延伸閱讀:




  • 「做好記者小撇步之一:滿滿的好奇心」

許多人問我,要有什麼準備才能當記者。我一直認為,專業知識可以一步一步學、人脈可以用時間慢慢累積,但唯一無法教、只能靠自己的,就是好奇心,喜歡新鮮的事情。

記者每天花最多時間的事,就是追逐當下正在發生、或快要發生的事情。而且我們很喜新厭舊、只對當下最紅的課題,一旦一個人過氣、事情進入尾聲之後,我們就把它拋掉,尋找新的東西:因為舊的東西別人都寫過、進入尾聲的事情也沒人在乎。因此,一個對於不喜歡變化、傾向喜歡穩定的人,是沒有辦法當記者的,你必須是喜歡新鮮事的人,你才能當記者。

寄件者 iamwilly's report

除了對新鮮事的好奇心以外,更重要的是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執行力。你看到一個有點不太能理解的事情時,你會不會把他當成一回事,鍥而不捨的把事情查清楚?今天線上的記者,很多時候是被「餵」新聞的,別人開記者會你就寫個小新聞,這就是通稿,大家都一樣。

但厲害的記者,就是會從一些小地方,發現一些契機。你跑政治線,你今天無意間發現這個政治人物跟另外一個你從沒看過的人稱兄道弟,你有沒有去追查出這個人的背景的興趣?你跑產業線,你今天忽然發現你負責的公司的例行記者會上,台下忽然坐了一排新面孔,從頭到尾不發言,但台上的人卻似乎十分注意他們的舉動,那你能不能擠出一些空檔,去查這些人出現的原因?有許多時候,我們身邊都有許多小線索,但是能不能發覺到,能不能去查出背後潛藏的秘密,就看你自己的好奇心到底有多強,願意花多少額外的時間再去耕耘、積累。

好奇心以及執行力,才是記者出類拔萃的主要原因。

寄件者 iamwilly's report

2011年6月12日

我也想當記者(一):序言



2011年3月中旬,日本東北發生近代史上罕見的大型海嘯,影響重大。

同樣的災難,日本人表現出來的自制與冷靜,讓全世界驚嘆;其中最讓台灣人驚嘆的,莫過於日本媒體在面對國難時的高度自制。這讓台灣人屢屢拿台灣媒體在八八水災上的表現與其相比,來凸顯台灣媒體的不適當行為。

坦白說,台灣媒體確實問題不小,但是,媒體的問題跟網路上對媒體的負面評價、以及對記者個人的人身攻擊,也是距離實情遙遠。

寄件者 iamwilly's report

讓人欣慰的是,在廣大社會輿論的壓力下,竟然還是有不認識的學弟妹來聯繫我,對新聞這行依舊保持熱情,請教如何進入媒體、可否幫忙引見。幸好,儘管在社會對於媒體高度否定的時候,我的學弟妹們還是不少人想要進入這個被多數人誤解、實際上也是活得相當辛苦的行業。

但無論我舉出各種例子,說明這個行業還是有良善的公司、還是有優秀的前輩值得跟隨,但現實是,如果是要在這個行業長久待下去,確實是十分辛苦。

跟學弟妹聊完後,我想,有這樣的困惑的人一定還有不少。加上我離開新聞業也算是剛好一年了,這個時候再來談談我對新聞業的看法,也是比較恰當。

寄件者 iamwilly's report

本文預設的讀者,並非受過傳播系所訓練的準新聞人,而是念人文社會、甚至是理工出身,對媒體一行有興趣、但又不瞭解產業實況的外行人,念大傳出身的朋友們,就別浪費時間了。本系列包含四篇文章:

第一篇,即本篇,為本系列的序言。

第二篇,〈白頭宮女話天寶〉,以縱向的角度,描述台灣媒體行業媒體產業的,從高獲利走向夕陽化的過程。

第三篇,〈採訪現場下的利益糾葛〉,將透過記者會遇到的人,必須面對日常採訪工作背後的是非、黑白問題。想進入媒體的新人們,將可從這篇介紹記者的主要受訪者中,或多或少感覺到,日後必須面對的場景、以及在專業採訪之外、涉及人事、利益問題而必須具備的敏感度。

第四篇,〈編輯台上的文字遊戲〉,將透過公司內的組織介紹,說明記者在實際新聞製作上將會遭逢的限制。新進者必須知道,自己只是整個新聞公司眾多成員之一,無論你在自己的位置上多麼優秀,終究必須面對,自己只是整個組織中的角色之一。

第五篇,〈狹路任我行〉,將介紹記者在媒體產業中、以及媒體產業外的職涯規劃,從中介紹媒體產業相對於其他行業的特殊性,以及當前產業夕陽化帶來的產業與職場困境。

第六篇,〈公道自在人心〉,我將介紹一位人類史上最資深的祖母級記者,做為鼓勵、砥礪後輩的結語。


一如往例,每篇文章的後面,都會有「小撇步」,供有心想進入媒體的新人參考之用,希望這些「小撇步」,能夠幫助各位,跟下面這位鼎鼎大名的正姐前輩Ines Sainz一起工作~

寄件者 iamwilly's report